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于幫成,男,鶴崗市。
委托代理人:王維玲,女,黑龍江鶴崗市光泰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薛某蓮,女,鶴崗市。
委托代理人:李慧(系被告之女),女,鶴崗市。
原告于幫成與被告薛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2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于幫成及委托代理人王維玲、被告薛某蓮及委托代理人李慧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于幫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解除原被告的房屋買賣合同;2、要求被告返還購房款41,000.00元及利息28,800.00元;
事實和理由:2010年10月3日,原被告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被告將座落于東山區(qū)東方紅鄉(xiāng)興華村建筑面積40.8平方米的房屋出賣給原告于幫成,原告于幫成向被告薛某蓮交納購房款41,000.00元,待房屋過戶后再補齊10,800.00元,現(xiàn)該房屋準備動遷,原告于幫成多次找被告索要過戶手續(xù),被告薛某蓮告知原告,該房屋無法過戶,不能將房屋產權變更為原告于幫成,在房屋買賣合同中,被告薛某蓮隱瞞重大事實,原告于幫成居住期間從未如實向原告于幫成告知,被告薛某蓮的行為給原告于幫成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所交房款應按銀行同期存款利率3倍給付原告于幫成經濟損失。
薛某蓮辯稱,原被告于2010年10月3日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已經7年,房款未完全給付,原告于幫成從2010年居住在購買的房屋,對房屋的情況了解,購房協(xié)議第三條約定房屋過戶手續(xù)由原告于幫成處理,被告薛某蓮負責出相關手續(xù),被告薛某蓮于2010年11月為原告于幫成出過手續(xù),并陪同原告于幫成去過戶,有村委會證明和東方紅鄉(xiāng)房屋過戶手續(xù)證明,不存在2016年才知道房屋的事情,被告薛某蓮從未隱瞞重大事實。原告于幫成雖交納大部分房款,但被告薛某蓮已經履行協(xié)議,將房屋完整的交給原告于幫成居住,雖未辦理過戶手續(xù),責任不在被告薛某蓮,被告薛某蓮已積極履行協(xié)議,也不存在給原告于幫成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請求法院依據(jù)事實依法駁回原告于幫成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0年10月3日原被告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被告薛某蓮將其所有的房屋40.8平方米賣給原告于幫成,作價為51,800.00元,原告于幫成交給被告薛某蓮房款41,000.00元,其中2010年9月18日交納定金1,000.00元,2010年10月3日交購房款40,000.00元,余款10,800.00元待房屋過戶后給付被告薛某蓮,2010年11月18日東方紅鄉(xiāng)興華村委會給原被告開具介紹信,原被告并填寫《鶴崗市村鎮(zhèn)房屋過戶轉移登記審批表》,原被告雙方到房屋轉移登記機關辦理過戶手續(xù),因該房屋在鶴房權東字第XXXXXXX號產權證中,該產權證的房屋面積為112平方米,房屋轉移登記機關不能將該產權證進行分戶,產權過戶未辦成。2016年7月26日鶴崗市采煤沉陷區(qū)棚戶區(qū)改造漏戶及特殊情況處理認定審批表,認定該房屋為拆遷房屋,并同意拆遷后安置時可分戶。
本院認為,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房屋買賣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以辦理批準、登記為生效條件的合同,雖然依據(jù)合同被告薛某蓮已將房屋交付給原告于幫成,但是原被告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并未辦理財產轉移登記以及財產過戶手續(xù),原告于幫成無法取得該房屋的產權,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解除原被告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對原告于幫成提出的要求被告薛某蓮承擔購房款利息的請求,因被告薛某蓮依據(jù)合同約定已將房屋交付給原告于幫成居住使用,未辦理過戶是被告薛某蓮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對原告于幫成要求被告薛某蓮給付購房款利息的請求不予支持。對鶴崗市東山區(qū)保障房管理辦公室出具的《鶴崗市采煤沉陷區(qū)棚戶區(qū)改造漏戶及特殊情況處理認定審批表》,并未說明所爭議的房屋可以過戶。
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條、第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解除原告于幫成與被告薛某蓮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
原告于幫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將座落于東山區(qū)東方紅鄉(xiāng)興華村建筑面積40.8平方米的房屋交付給被告薛某蓮;
被告薛某蓮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將購房款41,000.00元返還原告于幫成;
駁回原告于幫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薛某蓮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95.00元,減半收取548.00元由原告于幫成承擔274.00元,被告薛某蓮承擔274.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鶴崗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秦玉山
書記員:湯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