原告(并案被告)楊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堃,湖北春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并案原告)襄陽市東方夏某某假日酒店(下稱夏某某酒店)。
業(yè)主葉明春,系夏某某酒店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雷海霞,湖北聯(lián)幫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韓盼,系夏某某酒店員工。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夏某某酒店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4月26日受理(案號為(2016)鄂0691民初1159號)。被告夏某某酒店因不服同一仲裁裁決,以楊某某為被告,于2016年5月9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受理后(案號為(2016)鄂0691民初1198號),依法對該兩案并案審理。本案依法由審判員王海清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陳堃,被告委托代理人雷海霞,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并案被告)楊某某訴稱并辯稱:其于2010年10月應聘到被告處工作并簽訂兩年期限的勞動合同,之后于2012年12月1日與被告第二次簽訂勞動期限為2年的勞動合同。2014年12月17日早上6時48分,原告在上班途中行至春園路天森加油站路段時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在解放軍四七七醫(yī)院住院治療18天。2015年4月9日襄陽市人社局作出人社工傷認(2015)209號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原告2014年12月17日所受傷害為工傷,2015年10月15日襄陽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襄鑒殘通(07-004545)號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審定原告的傷殘等級為捌級。原告發(fā)生工傷事故后多次找到被告,要求被告支付工資、社會保險、工傷待遇等,但被告以各種理由推脫責任,不予支持。原告于2015年11月向襄陽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下稱高新區(qū)仲裁委)申請仲裁,高新區(qū)仲裁委作出(2016)006號仲裁裁決書。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原告現(xiàn)提起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被告2010年10月至今的勞動關系;2、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拖欠的十個月工資20000元;3、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2010年10月至今的經(jīng)濟補償金10000元;4、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因工受傷的醫(yī)療費38821.96元(含后期治療費100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900元、護理費7719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2000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303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52848元;5、本案的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后將訴訟請求變更為:1、判令解除原被告2010年10月至今的勞動關系;2、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停工留薪期的工資19790元;3、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29790元;4、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醫(yī)療費34446.12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100元、護理費11176.76元、營養(yǎng)費2840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1769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280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52848元;5、本案的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并案原告)夏某某酒店訴稱并辯稱:一、襄高勞仲裁字(2016)006號仲裁裁決認定事實不清,楊某某并不構成工傷,不屬于在上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二、原被告的勞動關系已于2014年12月31日因勞動合同期滿而解除,楊某某僅存在半個月的停工留薪期,而并非停工留薪至仲裁要求解除勞動關系之日;三、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因期滿而解除,并非因未購買社保、不支付工資而解除,不應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楊某某工作期間,夏某某酒店足額發(fā)放了勞動報酬,最后一個月的工資報酬及病情恢復前的工資,夏某某酒店于2014年12月17日在楊某某受傷之日向楊某某超額支付了5千元。夏某某酒店也不存在未為楊某某繳納社保的行為,楊某某明確同意每月工資的300元交由楊某某自己繳納社會保險。綜上,襄高勞仲裁字(2016)006號仲裁裁決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為維護夏某某酒店的合法權益,特提起民事訴訟,請求:1、判令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已于2014年12月31日解除,不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資及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2、判令夏某某酒店不承擔楊某某的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期間護理費;3、判令楊某某不構成工傷,夏某某酒店不應承擔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支付義務;4、依法判令夏某某酒店不為楊某某補繳社會保險。
本院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并結合其提供的與本案有關聯(lián)的有效證據(jù),認定以下事實:
2010年10月29日,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夏某某酒店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合同期限為2010年10月29日至2012年12月31日,工作時間每天不超過八小時,每周不低于四十小時;甲方(夏某某酒店)于每月10日根據(jù)乙方(楊某某)從事的崗位工資標準,以貨幣形式支付乙方上月工資;乙方所從事的崗位工資待遇為試用期內崗位工資及各項補助(貼)費共計為800元/月,正式錄用后崗位工資及各項補助(貼)費共計為900元/月(明細見當月工資表);甲方愿依法為乙方在職期間購買社會保險,但乙方要求由本人自行辦理,經(jīng)雙方協(xié)商后同意,甲方應繳納部分(標準為300元/月)在每月發(fā)放工資時以現(xiàn)金形式支付給乙方,由乙方本人自行辦理社會保險。2012年12月1日,原、被告雙方再次簽訂勞動合同,除合同期限約定為2012年12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工資標準約定為每月1100元外,其他內容與2010年10月29日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內容一致。
2014年12月17日,原告楊某某在上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經(jīng)處理,交警部門認定楊某某應負該交通事故的次要責任。原告楊某某受傷后在解放軍第四七七醫(yī)院住院治療18天,于2015年1月4日出院,出院時診斷意見為:1、腰2椎體壓縮性骨折,2、左小腿外傷,3、高血壓病。出院時醫(yī)囑為:全休3月,繼續(xù)給予消炎鎮(zhèn)痛、促進骨折愈合藥物等對癥治療,適當進行功能鍛煉,定期復查(1月),視骨折愈合情況決定下一步治療。此次住院治療原告楊某某共支付醫(yī)療費28821.96元。2016年4月18日,原告楊某某因腰2椎體壓縮性骨折術復查,進行內固定取出手術,在解放軍第四七七醫(yī)院住院4天,于2016年4月22日出院,出院醫(yī)囑為:全休一月,避免勞累,繼續(xù)給予消炎鎮(zhèn)痛、消腫、換藥等對癥治療,術后14天拆線,適當進行功能鍛煉,不適隨診。此次治療原告楊某某共支付醫(yī)療費5624.16元。
2015年2月2日,楊某某向襄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稱市人社局)就其所受事故傷害申請工傷認定,市人社局于2015年4月9日作出襄人社工傷認(2015)209號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楊某某2014年12月17日所受事故傷害為工傷。后楊某某向襄陽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等級鑒定,經(jīng)鑒定,該委于2015年10月15日作出襄鑒殘通(07-004545)號職工工傷(職業(yè)?。﹦趧幽芰﹁b定結論通知書,認定被告?zhèn)麣埖燃墳榘萍墶?br/>2015年11月17日,楊某某以夏某某酒店為被申請人向高新區(qū)仲裁委申請仲裁,請求裁決:1、解除申請人與被申請人2010年10月至今的勞動關系;2、被申請人支付拖欠的十個月工資20000元;3、被申請人向申請人補繳社會養(yǎng)老保險23640元,補繳醫(yī)療費19680元;4、被申請人向申請人支付2010年10月至今的經(jīng)濟補償金10000元;5、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因工受傷的醫(yī)療費38821.96元、住院伙食補助費900元、護理費7719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2000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303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52848元。高新區(qū)仲裁委經(jīng)過處理,于2016年3月15日作出襄高勞仲裁字(2016)006號仲裁裁決,裁決:一、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于2015年11月17日解除勞動關系;二、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因工受傷的醫(yī)療費28821.96元、住院伙食補助費270元、護理費1092.4元;三、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停工留薪期工資20000元;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經(jīng)濟補償金10000元;四、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2000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280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52480元;五、被申請人為申請人補繳2010年10月29日至2015年11月17日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社會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的具體數(shù)額由社會保險部門核定,個人部分由申請人自己承擔;六、駁回申請人其他仲裁請求。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夏某某酒店對該裁決不服,均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民事訴訟。
另查明,楊某某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間的實發(fā)工資為:2013年12月1868元、2014年1月1995元、2014年2月1908元、2014年3月1844元、2014年4月1948元、2014年5月2080元、2014年6月2003元、2014年7月1962元、2014年8月1955元、2014年9月1976元、2014年10月2116元、2014年11月2097元。上述工資中,均包含被告夏某某酒店每月向原告楊某某發(fā)放的社保補助300元。上述期間的平均工資為1679元。
另經(jīng)本院核查:襄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fā)布的襄陽市市區(qū)2013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163.5元。
結合以上事實,現(xiàn)就原、被告雙方用于支持其請求的理由是否成立,及其請求能否予以支持,本院評判如下:
對于原被告雙方勞動關系的解除時間,夏某某酒店認為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應在勞動合同期滿之日即2014年12月31日解除。對此,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12年12月1日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雖為2012年12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但楊某某在2014年12月17日所受事故傷害被認定為工傷,其傷情亦被鑒定為捌級傷殘。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的規(guī)定,勞動者存在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情形的,勞動合同應當延續(xù)至該情形消失時終止,故原被告之間的勞動合同并不能于2014年12月31日因合同期限屆滿而終止,因此,其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也并未在2014年12月31日解除。又由于勞動合同的解除權屬形成權,以一方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到達對方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本案中,原、被告雙方在原告提起勞動爭議仲裁之前均未通知對方要求終止勞動合同或解除勞動關系,僅是楊某某在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提出要求解除與被告夏某某酒店之間的勞動關系,故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應自楊某某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解除,即2015年11月7日。
本案中,原告與被告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由原告方自行繳納社會保險,被告每月給予300元補助。對此,本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其法定義務,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標準和方式亦是法定的,非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所能協(xié)商解決的,故原被告雙方的上述有關社保繳納的約定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無效。
楊某某因公受傷并被鑒定為捌級傷殘,且原、被告雙方的勞動關系已解除,而被告夏某某酒店作為用人單位未為楊某某繳納工傷保險費,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楊某某因此應享受的工傷待遇依法應由被告夏某某酒店承擔,具體項目為:醫(yī)療費用、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等。
本案中,楊某某于2015年1月4日治療結束出院時醫(yī)囑其“全休3月,繼續(xù)給予消炎鎮(zhèn)痛、促進骨折愈合藥物等對癥治療,適當進行功能鍛煉,定期復查(1月),視骨折愈合情況決定下一步治療”,反映出楊某某的病情尚未完全康復,結合楊某某的傷情及醫(yī)囑;以及楊某某于2016年4月18日到醫(yī)療機構進行內固定取出手術,且出院時醫(yī)囑其“全休一月,避免勞累,繼續(xù)給予消炎鎮(zhèn)痛、消腫、換藥等對癥治療,術后14天拆線,適當進行功能鍛煉,不適隨診”的意見,本院認為楊某某主張的10個月停工留薪期較為合理。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被告夏某某酒店應當按照楊某某原來的工資福利待遇標準向楊某某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但被告夏某某酒店在該期間僅支付了楊某某2014年12月份的部分工資1062元,故其還應依法向原告補發(fā)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16790元(1679元/月×10月),原告楊某某要求被告夏某某酒店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資請求中超出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夏某某酒店要求不予支付楊某某停工留薪期工資的主張,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經(jīng)核算,楊某某應獲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數(shù)額,應按其受傷前11個月平均工資1679元進行計算,為18469元(1679×11)。故楊某某要求夏某某酒店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1769元的請求中超過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夏某某酒店要求不應向楊某某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主張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楊某某應獲得的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按襄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fā)布的襄陽市市區(qū)2013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163.5元的標準共計算26個月,分別為31635元(3163.5元×10月)和50616元(3163.5元×16月),合計為82251元。原告楊某某要求被告支付其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2800元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52480元中超出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夏某某酒店要求不應向原告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主張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楊某某傷情被鑒定為捌級傷殘,其住院治療期間應需人護理,而被告夏某某酒店未安排人員護理,故被告夏某某酒店應當按照本省相應的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yè)在崗職工人均年平均工資收入的標準向楊某某支付護理費損失1423.9元[(23624÷365×22)。原告楊某某要求被告夏某某酒店支付護理費損失請求中超出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夏某某酒店要求不予支付楊某某護理費的主張,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楊某某因公受傷共住院治療22天,其應享受的住院伙食補助費為1100元(22天×50元/天),該費用應由被告支付。故原告楊某某要求被告夏某某酒店支付住院伙食補助費1100元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夏某某酒店要求不予支付楊某某住院伙食補助費的主張,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經(jīng)核算,楊某某第一次在解放軍第四七七醫(yī)院住院治療18天,共支付醫(yī)療費28821.96元,第二次在解放軍第四七七醫(yī)院復查住院4天,共支付醫(yī)療費5624.16元,合計34446.12元,該費用應由被告支付。故楊某某要求夏某某酒店支付醫(yī)療費用34446.12元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夏某某酒店要求不應向楊某某支付醫(yī)療費用的主張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楊某某在被告處上班期間,被告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故楊某某有權單方提出終止雙方的勞動關系,作為用人單位的夏某某酒店亦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向楊某某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經(jīng)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故被告應支付給原告的經(jīng)濟補償金具體數(shù)額為8395元(1679元/月×5個月)。原告楊某某要求夏某某酒店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數(shù)額中超出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夏某某酒店要求不應向楊某某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主張,與法律規(guī)定不符,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楊某某主張被告應向其支付營養(yǎng)費的訴訟請求,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一條第一款,《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二條第二款、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夏某某酒店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楊某某支付醫(yī)療費34446.12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100元、護理費1423.9元、停工留薪期工資差額16790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1769元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1635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50616元、經(jīng)濟補償金8395元,合計166175.02元。
二、駁回原告楊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三、駁回被告夏某某酒店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夏某某酒店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0元,由被告夏某某酒店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襄陽市萬山支行,戶名: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賬戶:17451701040003656。上訴人也可以直接到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交費。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王海清
書記員: 劉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