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淑娥,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雙城市。
居民身份證號碼:×××
被告: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雙城市單城鎮(zhèn)政久村。
居民身份證號碼:×××
被告:趙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雙城市創(chuàng)越高層4單元1401室。
居民身份證號碼:×××
原告劉淑娥訴被告熊某某、趙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25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李曉華擔任審判長并主審本案,與審判員范國棟、邰宏波共同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4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淑娥、被告熊某某、趙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劉淑娥訴稱:被告趙某某分五次向原告劉淑娥借款,于2012年7月20日借款90,000.00元、2012年9月18日借款10,000.00元、2012年9月30日借款20,000.00元、2012年10月11日借款30,000.00元、2012年11月3日借款30,000.00元,五次借款共計人民幣180,000.00元,雙方口頭約定借款利息2.5分。上述借款因被告熊某某、趙某某之間存在債權(quán)債務(wù)關(guān)系,趙某某讓熊某某承擔償還原告本息責任,故被告熊某某在2014年4月16日給原告出具借據(jù)一張,含趙某某利息在內(nèi)合計人民幣220,000.00元,三人口頭約定如果熊某某不能及時償還借款,由被告趙某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截止原告訴訟之日被告分文沒有償還原告本息,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共同償還原告本息220,000.00元。本案訴訟費用由二被告負擔。
被告熊某某辯稱:220,000.00元借據(jù)屬實,其中70,000.00元是本金,利息是從2011年開始給的,當時是按5分計息,我有一臺車當時作價120,000.00元,但是開了三四個月就把車送回來了,還有寫欠條當天給劉淑娥30,000.00元現(xiàn)金。
被告趙某某辯稱:我手中有劉淑娥出具的收條,該借款與我無關(guān),熊某某出具的220,000.00元借據(jù)中只有幾萬元是本金,其余都是利息,后期又開回熊某某的一臺車,開了幾個月就送回去了,沒有頂賬。
在本院開庭審理過程中,原告劉淑娥、被告趙某某為證明各自訴辯主張的事實成立,舉示了證據(jù)并發(fā)表了質(zhì)證意見。
原告劉淑娥舉示證據(jù)情況如下:
證據(jù)A1、原告身份證復(fù)印件一份,證實原告身份情況。
證據(jù)A2、借據(jù)一張,證實2014年4月16日,被告熊某某向原告劉淑娥借款人民幣220,000.00元,約定此款于2014年5月10日前還清。
證據(jù)A3、借據(jù)五張,證實被告趙某某分五次向原告劉淑娥借款人民幣180,000.00元。
被告熊某某、趙某某對原告劉淑娥舉示的證據(jù)質(zhì)證認為:對證據(jù)A1、證據(jù)A3均無異議。對證據(jù)A2真實性無異議,220,000.00元金額屬實,其中70,000.00元本金,180,000.00元利息,借款當天給原告拿回30,000.00元現(xiàn)金。
被告熊某某未舉示證據(jù)。
被告趙某某舉示證據(jù)情況如下:
證據(jù)B1、收到條一份,證實2014年4月16日,劉淑娥收到趙某某人民幣180,000.00元,以前出的借據(jù)作廢,被告趙某某欠原告的錢已經(jīng)還清了。
原告劉淑娥、被告熊某某對被告趙某某的證據(jù)質(zhì)證認為:對證據(jù)B1真實性、合法性、關(guān)聯(lián)性均無異議。
本院確認:原告舉示證據(jù)A1系公安機關(guān)出具,能夠證明原告的身份情況及訴訟主體資格;原告舉示證據(jù)A2載明了借款金額、借款時間及借款人為被告熊某某,該借據(jù)具有客觀真實性,二被告對借據(jù)金額220,000.00元亦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因被告趙某某不是擔保人,故對此筆借款不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原告舉示證據(jù)A3二被告均無異議,但被告趙某某稱借款已償還完畢,并舉示證據(jù)B1收到條一張,原告劉淑娥對該證據(jù)亦無異議,可以確認此筆180,000.00元借款已實際履行完畢,被告趙某某不需再承擔償還責任。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趙某某分五次向原告劉淑娥借款,于2012年7月20日借款90,000.00元、2012年9月18日借款10,000.00元、2012年9月30日借款20,000.00元、2012年10月11日借款30,000.00元、2012年11月3日借款30,000.00元,五次借款共計人民幣180,000.00元,雙方口頭約定借款利息2.5分,后因被告熊某某、趙某某之間存在債權(quán)債務(wù)關(guān)系,趙某某讓熊某某為其承擔償還原告本息責任,故原告劉淑娥于2014年4月16日給被告趙某某出具180,000.00元收到條一張,同日,被告熊某某給原告出具220,000.00元借據(jù)一張,其中包括被告趙某某應(yīng)給付原告劉淑娥的利息,雙方約定借款于2014年5月10日前還清。借款逾期后,被告沒有按約定償還借款,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熊某某、趙某某共同償還借款人民幣220,000.0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借款協(xié)議合法有效,被告熊某某應(yīng)按約定償還原告的借款,拒不償還原告借款有悖法律規(guī)定,現(xiàn)原告要求被告立即償還借款,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被告趙某某的借款已實際轉(zhuǎn)移到被告熊某某名下,且被告熊某某出具的220,000.00元借據(jù)中被告趙某某不是擔保人,故被告趙某某對熊某某的借款不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原告劉淑娥的部分訴訟請求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熊某某償還原告劉淑娥借款人民幣220,000.00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履行完畢;
二、駁回原告劉淑娥的其它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4,600.00元,由被告熊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曉華
審判員 范國棟
審判員 邰宏波
書記員: 車璐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