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原告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肇東市。委托代理人胡志明,黑龍江君昌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被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肇東支行,住所地肇東市正陽十道街。負責人:葉會中,職務行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興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該行副行長,現(xiàn)住肇東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該行營業(yè)室主任,現(xiàn)住肇東市。
于某某上訴請求:依法撤銷原判并改判支持其一審訴訟請求。事實理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于某某在工商銀行肇東支行存在兩個賬戶,工資折賬號為×××,信用卡卡號為×××,于某某與工商銀行肇東支行形成儲蓄合同關系,工商銀行肇東支行應該妥善保管于某某的身份信息,保證于某某的資金安全,盡到安全管理義務。2016年6月24日,于某某本人在肇東,在其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身份信息被改為香港居民,預留號碼被更改,無法接收相關信息,于某某所持有的信用卡被其他人辦理了副卡,同日,工資折賬戶轉入信用卡賬戶2810元,之后于某某的信用卡在海南被盜刷15筆,累積金額12852元,以上事實足以證實工商銀行肇東支行在工作中或網(wǎng)上操作系統(tǒng)存在管理漏洞,未盡到安全管理義務,存在過錯。一審法院認定于某某未舉出證據(jù)證明工商銀行肇東支行有過錯責任,屬認定事實錯誤。工商銀行肇東支行如果認為自身不存在過錯,應該由其承擔舉證責任,證實是于某某本人操作不當或不當泄露造成的,一審時,工商銀行肇東支行沒有舉示出任何證據(jù)予以證實,應該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工商銀行肇東支行辯稱:1.于某某是信用卡的持有人,是保護自己相關信息的責任人,信用卡的操作規(guī)程已經(jīng)規(guī)定,持卡人每做一筆交易,均需持卡人填寫多項身份信息,而且需要通過銀行預留的手機號碼向持卡人的手機發(fā)送驗證碼,只有持卡人輸入該驗證碼及持卡人本人設立的信用卡密碼,才能得以做相關的業(yè)務或交易,于某某作為持卡人,其本人操作不當或者泄露了相關的重要登陸信息,導致其信用卡被盜刷,其本人對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由其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2.經(jīng)工商銀行肇東支行核實,于某某于2016年6月24日22時53分25秒通過工商銀行肇東支行網(wǎng)上銀行修改手機聯(lián)系信息及實體聯(lián)絡信息,并于23時00分10秒通過網(wǎng)上的銀行自助轉賬2810元至×××卡內(nèi),轉賬成功后于2016年6月24日23時06分48秒開始至23時21分37秒,分15筆用信用卡消費,總金額12,852元,從上述于某某信用卡信息修改時間及消費時間看,均非工商銀行肇東支行工作人員正常工作營業(yè)時間,而是于某某利用工商銀行肇東支行提供的24小時銀行自助服務渠道,自己進行的業(yè)務操作。我單位調(diào)閱于某某信用卡內(nèi)交易情況(用于本案需要),原告持卡人卡號×××的信用卡在服飾店、加油站、樂峰陶瓷、金隆糧油等地均進行過消費,且有時在一地多次消費,從上述消費記錄證明,原告自己信用卡經(jīng)常用于在不同地點消費,其本人對消費還款等信用卡操作流程較為熟悉,因此,其信用卡被盜刷,屬于其在使用網(wǎng)上銀行進行操作不當或者泄露重要信息所致,與銀行方面沒有關系。于某某一審訴訟請求:要求商銀行肇東支行賠償損失12898元并支付利息500元。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于某某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肇東支行(以下簡稱工商銀行肇東支行)有兩個賬戶,一是工資折賬戶,賬號為×××;二是信用卡賬戶,賬號為×××。原告于某某稱:2016年6月24日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原告在工商銀行肇東支行的身份信息被他人篡改,將原告工資折中現(xiàn)金2810元轉入原告的信用卡賬戶,然后該信用卡在海南省海口市晟陽加油站被多次加油消費,共消費金額12898元。原告當日在肇東,沒在海南。原告收到手機信息后于2016年6月25日到工商銀行肇東支行打印兩個賬戶的交易明細證明原告信用卡被消費當日原告沒有在海南。原告信用卡被他人非法復制并消費是由于被告沒有盡到管理義務造成的,要求被告承擔賠償責任。被告工商銀行肇東支行稱:經(jīng)工商行微機系統(tǒng)顯示,原告于2016年6月24日22時53分25秒,通過工商銀行網(wǎng)上銀行修改手機聯(lián)系信息及實體聯(lián)絡信息,并于當日23時00分10秒通過網(wǎng)上銀行自助轉賬2810元至×××卡內(nèi),轉賬成功后于2016年6月24日23時06分48秒開始至23時21分37秒分15筆刷卡消費,消費總金額12898元,從時間看均不是銀行正常工作營業(yè)時間,是原告利用銀行提供24小時銀行自助服務渠道自行進行業(yè)務操作的。原告所持628280003505758號的信用卡曾在服飾店、加油站、樂峰陶瓷、金隆糧油等地多次消費,原告不能提供證據(jù)證實該卡是在工商銀行辦理業(yè)務時信息泄露的,工商銀行沒有管理過錯。審理中查明,原告于某某在工商銀行肇東支行有一個工資折賬戶,賬號為×××,一個信用卡賬戶,卡號為×××。2016年6月24日22時53分25秒,于某某工資折中的2810元存款,被人用網(wǎng)上銀行自助轉賬至628280003505758信用卡內(nèi),又用于某某名字、手機號、身份證號及驗證碼在手機銀行辦理了該信用卡副卡“云閃付”,卡號為×××,該副卡于2016年6月24日23時06分48秒至2016年6月24日23時21分37秒期間在海南省海口市晟陽加油站被透支消費15筆款項共計金額12852元。消費當日原告不在海南,一直在肇東本地,原告收到手機消費信息后于2016年6月25日到工商銀行肇東支行打印出自己工資卡及信用卡兩賬戶交易明細憑證,2016年6月29日原告到肇東市公安局報案,肇東市公安局未予立案偵查,2016年8月2日于某某信用卡還款金額10042元,于某某以工商銀行肇東支行對銀行卡信息管理未盡到義務造成原告銀行卡信息被泄露、篡改,盜用為由起訴要求被告工商銀行肇東支行賠償損失12898元并支付利息500元。一審法院認為,原告于某某在工商銀行肇東支行辦理工資卡及信用卡與被告工商銀行肇東支行間形成儲蓄合同、委托合同關系。原告工資折中2810元被轉到信用卡帳戶及辦理副卡“云閃付”均用原告本人信息、身份證號、手機號、驗證碼在手機自助系統(tǒng)辦理的,辦理時間為2016年6月24日22時53分,信用卡被復制消費時間為2016年6月24日23時06分48秒至23時21分37秒間,時間均不在銀行正常工作營業(yè)時間內(nèi)。原告雖然能夠證明原告的信用卡在海南被消費時,信用卡一直在原告手中,因原告的信用卡也多次在服飾店、加油站、樂峰陶瓷、金隆糧油等地進行過消費,也存在著信用卡信息泄露的風險。因辦理工資折、信用卡及辦理副卡均必須使用原告的本人信息、身份證號、手機號及驗證碼。原告應證明自己未泄露過該信息,原告亦應對被告工商銀行肇東支行在該信用卡管理業(yè)務中有過錯未盡到管理義務負有舉證責任。原告未舉出證據(jù)證明被告工商銀行對該信用卡管理使用過程中有過錯責任,故被告工商銀行肇東支行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原告的訴請因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關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于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67.00元,由原告于某某負擔。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對當事人爭議的事實,本院二審確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本院認為,于某某在工商銀行肇東支行辦理工資卡及信用卡,與工商銀行肇東支行間形成儲蓄合同、委托合同關系,關于這一事實雙方并無爭議,本案雙方爭議之處在于,他人通過工商銀行肇東支行的網(wǎng)上銀行系統(tǒng),對于某某的身份信息進行篡改,進而造成于某某信用卡被盜刷所產(chǎn)生的損失,應由誰承擔責任的問題。眾所周知,不管任何人,若要通過網(wǎng)上銀行來進行相關的業(yè)務操作,必須要經(jīng)過以下三個步驟:其一,輸入持卡人的銀行卡或者信用卡的卡號;其二,輸入辦卡時在銀行登記留存的手機號碼,向銀行方面提出申請,獲得銀行方面發(fā)出的驗證碼;其三,輸入本人設定的操作密碼。因此,通過網(wǎng)上銀行進行相關的業(yè)務操作,與在銀行的實體柜臺辦理業(yè)務是截然不同的,通過網(wǎng)上銀行辦理業(yè)務的操作程序更加嚴格,需對持卡人的身份進行層層驗證,以確保該操作確系持卡人本人操作或者經(jīng)過了持卡人的授權。本案中,于某某的身份信息被篡改并導致其工資卡、信用卡產(chǎn)生損失的原因,除非是以下情形,即:一、于某某本人的工資卡賬號信息和信用卡卡號信息都被不法者所知悉;二、于某某在銀行留存的手機號碼的手機卡被同一不法者所控制使用,并通過該手機卡接收到銀行發(fā)布的驗證信息;三、該不法者還必須知道于某某原來設定的信用卡及工資卡的操作密碼。因此,除非于某某的上述信息均被不法分子所掌握,否則于某某的身份信息都無法被更改。加之,于某某在二審庭審時明確提出,在其工資卡賬戶存款被轉移到信用卡以及信用卡被盜刷期間,其在銀行留存的手機號碼136XXXX****的手機卡一直是其本人在使用,因此,于某某的身份信息被更改,要么就是于某某本人的操作,亦或者其將上述重要信息告知了他人,授權他人進行操作;要么就是因為于某某自己對其本人的上述重要信息產(chǎn)生了泄露或者保管不善,從而被不法分子所剽竊、盜用,導致了其信用卡的損失。因此,于某某應當對其信用卡因盜刷產(chǎn)生的損失自行承擔責任,工商銀行肇東支行對此并無過錯,不承擔賠償責任。于某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上訴人于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上訴人于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肇東支行(以下簡稱“工商銀行肇東支行”)信用卡糾紛一案,不服肇東市人民法院(2017)黑1282民初235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1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胡志明、被上訴人工商銀行肇東支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興泉、劉洋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34元,由于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于成林
審判員 朱保東
審判員 朱 麗
書記員:陸文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