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x波
胡世民(黑龍江民新律師事務所)
劉x琴
劉x德
劉x海
劉x文
原告劉x波,男,1962年11月29日出生,漢族,碾子山區(qū)機床廠下崗工人。
委托代理人胡世民,黑龍江民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x琴,女,1955年10月3日出生,漢族,碾子山區(qū)針織廠退休工人。
被告劉x德,男,1959年11月23日出生,漢族,北疆集團公司工人。
被告劉x海,男,1966年9月24日出生,漢族,碾子山區(qū)建筑公司下崗工人。
被告劉x文,男,1970年6月25日出生,碾子山區(qū)建筑公司下崗工人。
監(jiān)護人邢x霞(系劉x文妻子),女,1974年7月9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原告劉x波與被告劉x琴、劉x德、劉x海、劉x文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7月30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分別于2015年12月1日、2016年1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劉x波及其委托代理人胡世民,被告劉x琴、劉x德、劉x海及被告劉x文監(jiān)護人邢x霞到庭參加了訴訟。
現(xiàn)本案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訴稱,劉英與傅桂珍系夫妻關系,婚生一女四子,長女劉x琴、長子劉x德、次子劉x波、三子劉x海、四子劉x文,劉英與傅桂珍有夫妻共同財產(chǎn)房屋一處,座落在碾子山區(qū)鑫源小區(qū)10號樓1單元302室,面積為50.2平方米,價值120000元。
劉英于2011年11月13日病故,傅桂珍于2014年1月25日病故。
現(xiàn)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與四被告繼承劉英、傅桂珍留有的座落在碾子山區(qū)鑫源小區(qū)10號樓1單元302室;本案訴訟費用由原、被告共同負擔。
四被告辯稱,劉英及傅桂珍留有的該房屋不同意由原告來繼承。
父母生前還有一處房屋,已經(jīng)以40000元價格賣給原告了,原告手中的遺囑是偽造的,漏洞太多。
劉x琴、劉x德、劉x海同意將該房屋由自己繼承的部分給劉x文繼承。
原告提供的證據(jù)有:1、碾子山區(qū)繁榮街道辦事處站前社區(qū)出具證明1份,證明劉英、傅桂珍是該社區(qū)居民;2、齊齊哈爾市公安局富強派出所出具戶口注銷證明2份,證明被繼承人劉英、傅桂珍的死亡時間;3、房屋登記簿2份,證明本案繼承房屋的信息;4、遺囑復印件1份,證明劉英、傅桂珍生前立有遺囑,將該房屋由原告繼承;5、證人肖強、馬長坤出庭證詞,證明劉英、傅桂珍立遺囑時證人在場,二人同意將該房屋給原告。
四被告提供的證據(jù)有:1、碾子山區(qū)繁榮街道辦事處站前社區(qū)出具證明2份,證明劉x文與監(jiān)護人邢x霞的關系及劉x文家庭生活情況;2、殘疾人證及齊齊哈爾精神衛(wèi)生中心出具診斷書及病案復印件各1份,證明劉x文為肢體四級殘疾人,且伴有精神障礙;3、公證書1份,證明傅桂珍于2010年1月25日在碾子山公證處撤銷遺囑2010年1月19日所立的遺囑;4、2010年6月6日遺囑1份,證明劉英、傅桂珍已經(jīng)將一套房屋以40000元價格賣給原告;5、2011年3月31日遺囑協(xié)議書1份,證明本案爭議房屋給孫女劉靜;6、申請證人曹芝芳、趙學蘭出庭證詞,二人均證實劉英、傅桂珍與四兒子劉x文一起生活,由四兒媳邢x霞伺候照顧。
對當事人提交的上述證據(jù)進行綜合審核后,本院認證結(jié)果如下: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2、3系有關部門依法制作并出具,具備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認定有效;證據(jù)4、5,具備代書遺囑的法定要件,且證人出庭作證,對真實性認定有效。
被告提交的證據(jù)1、2、3、4客觀真實,認定有效,予以采信;證據(jù)5,不具備代書遺囑的法定要件,對其效力不予認定;證據(jù)6,客觀真實,認定有效。
依據(jù)法庭調(diào)查及證據(jù)認證的結(jié)果,本院認定案件事實如下:被繼承人劉英、傅桂珍系夫妻關系,二人分別于2011年11月12日、2014年1月25日去世,二人生前共有子女五人,即本案原告劉x波及四被告劉x琴、劉x德、劉x海、劉x文。
劉x文為肢體四級殘疾人,且患有精神障礙類疾病,系低保戶,生活困難。
劉英、傅桂珍生前房屋兩戶,其中一戶以40000元價格賣給原告劉x波,劉x波尚有欠款兩萬余元未給付劉英、傅桂珍。
2010年劉英、傅桂珍立有公證遺囑,2010年1月25日將該份公正遺囑予以撤銷。
2010年4月17日立有代書遺囑1份,所立遺囑內(nèi)容為座落于碾子山區(qū)鑫園小區(qū)10號樓1單元302室房屋由原告劉x波繼承。
被告劉x琴、劉x德、劉x海書面明確表示將本人應繼承的份額讓與給被告劉x文。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辦理,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
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chǎn)份額。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本案中,被告劉x文等提供的兩份遺囑均為代書遺囑,并不具備代書遺囑的法定生效要件,應認定無效。
原告劉x波提供的代書遺囑,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屬有效。
但劉英、傅桂珍在2010年4月17日立遺囑時,經(jīng)代書人馬長坤證實,劉英神智清醒,是其真實意思表示,但傅桂珍當時已經(jīng)意識模糊,神智不清,劉英無權(quán)代替傅桂珍處分其財產(chǎn)。
故該份遺囑中,劉英對自己財產(chǎn)處分行為有效,涉及傅桂珍處分財產(chǎn)部分無效。
該房屋以競價方式確定房屋價值為120000元,由原告劉x波競得該房產(chǎn)所有權(quán)。
其中房屋價款的60000元部分按照劉英的遺囑,由原告劉x波繼承。
其余60000元及劉x波所欠劉英、傅桂珍20000元債務,共計80000元,應按法定繼承由原告及四被告共同繼承。
因劉x文妻子邢x霞與劉英、傅桂珍生前共同生活,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
劉x文為肢體四級殘疾人,且患有精神疾病,無勞動能力,生活困難,對劉x文應予照顧。
對于80000元遺產(chǎn),由原告劉x波及被告劉x琴、劉x德、劉x海各分得10000元,被告劉x文分得40000元,由于劉x琴、劉x德、劉x海將自己應分得的數(shù)額讓與給被告劉x文,故劉x文共計分得70000元。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 ?、十三條第二款 ?、三款、第十七條 ?、十八條、十九條、二十七條第(四)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座落在碾子山區(qū)鑫源小區(qū)10號樓1單元302室(建筑面積50.21平方米)歸原告劉x波所有,原告劉x波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nèi)給付被告劉x文所分得劉英、傅桂珍的房屋折價款及債權(quán)共計70000元;
二、對原告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原、被告各負擔360元。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辦理,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
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chǎn)份額。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本案中,被告劉x文等提供的兩份遺囑均為代書遺囑,并不具備代書遺囑的法定生效要件,應認定無效。
原告劉x波提供的代書遺囑,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屬有效。
但劉英、傅桂珍在2010年4月17日立遺囑時,經(jīng)代書人馬長坤證實,劉英神智清醒,是其真實意思表示,但傅桂珍當時已經(jīng)意識模糊,神智不清,劉英無權(quán)代替傅桂珍處分其財產(chǎn)。
故該份遺囑中,劉英對自己財產(chǎn)處分行為有效,涉及傅桂珍處分財產(chǎn)部分無效。
該房屋以競價方式確定房屋價值為120000元,由原告劉x波競得該房產(chǎn)所有權(quán)。
其中房屋價款的60000元部分按照劉英的遺囑,由原告劉x波繼承。
其余60000元及劉x波所欠劉英、傅桂珍20000元債務,共計80000元,應按法定繼承由原告及四被告共同繼承。
因劉x文妻子邢x霞與劉英、傅桂珍生前共同生活,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
劉x文為肢體四級殘疾人,且患有精神疾病,無勞動能力,生活困難,對劉x文應予照顧。
對于80000元遺產(chǎn),由原告劉x波及被告劉x琴、劉x德、劉x海各分得10000元,被告劉x文分得40000元,由于劉x琴、劉x德、劉x海將自己應分得的數(shù)額讓與給被告劉x文,故劉x文共計分得70000元。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 ?、十三條第二款 ?、三款、第十七條 ?、十八條、十九條、二十七條第(四)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座落在碾子山區(qū)鑫源小區(qū)10號樓1單元302室(建筑面積50.21平方米)歸原告劉x波所有,原告劉x波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nèi)給付被告劉x文所分得劉英、傅桂珍的房屋折價款及債權(quán)共計70000元;
二、對原告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原、被告各負擔360元。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審判長:王語鋒
審判員:趙憲斌
審判員:王翠華
書記員:胡春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