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甘南縣支行。負責人:王鐵力,該支行行長(未到庭)。委托訴訟代理人:楊佳儀,女。被告:李某某,男。被告:施某某,女。被告:楊某某,男。被告:鄭某某,女。被告:楊某某,男。被告:高興華,女。被告楊某某、楊某某、高興華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清剛,甘南縣興隆鄉(xiāng)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甘南縣支行訴訟請求,被告李某某、施某某給付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甘南縣支行本息合計63229.52元;并自起訴之日起,按借款合同約定給付利息及罰息直至給付完畢為止;被告楊某某、鄭某某、高興華、楊某某對上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被告承承擔訴訟費用。原告出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額貸款聯(lián)保協(xié)議書,小額聯(lián)保借款合同,個人貸款放款單,小額貸款(手工)借據(j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戶名為李某某的存折復印件,六被告身份證(以上均為復印件)一份,以上證據(jù)證明被告李某某、施某某貸款事實存在,其余四被告承擔擔保責任。被告楊某某、楊某某、高興華進行答辯,1、原告起訴已經(jīng)超過兩年訴訟時效。2、本案即使合同成立,但是原告沒有履行向被告支付借款的義務,三被告及鄭某某確實在原告處辦理了貸款,但是貸款是否被批準,批準后是否發(fā)放了貸款,以及發(fā)放了多少四被告都不知情,因為原告信貸員廖強并未向四被告告知,四被告本人也從未收到信貸員保管的用來發(fā)放貸款的存折,說明原告并未完成貸款的交付義務,無權(quán)要求四被告承擔還款責任,四被告并未實際借款人,也從未提取該筆貸款,四被告也從未對該筆貸款償還過利息,為證明這一事實,要求原告出示到原告處支取該筆款項的準確時間,及取款時的原始取款憑條,視頻資料等。3、原告在借款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重大過錯,在未核實支取貸款人員身份的情況下擅自將款項交付給借款合同之外的第三人,因為被告并不知道自己獲批了貸款,因而也從未前去支取,既然該筆貸款已經(jīng)被支走,該筆貸款必定是被第三人支走,在合同上約定的借款人和實際取款人不一致的情況下原告卻視而不見,仍然將存折交付給第三人,事后要求合同上的借款人償還借款有些強人所難。因此我方認為,郵儲銀行管理松散,在申請貸款、發(fā)放貸款、提取貸款的程序上未履行應盡的審查核實職責,導致該筆貸款被第三人支走,并無法償還的根本原因,所以本案四被告不應當承擔任何償還責任。4、關(guān)于訴訟主體不適格的問題,本案訴狀中原告名稱與加蓋公章不一致,我方認為應當加蓋郵儲銀行的公章,而起訴人處確實業(yè)務專章,所以主體不適格應駁回其訴訟。我方被告不識字,申請貸款程序中的一切手續(xù)材料全部都是原告信貸員廖強及鐘湘權(quán)辦理,被告一概不知情,但原告提供的貸款材料中,楊某某、高興華用于貸款的結(jié)婚證加蓋的是甘南縣人民政府章,而非甘南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公章,所以廖強、鐘湘權(quán)對該筆貸款材料弄虛作假,明顯存在故意詐騙行為,所以我方建議貴院將該案件移交公安機關(guān)立案偵查。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3年5月20日,六被告組成聯(lián)保小組,與原告簽訂小額貸款聯(lián)保協(xié)議書一份,協(xié)議約定:從2013年5月20日至2014年3月20日,任一小組成員可在原告處申請最高限額為40,000.00元的貸款,其他成員為其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期間從借款之日起至借款到期后二年。同日,被告楊某某、鄭某某夫妻二人與原告簽訂小額貸款借款合同一份,合同約定:被告楊某某、鄭某某在原告處貸款40,000.00元,還款日期為2014年3月。截至2017年1月16日,被告李某某、施某某尚欠原告借款本息合計63229.52元。另查明,原告未提交充分證據(jù)證實其在貸款到期后兩年內(nèi)向被告楊某某、鄭某某、李某某、施某某、楊某某、高興華主張過債權(quán)。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甘南縣支行訴施某某、楊某某、鄭某某、高興華、楊某某、李某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楊佳儀,被告楊某某、高興華、楊某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李某某、施某某、鄭某某經(jīng)本院公告送達未到庭,本案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小額貸款借款合同、個人貸款放款單、小額貸款(手工)借據(jù)充分證明了原告與被告李某某、施某某之間存在合法有效的借貸關(guān)系且原告已經(jīng)履行了貸款給付義務。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小額貸款借款合同約定的借款期限為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在借款到期后,原告應積極向被告主張權(quán)利。原告于2017年1月20日起訴向六被告主張債權(quán),被告楊某某、鄭某某、楊某某、高興華提出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原告未能提供證據(jù)證實從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間存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延長的情形,故被告楊某某、鄭某某、楊某某、高興華提出的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成立,本院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二百一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甘南縣支行的訴訟請求。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劉晶淼
審判員 韓 麗
審判員 熊繼學
書記員:李家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