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華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原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原告:洪嘉怡,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理人:張某某(母女關系),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江寧路XXX弄XXX號。
原告:洪嘉潞,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理人:張某某(母女關系),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江寧路XXX弄XXX號。
四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中華,上海眾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四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光夏,上海眾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原告華某某、張某某、洪嘉怡、洪嘉潞(以下簡稱華某某方)與被告王某某、吳某共有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9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暨原告洪嘉怡、洪嘉潞的法定代理人)及四原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中華、楊光夏,被告王某某、吳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華某某方共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依法分割因本市靜安區(qū)江寧路XXX弄XXX號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被征收獲得的三套產權調換房屋及貨幣補償款853,833.60元,其中三套產權調換房屋地址為:本市浦東新區(qū)鶴潔路XXX弄XXX號XXX室(以下簡稱鶴潔路201室),本市浦東新區(qū)鶴潔路XXX弄XXX號XXX室(以下簡稱鶴潔路1401室),本市浦東新區(qū)鶴潔路XXX弄XXX號XXX室(以下簡稱鶴潔路301室),華某某方主張鶴潔路301室由華某某申購,鶴潔路1401室由張某某、洪嘉怡、洪嘉潞申購,被告還應給付現(xiàn)金629,945.27元(具體計算方式為:不予認定建筑面積補貼8萬元由華某某方取得,華某某居住面積約為10.63平方米,張某某居住面積約為12.03平方米,王某某、吳某居住面積約為12.03平方米,故原告除8萬元外,根據(jù)居住面積劃分應獲得補償款22,340,397.58元??鄢齼商装仓梅课萃?,王某某、吳某還應給付629,945.27元)。事實及理由:系爭房屋系公房,房屋承租人原為王阿三(亡),后被告王某某被指定為系爭房屋承租人。系爭房屋居住部分及居住面積為二層統(tǒng)樓18.20平方米(分成兩間),底層前客8.80平方米、底層后客7.70平方米。原、被告系親戚關系,系爭房屋在征收前一直由原、被告兩家共同居住。原告占有使用二層統(tǒng)樓的一間房和底層后客部分,被告占有使用二層統(tǒng)樓的另一間房,底層前客系公用部分。后系爭房屋被征收,依《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原、被告共獲得貨幣補償款853,833.60元及三套產權調換房,其中三套產權調換房屋地址為:鶴潔路201室,建筑面積84.45平方米,房屋總價965,419.56元、鶴潔路1401室,建筑面積71.63平方米,房屋總價852,479.56元、鶴潔路301室,建筑面積71.87平方米,房屋總價837,972.75元。被告王某某系指定承租人,貨幣補償款及產權調換房均處于被告王某某控制下,現(xiàn)雙方就征收補償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原告為維護其合法權益,訴至法院,請求法院依法判決。
被告王某某、吳某共同辯稱,被告的確將鶴潔路1401室、鶴潔路301室兩套房來安置華某某方,但不同意給付原告剩余的款項。系爭房屋原承租人為王某某的爺爺王阿三為王某某留下的,華某某為王阿三妻子從其妹妹處收養(yǎng)的孩子,張某某為華某某女兒。系爭房屋有兩本戶口本,被告方兩人一本,原告方四人一本。系爭房屋有兩層,底層兩間,其中后客由張某某一家人使用,前客由王某某方獨自使用。王某某、吳某于1997年結婚,1998年11月3日,吳某將戶口遷入系爭房屋,從此時前客便由王某某方使用。兩個煤氣灶放在走道,一家一個,前客內并無餐廳與桌子,2012年之前一直由王某某方單獨使用,2012年之后王某某方在前客搭建了淋浴房。二層由王某某方居住在前樓,原告居住在后樓。系爭房屋使用面積底層中7.7平方米由原告方、8.8平方米由被告方使用,二層18.2平方米中由被告方使用的將近14平方米,原告使用的面積約4.2平方米。閣樓及陽臺的搭建的確由原告方搭建,但被告也于1998年搭建了閣樓,原告所稱的不予認定建筑面積補貼是按證補貼的。2005年,華某某方從系爭房屋搬離,之后他們的房間空關。兩戶人家的電表、煤氣表、水表均是獨立,物業(yè)管理費在2005年后分開支付的,之前均開在一起的。對于物業(yè)管理費金額,由被告方承擔三分之二,一年299.2元,對方承擔的費用被告不清楚。據(jù)此被告方認為系爭房屋補償款利益應由被告方分得三分之二,原告方分得三分之一,原告按此份額本拿不到兩套房,但被告考慮到對方家庭人員多,已給予其兩套房安置,故不應再給予其他補償。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系爭房屋的原承租人為被告王某某的爺爺王阿三(已故)。原告華某某為王阿三所收養(yǎng),張某某為華某某之女,洪嘉怡、洪嘉潞為張某某之女。被告王某某、吳某為夫妻關系。
系爭房屋的承租人自2016年3月15日起被確定為被告王某某。
遇征收時系爭房屋戶籍在冊人員為原、被告6人,其中華某某方為一本戶口簿,華某某(戶主)的戶籍于1959年1月16日從江蘇省南京市遷入、張某某的戶籍于1980年11月24日報出生、洪嘉怡的戶籍于2004年1月14日報出生、洪嘉潞的戶籍于2015年8月22日報出生;王某某、吳某為一本戶口簿,王某某(戶主)的戶籍于1970年3月24日報出生、吳某的戶籍于1998年11月3日從本市民星路XXX號遷入。
2018年5月30日,就系爭房屋簽訂的《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載明:系爭房屋為公房,租賃憑證記載居住面積為34.7平方米,認定建筑面積53.44平方米;被征收房屋價值補償款2,808,219.04元;裝潢補償26,720元;該戶選擇房屋產權調換,①鶴潔路201室,建筑面積84.45平方米,優(yōu)惠總價965,419.56元②鶴潔路1401室,建筑面積71.63平方米,優(yōu)惠總價852,479.56元③鶴潔路301室,建筑面積71.87平方米,優(yōu)惠總價837,972.75元;其他各類補貼、獎勵費用:自行購房補貼45,704.15元、舊城區(qū)改建補貼427,520元、不予認定建筑面積部分補貼80,000元、簽約獎勵108,440元;征收部門應向該戶支付款項合計840,732元。另根據(jù)該戶結算單顯示,征收部門另發(fā)放了搬場補貼801.6元、家用設施移裝補貼2,400元、過渡費補貼9,900元,合計發(fā)放現(xiàn)金為853,833.6元,現(xiàn)該款已由被告王某某領取。
根據(jù)上海市不動產登記簿顯示,鶴潔路201室房屋的權利人已于2018年7月8日核準登記至被告王某某、吳某名下;鶴潔路1401室、鶴潔路301室的權利人仍為開發(fā)商農工商房地產集團上海匯航城市置業(yè)投資有限公司
審理中,對于系爭房屋的居住及他處房屋情況:
原告華某某方表示,系爭房屋的樓上、樓下后客為華某某方居住,華某某夫婦居住在一樓后客,張某某居住在二樓后客,張某某從出生到2003年3月結婚在此居住,華某某夫婦一直在此居住直至張某某父親2008年去世,此后華某某由于身體原因也搬至張某某在外租住的房屋內居住了。華某某方四人在上海沒有房子,婚后一直在外租房至今。在張某某搬出前,底層前客均為公用,為廚房餐廳(廚房用具也擺放在此),當時未看到過被告方有閣樓,2004年張某某還回系爭房屋住過一年,父親去世后還去過幾次,之后因為被告換掉房鎖,就不怎么再過去了。因為無法進入,從外面無法看出被告方是否有閣樓。原告方不清楚被告在本市的房屋情況,王某某、吳某婚后應該是在系爭房屋內居住的。系爭房屋內的物業(yè)管理費并非物業(yè)依據(jù)居住面積劃分的,而是由被告自行決定支付金額。
被告王某某、吳某表示,華某某方一家均在系爭房屋住到2005年,之后搬出,被告方聽說華某某方出去租房了,但具體情況不清楚。華某某方所述的房屋情況與現(xiàn)實不符,底層前客與灶臺間是有隔板的,該隔板在吳某1998年搬入時就存在了,并非被告方私自搭建,前廳內沒有飯桌與碗柜,不存在共有的情況。2012年,被告方把隔板內被告的部分搭建了淋浴房,所以前客為被告方獨用的,并非公用。租賃戶名為王阿三的管理費為被告方支付,華某某方應承擔部分被告未代繳。動遷時的管理費均由被告方負擔,后樓、后客的相關費用623.9元由被告代原告繳納。鶴潔路301室、鶴潔路1401室兩套房屋并未辦理進戶手續(xù)。
本院認為,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系爭房屋征收時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標準,故受安置人員由本院根據(jù)本案實際情況予以確定。根據(jù)在案證據(jù)及雙方當事人在審理中的陳述,原告華某某、張某某及被告王某某、吳某均曾在系爭房屋內實際居住多年,后華某某、張某某雖搬離了系爭房屋,但一直在外租房居住,并未獲得其他福利性質房屋或利益?,F(xiàn)系爭房屋已被征收,本院認為,原告華某某、張某某及被告王某某、吳某均為系爭房屋的受安置人員,而洪嘉怡、洪嘉潞為未成年人,不能獨立取得征收補償款,但張某某作為其二人的監(jiān)護人可就征收補償款適當多分。但雙方當事人在審理中均強調己方的居住面積,并要求按照居住面積來分割征收補償款,因系爭房屋為公房,原、被告要求按照面積分割征收補償款的主張缺乏相應依據(jù),本院不予采納。結合系爭房屋的來源、居住使用情況、不予認定建筑的補償及其余征收補償款的組成等本案實際情況,本院酌情確定原告華某某、張某某可分得的征收補償利益為210萬元?,F(xiàn)該戶共選擇了三套安置房屋,華某某方要求取得鶴潔路301室、鶴潔路1401室,被告對此亦予以確認,本院予以認同。華某某方取得上址房屋后,被告方還應給付征收補償款409,547.69元?,F(xiàn)華某某方要求鶴潔路301室由華某某申購,鶴潔路1401室由張某某、洪嘉怡、洪嘉潞申購,此系原告內部對于征收補償利益的分配,于法不悖,本院予以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鶴潔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由原告華某某申購,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鶴潔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由原告張某某、洪嘉怡、洪嘉潞申購;
二、被告王某某、吳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華某某、張某某房屋征收補償款409,547.69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4,878元,減半收取計17,439元,由原告華某某、張某某負擔7,006元,被告王某某、吳某負擔10,433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董??錕
書記員:郇??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