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某某
河北李宗滿律師事務所(河北李宗滿律師事務所)
劉瑞平
劉立國
原告朱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遷西縣。
委托代理人李志華,男,河北李宗滿律師事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某某朱某乙,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遷西縣。
委托代理人劉瑞平,女,漢族,農民,系被某某朱某乙妻子。
委托代理人劉立國,男,遷西縣。
原告朱某某與被某某朱某乙繼承糾紛一案,本院2014年1月22日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武景軍獨任審判,適用簡易程序于2014年2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朱某某及委托代理人李志華、被某某朱某乙及委托代理人劉瑞平、劉立國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公民的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其中包括公民的收入和房屋。原、被某某兩家在1994年簽訂的分家協(xié)議,主要內容是對登記在其父親朱某庚名下房產三間的處分和二老生活的安排。從協(xié)議內容上看,原、被某某處分了其父母所有的三間房產及其它權益,朱某庚夫婦未在該協(xié)議上簽字,不能視為原、被某某父母同意這一處分行為。通過原、被某某同胞姐妹及其舅舅證明,該房產在1995年由朱某庚操持翻建成四間的事實,以及該房屋權屬登記一直未改變,說明原、被某某的處分行為未得到其父母的事后認可,故該處分房產行為無效。由于“分家單”不成立,訟爭房屋舊房三間,未實際處分,翻建時原、被某某均有參與行為,翻建后的四間房屋可認定為朱某庚夫婦及原、被某某的共有財產。朱某庚夫婦享有的份額部分,是其合法財產,屬于遺產。朱某庚夫婦與被某某家庭分別是兩個承包農戶,盡管為了經營方便將承包地、樹分到了一起,并不代表兩家是一個承包農戶關系,朱某庚夫婦具有獨立二人份的承包經營權利。南河灘、大北溝兩處承包地、樹補償款108736元,是基于承包土地樹木因征占的收益,轉化成了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被某某沒有主張全部六人份補償款中有其專屬,故其中的二人份額應屬朱某庚夫婦的財產,屬于遺產,原告朱某某享有繼承權利。原告朱某某和被某某朱某乙是朱某庚夫婦合法繼承人,享有繼承權利。朱某庚女兒朱某丙、朱某丁、朱某戊也是合法繼承人,但三人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利,故朱某庚夫婦的遺產應由原、被某某二人等額繼承。訟爭房屋持續(xù)登記在朱某庚名下,權屬未發(fā)生轉移,處于共有待處分狀態(tài),原告的權利未發(fā)生實際侵害,且證人朱某丁、朱某戊證實其父朱某庚去世后,給原、被某某調解過房產繼承事,故被某某主張原告請求超過了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理據不足,不予采信。為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 ?、第四條 ?、第五條 ?,第八條 ?、第十三條 ?第一款 ?、第二十五條 ?第一款 ?、第二十九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登記在朱某庚名下,位于遷西縣舊城鄉(xiāng)舊城村的四間農宅房屋,原告朱某某享有二分之一的繼承份額。
二、被某某朱某乙一次性給付原告朱某某應繼承的地、樹補償款18122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77元,減半收取389元,由原告朱某某承擔194元,被某某朱某乙承擔194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公民的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其中包括公民的收入和房屋。原、被某某兩家在1994年簽訂的分家協(xié)議,主要內容是對登記在其父親朱某庚名下房產三間的處分和二老生活的安排。從協(xié)議內容上看,原、被某某處分了其父母所有的三間房產及其它權益,朱某庚夫婦未在該協(xié)議上簽字,不能視為原、被某某父母同意這一處分行為。通過原、被某某同胞姐妹及其舅舅證明,該房產在1995年由朱某庚操持翻建成四間的事實,以及該房屋權屬登記一直未改變,說明原、被某某的處分行為未得到其父母的事后認可,故該處分房產行為無效。由于“分家單”不成立,訟爭房屋舊房三間,未實際處分,翻建時原、被某某均有參與行為,翻建后的四間房屋可認定為朱某庚夫婦及原、被某某的共有財產。朱某庚夫婦享有的份額部分,是其合法財產,屬于遺產。朱某庚夫婦與被某某家庭分別是兩個承包農戶,盡管為了經營方便將承包地、樹分到了一起,并不代表兩家是一個承包農戶關系,朱某庚夫婦具有獨立二人份的承包經營權利。南河灘、大北溝兩處承包地、樹補償款108736元,是基于承包土地樹木因征占的收益,轉化成了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被某某沒有主張全部六人份補償款中有其專屬,故其中的二人份額應屬朱某庚夫婦的財產,屬于遺產,原告朱某某享有繼承權利。原告朱某某和被某某朱某乙是朱某庚夫婦合法繼承人,享有繼承權利。朱某庚女兒朱某丙、朱某丁、朱某戊也是合法繼承人,但三人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利,故朱某庚夫婦的遺產應由原、被某某二人等額繼承。訟爭房屋持續(xù)登記在朱某庚名下,權屬未發(fā)生轉移,處于共有待處分狀態(tài),原告的權利未發(fā)生實際侵害,且證人朱某丁、朱某戊證實其父朱某庚去世后,給原、被某某調解過房產繼承事,故被某某主張原告請求超過了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理據不足,不予采信。為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 ?、第四條 ?、第五條 ?,第八條 ?、第十三條 ?第一款 ?、第二十五條 ?第一款 ?、第二十九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登記在朱某庚名下,位于遷西縣舊城鄉(xiāng)舊城村的四間農宅房屋,原告朱某某享有二分之一的繼承份額。
二、被某某朱某乙一次性給付原告朱某某應繼承的地、樹補償款18122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77元,減半收取389元,由原告朱某某承擔194元,被某某朱某乙承擔194元。
審判長:武景軍
書記員:徐子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