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唐某某,男,91歲。
委托代理人陸世超,黑龍江路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焉桂某,女,57歲。
委托代理人陸世超,黑龍江路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唐某某,男,32歲。
委托代理人陸世超,黑龍江路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唐某某,男,29歲。
委托代理人陸世超,黑龍江路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唐某某,男,57歲。
被告:唐某某,男,35歲。
被告:修某某,男,72歲。
委托代理人修和玫,虎林市新樂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修太某,男,51歲。
委托代理人修和玫,虎林市新樂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第三人虎林市偉光鄉(xiāng)永勝村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李洪君,村委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寧和,男,66歲。
原告唐某某、焉桂某、唐某某、唐某某訴被告唐某某、唐某某、修某某、修太某、第三人虎林市偉光鄉(xiāng)永勝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永勝村委會)土地承包合同轉包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8月1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1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焉桂某、唐某某、唐某某及四原告委托代理人陸世超與被告唐某某、修某某、修太某及修某某、修太某委托代理人修和玫、第三人永勝村委會委托代理人寧和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唐某某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現(xiàn)本案已缺席審理終結。
原告唐某某、焉桂某、唐某某、唐某某訴稱,1998年10月30日原告一家6口人(包括四原告及被告唐某某、唐某某)與第三人依法簽訂了一份家庭承包土地合同,被告唐某某是承包戶主。2001年4月16日被告唐某某、唐某某在未征得四原告的同意下,擅自將6口之家的承包土地全部轉包,并且土地轉包費明顯偏低,為此事四原告已經(jīng)多次要求唐某某、唐某某與修某某、修太某解除承包土地轉包合同,但至今無結果。被告的行為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現(xiàn)原告最基本的生存也沒有保障,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的相關規(guī)定,提起訴訟,要求:判令四被告唐某某、唐某某、修某某、修太某于2001年4月16日簽訂的土地轉包合同無效。
被告唐某某辯稱,原告所述內容屬實。
被告唐某某未提出答辯。
被告修某某、修太某辯稱,原告所訴不實,2001年4月16日雙方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已經(jīng)由虎林市仲裁委員會作出的(2011)虎農(nóng)裁字第15號裁決書裁決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后又經(jīng)法院判決有效?,F(xiàn)原告又提起訴訟,屬重復訴訟,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永勝村委會辯稱,唐某某是永勝村村民。1997年永勝村第二輪土地承包時獲得60畝土地使用權,由唐某某自己耕種。在2001年唐某某于4月16日通過第三方永勝村委會同意,將60畝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轉包給永勝村村民修某某、修太某經(jīng)營及耕種。因2001年村民種地需要向國家交稅,向村集體交提留款和統(tǒng)籌款等費用。因承包方離開永勝村,居住地分散,村委會根據(jù)省市文件精神研究決定,土地轉包給誰,村委會就向誰收一稅二費等款項。根據(jù)土地承包法和土地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第三方永勝村委會在唐某某與修某某、修太某簽訂合同之間不存在過錯,雙方都是自愿的。
本案爭議焦點是:一、本案是否屬于重復訴訟;二、2001年4月16日唐某某、唐某某與修某某、修太某簽訂的土地轉包合同效力。圍繞上述焦點問題,雙方當事人在庭審時進行了舉證、質證。
一、四原告向法庭提交的證據(jù)主要有:
1、虎林市人民政府《承包土地使用證》登記卡1份,證明涉案土地是原告四人與被告唐某某、唐某某的承包田,承包戶主為唐某某,涉案土地應為家庭六口人共同承包經(jīng)營。
被告唐某某對該證據(jù)不持異議。
被告唐某某未發(fā)表質證意見。
被告修某某、修太某對該證據(jù)持有異議,稱系復印件,不予質證。
第三人永勝村委會對該證據(jù)不持異議。
2、2001年4月16日甲方唐某某、唐某某與乙方修某某、修太某簽訂土地轉包合同1份,其內容為:約定1、唐某某承包地72.28畝,轉給修某某承包62.28畝,唐某某余10畝本人承包耕種。承包協(xié)議每年每畝24.70元,合計4萬元。從2001年至2026年11月止;2、村集體提留、鄉(xiāng)統(tǒng)籌、國家農(nóng)業(yè)稅和按土地負擔一切費用由修某某負擔,村集體兩工和人口等一切費用由唐某某負擔;3、雙方協(xié)議如果在承包期間出現(xiàn)土地變動每年每畝按24.70元返還;4、2001年春種地錢交給唐某某1萬元,2001年12月30日前交3萬元。如果無力償還,從2002年1月1日開始計息按一分八厘計息。甲方唐某某、唐某某與乙方修某某、修太某在落款處簽字,村委會主任杜吉江作為見證人簽字。證明合同簽訂的時間2001年4月16日。當時原告唐某某76歲,唐某某、唐某某均未滿18周歲,原告焉桂某沒有在土地轉包合同上簽字,該份土地轉包合同侵害了四原告的權益,應為無效。
被告唐某某對該證據(jù)不持異議。
被告唐某某未發(fā)表質證意見。
被告修某某、修太某對該證據(jù)真實性不持異議,對證明目的持有異議,認為被告唐某某與四原告系直系親屬關系,其中唐某某是唐某某的父親,焉桂某是唐某某的妻子,唐某某、唐某某是唐某某與焉桂某的兒子。1998年村里發(fā)放土地使用證時起唐某某即是家庭承包合同的戶主,又是土地使用證的權利人。根據(jù)《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的規(guī)定,唐某某作為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的農(nóng)戶代表人,有權利代表家庭其他成員簽訂轉包合同,該合同有效。
第三人永勝村委會對該證據(jù)不持異議。
3、2011年12月18日永勝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1份,主要內容為:2001至2003年水田承包價格在90元-130元之間,旱田承包價格在40元-70元之間;2004年到2009年,水田價格在130元-300元之間,旱田價格在100元-160元之間;2010年水田價格400元左右,旱田價格在150元-200元之間;2011年水田價格在500元左右,旱田價格在150元-200元之間。證實四被告于2001年簽訂的土地轉包合同價格明顯偏低,顯失公平。
被告唐某某對該證據(jù)不持異議。
被告唐某某未發(fā)表質證意見。
被告修某某、修太某認為該證據(jù)系原告超過舉證期限提交的證據(jù),且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不予質證。
第三人永勝村委會對該證據(jù)不持異議。
4、2012年7月23日虎林市偉光鄉(xiāng)永勝村出具的證明1份、2013年4月19日虎林市偉光鄉(xiāng)永勝村出具的土地變更證明1份、2011年12月20日虎林市偉光鄉(xiāng)永勝村委會出具的證明1份,證實本案爭議土地現(xiàn)已經(jīng)變更至修某某、修太某名下。土地已經(jīng)從轉包變更為轉讓,嚴重侵害了四原告的合法利益。
被告唐某某對該證據(jù)不持異議。
被告唐某某未發(fā)表質證意見。
被告修某某、修太某對該證據(jù)真實性不持異議,對證明目的持有異議,稱該組證據(jù)不能證實土地現(xiàn)已經(jīng)變更至二被告名下,土地使用證的權屬人仍然是唐某某,并沒有變更為修太某、修某某。
第三人永勝村委會對該證據(jù)真實性不持異議,同時表示本案爭議的62.28畝土地在永勝村土地臺帳上變更至修太某、修某某名下,土地使用證權屬登記人仍然是唐某某。
二、被告修太某、修某某向法庭提交的證據(jù)主要有:
1、2012年3月26日虎林市人民法院出具的(2012)虎民初字第106號民事判決書1份、2012年12月25日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2012)雞民終字第419號民事判決書1份,(2012)虎民初字第106號民事判決主要內容為:認定事實部分:2001年4月16日,修某某、修太某與唐某某、唐某某簽訂了一份土地轉包合同,約定1、唐某某承包地72.28畝,轉給修某某承包62.28畝,唐某某余10畝本人承包耕種。承包協(xié)議每年每畝24.70元,合計4萬元。從2001年至2026年11月止;2、村集體提留、鄉(xiāng)統(tǒng)籌、國家農(nóng)業(yè)稅和按土地負擔一切費用由修某某負擔,村集體兩工和人口等一切費用由唐某某負擔;3、雙方協(xié)議如果在承包期間出現(xiàn)土地變動每年每畝按24.70元返還;4、2001年春種地錢交給唐某某1萬元,2001年12月30日前交3萬元。如果無力償還,從2002年1月1日開始計息按一分八厘計息。村委會主任杜吉江也在合同上簽了字。合同簽訂后,二原告在2001年將4萬元轉包費付清,修某某持唐某某所交付的土地使用證到永勝村委會將62.28畝土地臺賬改為修太某名字。判項為:修某某、修太某與唐某某、唐某某繼續(xù)履行2001年4月16日雙方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被告不服,提起上訴。(2012)雞民終字第419號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與一審認定事實一致,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證實本案爭議的土地承包合同已經(jīng)兩級人民法院確認有效。
四原告對該證據(jù)真實性不持異議,同時表示該判決書上原告、被告、上訴人、被上訴人均不是本案的四原告,且判決書未查明四原告的合法利益被侵害的事實,兩份判決書與本案沒有直接關系。
被告唐某某對該證據(jù)真實性不持異議,質證意見與原告質證意見一致。
被告唐某某未發(fā)表質證意見。
第三人永勝村委會對該證據(jù)真實性不持異議,同時表示對證明目的、合同效力不發(fā)表質證意見,服從法院判決。
被告唐某某未向法庭提交證據(jù)。
第三人永勝村委會未向法庭提交證據(jù)。
本案經(jīng)審查核實,認證如下:對于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系復印件,被告修某某、修太某持有異議,原告未提交其他有效證據(jù)從旁佐證,不予認證。對于原告提交的證據(jù)2,被告及第三人對該證據(jù)真實性不持異議,予以確認。對于原告提交的證據(jù)3,系逾期舉證,被告修某某、修太某持有異議,與本案原告的訴訟請求并無關聯(lián),不予認證。對于原告提交的證據(jù)4,被告修某某、修太某對其真實性不持異議,對證明目的持有異議,但未否認本案爭議土地在村土地臺帳中已變更至修太某名下,故對該證據(jù)予以采信。對于被告修某某、修太某提供的證據(jù),原告與第三人對其真實性不持異議,予以確認。
根據(jù)以上所確認的證據(jù)及雙方當事人在庭審時的當庭陳述,本院認定案件事實如下:2001年4月16日,修某某、修太某與唐某某、唐某某簽訂土地轉包合同,約定1、唐某某承包地72.28畝,轉給修某某承包62.28畝,余10畝唐某某本人承包耕種。承包費每年每畝24.70元,合計4萬元。從2001年至2026年11月止。2、村集體提留、鄉(xiāng)統(tǒng)籌、國家農(nóng)業(yè)稅和按土地負擔一切費用由修某某負擔,村集體兩工和人口等一切費用由唐某某負擔。3、如在承包期間出現(xiàn)土地變動每年每畝按24.70元返還。4、2001年春種地錢交給唐某某1萬元,2001年12月30日前交3萬元。如果無力償還,從2002年1月1日起開始按一分八厘計息。村委會主任杜吉江在合同上簽字。合同簽訂后,二被告在2001年將4萬元轉包費付清,修某某持唐某某所交付的土地使用證到永勝村委會將62.28畝土地臺賬變更為修太某名字。2011年7月18日,唐某某向虎林市農(nóng)村土地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要求1、修某某將轉包的62.28畝土地的直補款自2004年開始返還給唐某某;2、調整該62.28畝土地的承包價格至市場價,并自2004年開始補齊。2011年11月28日虎林市農(nóng)村土地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作出(2011)虎農(nóng)裁字第15號裁決書,裁決一、雙方當事人2001年4月16日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應繼續(xù)履行;二、唐某某轉包給修某某的62.28畝承包田每年每畝增加95.30元,修某某在每年的12月30日前給付增加的承包費5,935元,從2011年至合同終止。國家給予的各項補貼由修某某領取。修太某、修某某對裁決不服,于2011年12月27日向本院提起訴訟。唐某某、唐某某提出反訴。2012年3月26日虎林市人民法院作出(2012)虎民初字第106號民事判決,判項為:修某某、修太某與唐某某、唐某某繼續(xù)履行2001年4月16日雙方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二、駁回被告唐某某唐某某的反訴請求。唐某某、唐某某不服虎林市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上訴至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2年12月25日作出(2012)雞民終字第419號民事判決:駁回唐某某、唐某某上訴,維持原判。現(xiàn)四原告提起訴訟,要求判決四被告唐某某、唐某某、修某某、修太某于2001年4月16日簽訂的土地轉包合同無效。
另查明:唐某某與焉桂某系夫妻關系;唐某某、唐某某、唐某某與唐某某、焉桂某系父母子女關系;唐某某與唐某某系父子關系。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三條規(guī)定: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一)自然規(guī)律以及定理、定律;(二)眾所周知的事實;(三)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推定的事實;(四)根據(jù)已知的事實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法則推定出的另一事實;(五)已為人民法院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六)已為仲裁機構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七)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前款第二項至第四項規(guī)定的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jù)足以反駁的除外;第五項至第七項規(guī)定的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的除外。第二百九十二條規(guī)定:第三人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起撤銷之訴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出,并應當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證據(jù)材料:(一)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二)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全部或者部分內容錯誤;(三)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本案中,修某某、修太某與唐某某、唐某某雙方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已經(jīng)本院生效的裁判文書確認有效,具有既判效力。現(xiàn)四原告唐某某、焉桂某、唐某某、唐某某以四被告唐某某、唐某某、修某某、修太某于2001年4月16日簽訂的土地轉包合同侵害其合法權益為由提起訴訟,要求確認上述土地承包合同無效,不符合上述司法解釋之規(guī)定,四原告依法應當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而非再次提起土地承包合同轉包之訴。綜上所述,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九十三條、第二百九十二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唐某某、焉桂某、唐某某、唐某某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四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谷原忠 審 判 員 庚 楠 人民陪審員 龍 心
書記員:張佳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