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麗,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孫吳縣。
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遜克縣。
被告:李富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遜克縣。
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遜克縣。
被告:李強堂,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遜克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廣果,黑龍江至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李某某、李某某、李富強、李強堂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7月30日公開進行了審理。原告李麗,被告李某某、李某某、李富強、李強堂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麗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請求法院依法判令四被告協(xié)助原告辦理土地轉讓過戶手續(xù);二、判令被告返還原告土地補貼款1,300.00元;三、案件受理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7年11月30日原被告簽訂《土地分配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約定甲方將松樹溝鄉(xiāng)北鎮(zhèn)村西崗上道北2塊地共1.7公頃轉讓給乙方,并辦理更名手續(xù)。各種補貼和優(yōu)惠政策歸乙方,與甲方再無任何關系,合同生效后,被告只將一塊0.6公頃土地辦理了更名手續(xù),另一塊1.1公頃不予協(xié)助辦理更名手續(xù),理由是該1.1公頃土地不是五荒地,原告到五荒辦查詢,該土地屬于五荒地,能夠辦理更名手續(xù)。2018年補貼款1,300.00元被被告領取。被告不完全履行合同的行為屬于違約,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四被告辯稱因為爭議的土地沒有手續(xù),所以無法進行變更登記。這個土地沒有土地補貼,被告也沒領到,所以無法返還。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原告所提交證據(jù):1.2017年11月30日在松樹溝司法所主持調解下,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土地分配協(xié)議書一份,證明四被告同意給付原告1.7公頃地并辦理更名手續(xù)。四被告提出異議認為,訴爭土地共計是1.7公頃,其中1.1公頃是原告明知沒有手續(xù)的黑地,0.6公頃是五荒地。所以0.6公頃土地可以為原告辦理更名手續(xù)辦理到原告名下,1.1公頃黑地沒有手續(xù)不能為原告辦理更名手續(xù)。本院認為,該協(xié)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并由鄉(xiāng)司法所、村委會蓋章予以確認,本院對該份證據(jù)予以采信。2.北鎮(zhèn)村和松樹溝鄉(xiāng)政府于2017年12月11日出具的證明一份,證實這兩塊的地理位置。四被告對該份證據(jù)沒有異議,本院予以采信。3.國有《國有五荒土地使用權拍賣合同(19號)》,證明爭議土地在該合同內。四被告提出異議認為爭議土地不在合同內。本院認為該份合同系原五荒辦出具并加蓋公章予以確認,本院對該份證據(jù)予以采信。4.李欽福與四被告簽訂土地轉讓合同、李欽福書信、贍養(yǎng)協(xié)議一份。關于國有土地轉讓合同、書信、贍養(yǎng)協(xié)議,本院認為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
被告所提交證據(jù):1.2017年11月30日土地分配協(xié)議書一份,2018年4月29日遜克縣松樹溝鄉(xiāng)政府的證明一份,李欽福、劉學花的證明一份,證明原告是在知道1.1公頃土地是黑地的情況下簽訂的該份合同。原告提出異議認為,其不知曉該土地的情況且鄉(xiāng)政府也不是土地的確權單位。本院認為,上述證據(jù)真實合法,本院予以采信。2.《國有五荒土地使用權拍賣合同(19號)》,證明土地的合法性。原告沒有異議,本院予以采信。3.界樁照片一份,證明爭議土地沒有界樁,所以沒有手續(xù)。原告提出異議認為界樁可以挪動。本院對該照片的真實性予以采信。4.證人劉學花的證人證言,證明爭議土地系劉學花與其丈夫李欽福開墾,被告無權處理劉學花及其丈夫的土地。原告提出異議認為爭議土地已轉讓給四被告,并辦理了過戶手續(xù),所以四被告有權處理該土地。本院對該證言予以采信。
本院依職權對原五荒辦人員朱以和的調查筆錄一份,朱以和證實他是五荒土地使用合同(19號)的經(jīng)辦人,合同后的草圖是由其本人依據(jù)土地情況繪畫的,并證實爭議土地在合同內。原告對該份筆錄沒有異議。被告認為朱以和未到土地現(xiàn)場進行勘驗,所以該調查筆錄不應被采信。本院認為該份筆錄是本院依職權在向遜克縣財政局開發(fā)辦調查時,由該辦負責人召集當時合同的經(jīng)辦人朱以和予以說明情況并對合同予以解釋說明,故本院對該份筆錄予以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11月30日原被告簽訂《土地分配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約定甲方將松樹溝鄉(xiāng)北鎮(zhèn)村西崗上道北2塊地共1.7公頃轉讓給乙方,并辦理更名手續(xù)。后其中的0.6公頃土地已經(jīng)辦理了過戶手續(xù)?,F(xiàn)因其中的1.1公頃土地未能辦理過戶手續(xù)致原告訴至本院,要求四被告協(xié)助原告辦理土地轉讓過戶手續(xù),并要求2018年的補貼款1,300.00元由原告領取。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于2017年11月30日簽訂的土地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雙方應按照約定履行己方的義務。本案爭議的1.1公頃土地經(jīng)《國有五荒土地使用權拍賣合同(19號)》的經(jīng)辦人朱以和予以證實爭議的土地應該在該合同內。因該合同的形成以及草圖的制作均由朱以和完成,故本院認為爭議的土地應當在該合同內的二號地內,但二號地只有1.5公頃,現(xiàn)已經(jīng)辦理了0.6公頃的過戶手續(xù),故其余的應還剩0.9公頃具有合法的使用權,所以雙方爭議的有合法手續(xù)的土地面積應為0.9公頃。四被告應當協(xié)助原告辦理剩余的0.9公頃的土地的過戶手續(xù),故原告的訴訟請求合法,本院應予以支持,但支持的土地面積為0.9公頃,其余的0.2公頃不具有合法手續(xù),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要求領取補貼的請求,應在土地辦理過戶手續(xù)后另案主張。
綜上所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一百三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李某某、李某某、李富強、李強堂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協(xié)助原告辦理國有五荒土地0.9公頃(位于《國有五荒土地使用權拍賣合同(19號)》中所述的二號地)的過戶手續(xù)。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四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guī)定,從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
審判長 李德華
人民陪審員 陳娟
人民陪審員 徐愛
書記員: 毛進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