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杜某,現(xiàn)住所地黑龍江省。
委托代理人:韓輝,齊齊哈爾市通達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焦某,住所地黑龍江省。
被告:齊齊哈爾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該公司地址黑龍江省。
法定代表人:張哲維,漢族,住所地黑龍江省。
委托代理人:孫宇,該公司職工。
委托代理人:肖華榮,黑龍江卓唯律師事務所。
原告杜某與被告焦某、齊齊哈爾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建商混公司)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原告于2016年8月8日訴至本院,本院受理后,杜某于2016年8月18日向本院提出傷殘鑒定申請,齊齊哈爾市安通司法鑒定中心于2016年11月21日做出司法鑒定意見書。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1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杜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韓輝、被告焦某、被告中建商混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孫宇、肖華榮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在審理終結。
原告杜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要求二被告賠償醫(yī)療費32247.82元、伙食補助費2000.00元、120急救費140.00元、誤工費20948.00元、護理費12569.00元、傷殘賠償金145218.00元、營養(yǎng)費9000.00元、后續(xù)治療費8000.00元、鑒定及檢查費5960.00元、交通費60.00元、精神損失費3000.00元,共計239142.82元,二、要求二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被告中建商混公司在2015年8月將其院內擺放鋼管的零活包給了焦某,焦某又雇傭原告杜某來干活,2015年9月8日下午杜某站在鋼管堆上擺放鋼管時不慎從鋼管堆上掉下,鋼管將杜某腰撞傷,焦某等人將原告送到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救治,被診斷為右腰椎骨折L2,尺掛骨骨折,住院治療20天,花去醫(yī)療費32247.82元。杜某的傷情經司法鑒定已構成八級傷殘,誤工期為150天,護理期為90天,營養(yǎng)期為90天,二次手術費為8000.00元。原告認為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過程中遭受人身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發(fā)包人或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fā)包或者分包業(yè)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責任。
被告焦某辯稱:原告確實是在中建商混公司院里受傷的,原告受傷的時間和地點焦某都認可,但焦某和原告都是中建商混公司雇傭的雇工,原告和焦某都是雇主,分別雇傭他人來干擺放鋼管的活,焦某與杜某之間不存在雇傭關系,所以焦某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中建商混公司辯稱:如果第一被告焦某認為他和本案沒有關系,那鐵鋒法院就沒有管轄權,因為被告公司的營業(yè)地點在建華區(qū)。而且我們公司和原告及焦某并不是雇傭關系,是承攬關系,中建商混公司給付原告等人的報酬不是按照人頭計算的工資,而是按照擺放鋼管的噸位數(shù)計算報酬的。原告杜某與中建商混公司沒有雇傭關系,原告和被告焦某之間體現(xiàn)的是雇傭關系,因此原告受傷和被告公司沒有關系,原告受傷以后沒有人通知公司,因此被告公司也沒有辦法確認原告是否在公司場地受傷的,所以被告公司不同意原告對其公司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以下證據(jù)雙方當事人無異議:1、原告身份證、戶口本、房屋產權證、2007年暫住證、齊齊哈爾農墾公安局局直派出所證明,證明原告杜某雖然是農村戶口但是在城市居住生活多年;2、120急救票據(jù)一張、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三醫(yī)院門診票據(jù)3張、診斷書、費用清單、住院結算票據(jù)、門診手冊;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住院診斷書、住院病案、費用清單、住院結算票據(jù)一張、門診票據(jù)二張、假肢票據(jù)一張,證明原告受傷后先在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三醫(yī)院治療一天,后轉入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治療,診斷為腰椎骨折L2,花去醫(yī)療費32247.82元;3、杜海達身份證復印件,證明原告受傷時是其兒子杜海達護理,杜海達無固定職業(yè);對雙方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二被告對原告提交的如下證據(jù)有異議,證據(jù)一、齊齊哈爾市安通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意見書及票據(jù),證實原告的傷情已構成八級傷殘;二被告認為鑒定傷殘依據(jù)的標準應適用交通事故人體傷殘標準,而不能適用工傷事故人體傷殘標準;證據(jù)二、證人趙大華的出庭證言,證實工作現(xiàn)場是焦某管理和發(fā)工資,中建商混公司也有人在現(xiàn)場記錄;被告焦某認為證人證言不真實,是杜某給工人發(fā)工資而不是焦某直接發(fā)給工人的。本院認為,二被告對鑒定意見書有異議,但在規(guī)定時間內沒有提出重新鑒定的申請,焦某亦未提出相反證據(jù)來證實自己的主張,故本院對原告的上述證據(jù)予以確認。
本院查明的事實是:2015年8月被告焦某從中建商混公司承包了在中建商混公司院內整理擺放鋼管的零活,雙方沒有書面合同,只是口頭約定按整理擺放鋼管的噸位數(shù)發(fā)放報酬。焦某于是找來原告杜某等人進行工作,工作現(xiàn)場有中建商混公司的人員記錄鋼管噸數(shù)。2015年9月8日上午原告杜某站在1米多高的鋼管堆上挑鋼管時不慎從鋼管堆上摔下來,被鋼管撞傷腰部,先被送到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三醫(yī)院治療一天,后轉入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住院治療19天,診斷為腰椎骨折L2,花去醫(yī)療費32247.82元。經齊齊哈爾市安通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杜某的傷情已構成八級傷殘,誤工期為150天,護理期為90天,營養(yǎng)期為90天,二次手術費為8000.00元。杜某八級傷殘的賠償金應為142518.00元(按2016年黑龍江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03.00元×20年×30%),住院伙食補助費2000.00元(100.00元×20天),原告平時從事力工工作,誤工費為20088.00元(黑龍江省2016年城鎮(zhèn)職工年平均工資48881.00元÷365天×150天),護理費12052.85元(黑龍江省2016年城鎮(zhèn)職工年平均工資48881.00元÷365天×90天),營養(yǎng)費為4500.00元(50.00元×90天),120急救費140.00元,后續(xù)治療費8000.00元,交通費60.00元,鑒定及檢查費5960.00元,上述費用共計227566.67元。
本院認為,原告杜某是通過被告焦某到中建商混公司院里從事整理擺放鋼管工作,并按擺放的鋼管噸數(shù)計算勞動報酬,由焦某為其發(fā)放工資,雙方之間已形成雇傭關系,原告杜某在從事雇傭活動時身體受到傷害,雇主焦某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而被告中建商混公司與將整理擺放鋼管的零活發(fā)包給焦某,但未對現(xiàn)場安全進行必要的管理和要求,也未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具,存在一定的過錯,應對原告的損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杜某作為勞動者,應對其從事的工作風險有一定的預見性,原告站在鋼管堆上工作,鋼管滑動,容易造成其摔倒,故原告對其身體的損傷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30%)。被告焦某主張其與杜某不是雇傭關系,二人是合伙承包擺放鋼管的活,但其未向法院提交任何證據(jù),故本院對其主張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焦某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賠償原告杜某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鑒定費、急救費、后續(xù)治療費共計227566.67元的70%即159296.67元;
二、被告齊齊哈爾市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與焦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案受理費4750元,由焦某承擔3500元,杜某承擔125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張杰
審判員 劉艷
人民陪審員 杜代芬
書記員: 徐銘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