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桂某,男,漢族,荊門市人,務工,住荊門市象山大道。
委托代理人胡道海(特別授權),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正學,男,漢族,重慶市人,住荊門市東寶區(qū)金蝦路。
被告毛某某,男,漢族,荊門市人,住掇刀區(qū)花竹村。
被告荊門市海某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荊門市掇刀區(qū)虎牙關大道。
法定代表人廖開劍,經理。
原告李桂某與被告劉正學、毛某某、荊門市海某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某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原告于2014年7月15日訴至本院。本院受理本案后,依法向被告劉正學、毛某某、海某公司公告送達了起訴狀副本、開庭傳票等法律文書。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11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胡道海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劉正學、毛某某、海某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經合議庭評議,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4年11月20日,原告與第一被告訂立《房產預售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將位于荊門市掇刀區(qū)虎牙關大道門面房(后房產統(tǒng)一編號為1-5棟203室)銷售給原告,總價款為30萬元,付款方式為5萬元,首款付清后一個月內原告向被告支付預收商品房及門面款20萬元,余款在被告辦理好房地產產權后付清。2004年7月12日,原告與被告訂立《房屋銷售合同》,約定被告將位于荊門市虎牙關大道3號五單元一樓3號4號門面銷售給原告(后房產證統(tǒng)一編號為1-5棟101、102室),總價款為43200元,付款方式為在辦證前付40萬元,辦證后付清。雙方約定辦理房產證所有權證被告負責,原告提供相關證件,2005年12月底前交付證件。第二被告為其擔保。合同訂立后原告已支付43500元,但被告不僅未為其辦理過戶,還于2012年4月將其房產證辦至第三被告名下。故請求三被告協(xié)助辦理位于荊門市掇刀區(qū)虎牙關大道3號1-5棟101室、102室、203室的產權過戶并承擔辦證稅費,三被告支付違約金5萬元,訴訟費由被告承擔。庭審中,原告自愿撤回要求三被告支付違約金5萬元的訴訟請求。
被告劉正學、毛某某、海某公司在舉證期限內未提交證據(jù),在答辯期限內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因無正當理由未到庭,視為其放棄舉證、質證和抗辯的權利。
經審理查明,2004年7月12日,荊門市掇刀房地產開發(fā)公司作為甲方,劉正學作為其項目經理,李桂某作為乙方,毛某某作為丙方,達成房屋銷售合同1份,與本案有關的內容為:甲方同意將承建的五單元一樓兩個門面面積為240平方米商品房銷售給乙方,該房屋總價款432000元,包辦證,經三方協(xié)商在簽訂合同之日起,乙方首次向甲方付款10萬元,半個月內再付10萬元作為預售商品房門面款。該合同由劉正學為甲方,毛某某為丙方,李桂某為乙方簽名,荊門市掇刀房地產開發(fā)公司未在合同上蓋章。2004年11月20日,荊門市掇刀房地產開發(fā)公司作為甲方,劉正學作為其項目經理,李桂某作為乙方,毛某某作為丙方,達成房產銷售合同1份,與本案有關的內容為:甲方同意將承建的五單元一樓3#、4#門面及其二樓商品房銷售給乙方,總房款30萬元,甲方包辦證。經三方協(xié)商在簽訂合同之日起,乙方首次向甲方付款5萬元,在一個月內在付10萬元作為預收商品房及門面款,余款待甲方辦好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證、契證后付清。甲方和丙方應保證乙方所購房屋具有合法性,符合國家有關商品銷售的規(guī)定和要求。交房之日起一年內三證要如期辦妥后交付乙方,若一年內(2005年12月31日止)未辦理好,視甲方違約,應賠償5萬元作為違約補償金。該合同由劉正學為甲方代表,毛某某為丙方,李桂某為乙方簽名,荊門市掇刀房地產開發(fā)公司未在合同上蓋章。自2004年開始,原告方已支付房款435000元,收款人為劉正學。
同時查明,2002年6月4日,荊門市掇刀區(qū)計劃統(tǒng)計局發(fā)文,對荊門市東寶外貿經濟貿易公司新建綜合樓立項進行批復如下:該項目擬選址在虎牙關鐵路橋南,市路橋公司北,四干渠西側地塊,計劃總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2003年-2004年,荊門市東寶對外貿易經濟公司以自己作為建設單位的名義辦理了虎牙關四干渠西側的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新(擴)建民用建筑人防手續(xù)辦結證等證件。2006年6月30日,荊門市東寶區(qū)人民法院(2005)東漳執(zhí)字第14-1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如下:“荊門市虎牙關四干渠西側4793.7㎡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證荊國用(1993)字第01041202050號]歸毛某某所有”。2009年2月26日,荊門市東寶區(qū)人民法院向荊門市國土管理局下發(fā)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要求協(xié)助毛某某辦理上述土地使用權的變更手續(xù)。被告毛某某原為海某公司法定代表人,于2014年2月27日向工商行政部門申請將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為廖開劍。2012年4月25,被告將訴爭房屋的產權證辦理至海某公司名下,房權證號為荊門市房權證掇刀區(qū)字第10008326號。2014年6月5日,海某公司下發(fā)通知1份,內容為“本公司決定為各位辦理房產分證,你們在接到通知后,將你們的購房合同(或一切有效憑證)復印件一星期內送到本公司辦公室”。2013年8月9日,海某公司作為抵押人(甲方)與湖北荊門農村商業(yè)銀行直屬支行作為抵押權人(乙方)簽訂了1份最高額抵押合同,與本案有關的內容為:本合同所擔保的主債權為自2013年8月9日至2015年8月9日止,在2000萬的最高余額內,乙方依據(jù)與海某公司簽訂的借款合同以及其他文件而享有的對主債務人的債權,不論該債權在上述期間屆滿前時是否已經到期;在本合同約定的期限和最高余額內,主債務人可以循環(huán)利用甲方提供的最高額保證擔保;甲方同意以該公司位于虎牙關大道3號房地產作為抵押物。2013年8月13日,湖北荊門農村商業(yè)銀行直屬支行就掇刀虎牙關大道1-5幢6幢7幢1層108室辦理了荊門市房他證掇刀區(qū)字第31101575號他項權證,載明此證抵押的房產證號為10008320、10008321、10008322、10008323、10008324、10008325、10008326、10008327、10008329、10008331,就掇刀虎牙關大道西側的4720.75㎡土地使用權辦理了他項權證,抵押期限二年(2013年8月9日至2015年8月9日),本案所涉房屋包含在內。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交的購房門面合同、收條、通知、坐標圖、人民法院文書、政府批文、海某公司工商登記資料、通知、房產證及房產信息查詢單復印件及本院依職權調取的最高額抵押合同1份等證據(jù)在卷為實。上述證據(jù)客觀真實,來源合法,可以證明本案事實,本院對上述證據(jù)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房屋銷售合同的甲方公司未加蓋公章,而房款的支付及房屋的交付,均發(fā)生在李桂某與劉正學之間,故該房產預售合同的權利義務方分別為李桂某與劉正學。該2份房產預售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應為合法有效合同。李桂某依合同約定支付相應價款,履行了其合同義務,被告劉正學應當依約履行其合同義務。關于原告要求被告及第三人履行過戶手續(xù)并承擔辦證稅費的請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義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事實上不能履行……”因原告認可訴爭房屋已由湖北荊門農村商業(yè)銀行直屬支行辦理了他項權證,在房屋已設定抵押權的情況下,無法進行所有權變更登記,原告的該項訴求已實際履行不能,本院對該訴請不予支持。因原告在庭審中撤回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5萬元的訴請,系其對自身民事權利的處分,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準許。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李桂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1650元,由原告李桂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提起上訴的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按照上訴標的額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鄒艷麗
代理審判員 付冰晶
人民陪審員 付華軍
書記員: 曾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