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某
蘇慧達(黑龍江同洲律師事務所)
某某醫(yī)院
韓利新(黑龍江宇恒律師事務所)
原告朱某,女,1982年2月10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齊齊哈爾市龍沙區(qū)。
委托代理人蘇慧達,黑龍江同洲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某某醫(yī)院,住所地齊齊哈爾市建華區(qū)。
法定代表人姜素剛,該醫(yī)院院長。
委托代理人韓利新,黑龍江宇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朱某與被告某某醫(yī)院(以下簡稱某某醫(yī)院)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朱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蘇慧達、被告某某醫(yī)院委托代理人韓利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朱某訴稱,2016年1月18日,原告向齊齊哈爾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2016年3月2日,齊齊哈爾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齊勞人仲字(2016)第11號仲裁裁決書。
原告認為,該仲裁裁決書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有失公平。
一、認定原告的工資1500.00元/月,屬于事實錯誤。
原告入職時間是2013年4月,當時并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口頭確認工資標準為3600.00元,當月實際發(fā)放工資即為3600.00元。
3600.00元工資中不含加班費。
而勞動合同中體現(xiàn)的月工資1500.00元,雙方從未實際履行。
被告提供的工資發(fā)放單體現(xiàn)原告工資3600.00元,而非對加班的補償費;二、原告加班屬客觀事實,原告提供了相應的證據(jù),原告從每天早晨六點開始加班,被告庭審中自認工資包含加班部分,即被告對原告加班的事實是認可的。
裁定書對加班不予認定,顯然于法無據(jù);三、仲裁裁決認定原告工作時間“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沒有證據(jù)支持。
被告稱原告是靈活工作時間,對此,原告闡明被告單位從未準許原告可以提前下班,原告也從未提前下班,根據(jù)勞動合同的約定,原告是固定工作時間。
關于“生物治療室運行政策事”體現(xiàn)的月工資3600.00元,是原告入職后至2015年的是實際工資水平。
雙方的實際履行的內容變更書面勞動合同在法律上并無禁止,因此,原告月工資是3600.00元/月。
被告支付的工資不存在“超負荷”工資,被告提供的工資表及原告提供的工資銀行流水均體現(xiàn)的是“工資”,被告捏造“超負荷工資“的事實,對客觀事實進行否定,仲裁委對此不做查明,導致仲裁錯誤,訴請法院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拖欠的工資3200.00元;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加班費26,691.00元;被告向原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10800.00元,合計40691.00元。
原告向法庭提交以下證據(jù):
1、2013年5月16日生物治療室運營政策事,證明原告月工資3600.00元;2、工資流水證明,2013年至離職的工資證明,被告每月向原告支付工資平均是3600.00元;3、尾號58167工商銀行卡借記卡賬戶歷史明細清單,證明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工資正常發(fā)放,2015年11月至12月被告扣發(fā)工資為2000.00元;4、被告提供的工資發(fā)放清單,證明在2015年10月前所確定的工資標準是3600.00元,發(fā)放的項目是崗位工資,說明原告實際的工資水平是3600.00元;5、空調機組運營記錄,證明原告工作時間是早6點,2015年11月與2015年10月對比,不存在患者明顯減少的情況;6、辭職申請書,證明因為被告工資待遇降低,故提出辭職;7、被告2015年12月醫(yī)藥技聘用人員工資分發(fā)表,證明2015年12月被告降低對原告的工資標準,2015年12月原告出勤天數(shù)是滿勤30天,不存在下午不上班的情況。
被告某某醫(yī)院無書面答辯,但庭審時辯稱,原告離職時醫(yī)院與其結算完畢應付工資報酬,不存在拖欠工資問題。
原告在仲裁期間以及本次起訴均未呈現(xiàn)拖欠工資是如何來的,所以訴請醫(yī)院不予認可。
根據(jù)原告所在科室的具體特點設置了崗位津貼,包含有可能非正常工作的情形,原告午后基本沒有工作內容,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是可以離崗休息的,因此不存在應當另行支付加班工資的理由。
醫(yī)院從未提出超負荷工作、工資的概念,這一理由是原告虛構的。
原告主動申請辭職前工資確實有所下調,但遠遠高于勞動合同所規(guī)定的標準。
醫(yī)院不存在違法情形,故而不應當向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
故應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請。
維持齊齊哈爾市勞動仲裁委員會的裁決。
被告某某醫(yī)院向法庭提交以下證據(jù):
1、仲裁裁決書,證明仲裁裁決書的事實已經(jīng)表明雙方存在關系的基礎是2013年8月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書》,勞動合同系經(jīng)勞動局簽證,具有法律效力。
按勞動合同約定,勞動報酬為1500.00元,院方認為只要依照這個約定實際給付工資,比以前有所調整也不屬于違法及違約;2、勞動合同書,證明雙方勞動關系及約定工資月1500.00元。
原告提供的證據(jù)經(jīng)過庭審質證,具備證據(jù)的客觀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應予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及以上有效證據(jù)認定以下事實:
原告朱某于2013年4月入職被告某某醫(yī)院,當時并未簽訂勞動合同,崗位為技術員。
工作內容主要是上午生物活細胞的培養(yǎng),下午工作內容主要做好第二天的工作準備,包括對科室的無菌化處理等內容。
雙方口頭確認工資標準為3600.00元/月,當月實際發(fā)放工資即為3600.00元。
2013年5月21日被告某某醫(yī)院醫(yī)務處報請《生物治療運營政策事》,經(jīng)院領導批復朱某工資3600元(基本工資2100.00元、特殊崗位津貼1500.00元),2013年8月雙方簽訂《勞動合同書》,雙方約定原告工資1500.00元/月,但自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雙方以工資3600元/月履行勞動合同無爭議。
2015年11月起被告某某醫(yī)院降低原告工資至2000.00元/月,原告于2015年12月14日以工資待遇降低為由申請辭職。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工資為1500.00元,被告每月支付給原告的工資均高于勞動合同中所約定的工資。
對于原告主張的加班的事實并不違反法律每周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標準,且原告供職期間始終未提出異議,對于降低工資收入時原告亦未提出異議,原告主動提出離職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需要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條件,故原告訴請的主張無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朱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朱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工資為1500.00元,被告每月支付給原告的工資均高于勞動合同中所約定的工資。
對于原告主張的加班的事實并不違反法律每周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標準,且原告供職期間始終未提出異議,對于降低工資收入時原告亦未提出異議,原告主動提出離職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需要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條件,故原告訴請的主張無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朱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朱某負擔。
審判長:鄭玉杰
審判員:周晶
審判員:張銳玲
書記員:張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