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卞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枝江市。
委托代理人:卞於清,湖北竟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卞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枝江市。
被告:曾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經商,住枝江市。
委托代理人:羅蘭碧、王軍,湖北驍陽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周天智,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經商,住枝江市。
原告卞某某與被告卞某某、曾某某、周天智合伙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7月1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卞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卞於清,被告卞某某,被告曾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軍,被告周天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卞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三被告連帶返還原告股金及利潤24萬元。事實與理由:2014年12月1日,被告卞某某約原告一起做柴油生意,約定原告投入20萬元資金,占25%的股份,并訂立“合作協(xié)議”,原告將20萬元交給了被告卞某某。之后原告得知合伙中還有被告曾某某、周天智兩個股東。原告沒有參與經營,只是打電話詢問被告卞某某詢問經營情況。后原告得知卞某某沒有繼續(xù)參與經營,要求被告卞某某退還股金,但卞某某拒不返還,其他股東也不予理睬。原告經顧家店鎮(zhèn)司法所幫助,才得知被告卞某某共投入合伙資金32萬元,利潤6.4萬元。原告的20萬元資金用于三被告合伙經營,原告沒有參與合伙經營、管理,也沒有參與合伙分配,原告投入的資金20萬元屬于三被告的合伙債務,應由三合伙人共同償還。
經審理查明,2014年11月,被告周天智在松滋的一個工地上簽訂了柴油供應合同。卞某某、周天智及周友柱三人口頭協(xié)議合伙經營該工地的柴油供應,合伙資金三人共同出資,利潤三人平均分配。周天智負責進油,卞某某在工地上負責加油、結賬等管理,周友柱不參與經營。
原告于2014年11月30日分兩次給被告卞某某轉款13萬元,2014年12月1日,卞某某與原告簽訂書面的《合作協(xié)議》,協(xié)議中約定被告卞某某收到原告卞某某參與卞某某在松滋市臨港工業(yè)園造紙廠土方工程機械柴油供給合作業(yè)務入股資金20萬元,卞某某按利潤25%分成,經雙方一致同意達成協(xié)議。庭審中,被告周天智不認可原告入伙的事實。
被告卞某某前期分兩次給周天智轉入合伙資金8萬元、6萬元,合計14萬元。卞某某收到原告卞某某的股金后給周天智轉入合伙資金18萬元,共計投入合伙資金32萬元。
庭審中,被告卞某某陳述松滋工地的柴油供應最先是周友柱、周天智、卞某某三人合伙,各占三分之一。后曾某某拿出6萬元交給卞某某入股,包含在卞某某的32萬元中,卞某某與周天智協(xié)商各自拿出10%的股金比例給曾某某。經營過程中差資金,原告卞某某的20萬元投入進來,根據(jù)當時周友柱已投入15萬元、卞某某投入14萬元的情況,卞某某與周天智口頭承諾給卞某某25%的利潤分成。周天智對此不予認可。
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供的合作協(xié)議、賬戶交易流行明細及當事人的當庭陳述在卷佐證,可以認定。
本院認為,法律規(guī)定,在合伙經營過程中增加合伙人的,書面協(xié)議有約定的,按照協(xié)議處理;書面協(xié)議未約定的,須經全體合伙人同意;未經全體合伙人同意的,應當認定入伙無效。原告卞某某與被告卞某某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該協(xié)議于2014年12月1日簽訂,而卞某某、周天智、周友柱三人的合伙于2014年11月已經開始,且卞某某、周天智、周友柱三人合伙沒有簽訂書面協(xié)議,故原告卞某某要加入該合伙經營,必須經全體合伙人同意?,F(xiàn)被告周天智不認可原告加入該合伙經營,且原告不能提供已經全體合伙人(包括周友柱)同意其入伙的相應證據(jù)。故原告卞某某與被告卞某某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未經全體合伙人同意,該入伙協(xié)議無效。法律規(guī)定,合同無效,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原告與被告卞某某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無效,被告卞某某理應返還原告按無效協(xié)議取得的20萬元。故原告要求被告卞某某返還20萬元,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曾某某是否為松滋工地柴油供應的合伙人之一,不是本案的審理范疇,本院對此不予認定。被告卞某某收到原告的20萬元后,雖然將其中的18萬元投入合伙經營,但該18萬元是作為被告卞某某的合伙資金投入經營,而不是全體合伙人向原告的借款,或者是合伙經營過程中與原告形成的債務,原告交付給卞某某的20萬元與其他合伙人沒有關聯(lián)性,故原告要求被告曾某某、周天智共同返還股金20萬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合伙利潤,因原告沒有加入柴油的合伙經營,且原告也沒有提供被告卞某某已分配合伙利潤的相應證據(jù),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合伙利潤4萬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1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六條、第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卞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卞某某20萬元;
二、駁回原告卞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2450元,由原告卞某某負擔300元,被告卞某某負擔21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羅黃鶴
書記員:董靈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