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世紀大道100號59層。
法定代表人:朱可炳,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穆仁菊,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軍,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苗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深圳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小龍,山西德昱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苗某營業(yè)信托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9年2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穆仁菊,被告苗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小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1、被告向原告支付應付A類權益補足資金人民幣24,600,598.92元;2、被告向原告支付投資顧問費用953,013.70元;3、被告向原告支付直至被告實際清償了前述A類權益補足資金和投資顧問費之日止的違約金(以25,553,612.62元為基數(shù),以千分之一/日計算違約金,自2018年9月28日起,暫計至2018年10月22日,暫計為638,840.32元);4、被告承擔原告因本案支出的律師費147,900元;5、被告承擔原告為實現(xiàn)本案債權所發(fā)生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財產(chǎn)保全費。
事實和理由:2017年5月,原告作為受托人管理“大地25號單一資金信托”(以下簡稱信托),信托持有相應證券賬戶與證券交易資金賬戶,可以投資于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品種等;信托的投資運作以信托與特定資產(chǎn)B類權益人之間進行B類權益轉讓交易的形式進行;原告代表信托將特定資產(chǎn)B類權益進行轉讓,從而使得信托取得具有固定收益特征的特定資產(chǎn)A類權益。2017年5月11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大地25號單一資金信托之B類權益轉讓合同》(以下簡稱《B類權益轉讓合同》)。根據(jù)《B類權益轉讓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支付40,000,000元B類權益轉讓價款(亦為B類權益初始資金)并根據(jù)約定條件履行向原告追加現(xiàn)金資產(chǎn)、對正常A類權益進行差額補足等約定義務為對價獲得特定資產(chǎn)B類權益;正常A類權益額=[A類權益初始資金額(100,000,000元)×(1+A類權益年化收益率(9.1%)×N/365)-已支付A類權益(如有)](N是指信托投資期限天數(shù),若信托投資期限提前終止的,則N為自信托證券賬戶運作起始日(含)至原告通知載明的信托投資期限提前終止日(含)期間天數(shù));正常B類權益額=特定資產(chǎn)準凈值-正常A類權益額。根據(jù)《B類權益轉讓合同》第二條第(一)項A類權益中約定,若特定資產(chǎn)單位準凈值觸及第一處置線,被告有義務于合同約定時間以現(xiàn)金方式足額追加A類權益保障金,原告未收到被告支付的A類權益保障金的,原告有權通過二級市場等方式獨立變現(xiàn)部分標的股票;若特定資產(chǎn)單位準凈值觸及第二處置線,被告有義務于合同約定時間以現(xiàn)金方式足額追加A類權益保障金,原告未收到被告支付的A類權益保障金的,原告有權通過二級市場等方式獨立變現(xiàn)全部股票,若特定資產(chǎn)準凈值低于正常A類權益的,被告還應當就正常A類權益與特定資產(chǎn)準凈值之間的差額部分承擔補足義務,被告應當在標的股票變現(xiàn)完成后10個工作日內完成上述補足義務。同時,根據(jù)《B類權益轉讓合同》第六條第(四)項中約定,被告逾期未支付A類權益補足資金的,逾期1個自然日,按照應付未付金額的千分之一計算被告的違約金,且原告有權追索,追索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應付未付A類權益補足資金款項、手續(xù)費、A類權益保障金等,及可能產(chǎn)生的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訴訟費、律師費等費用。在《B類權益轉讓合同》的附件2《投資顧問申請書》中,被告指定案外人上海雋爍資產(chǎn)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雋爍公司)為投資顧問。2017年5月,根據(jù)被告的指定,原告與雋爍公司簽訂《大地25號單一資金信托之投資顧問合同》(以下簡稱《投資顧問合同》),《投資顧問合同》約定原告聘請雋爍公司作為《B類權益轉讓合同》以及信托的投資顧問,為《B類權益轉讓合同》項下特定資產(chǎn)的投資運作提供投資顧問服務,投資顧問費的計算方式為:權益初始資金總額×0.5%×計費當期天數(shù)÷365。2017年8月1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大地25號單一資金信托之B類權益轉讓合同之補充協(xié)議一》(以下簡稱《補充協(xié)議》),雙方就追加權益資金事宜作出約定,原告追加A類權益資金貳仟萬元整(小寫20,000,000元),被告追加B類權益資金壹仟萬元整(小寫10,000,000元),追加權益資金后,A類權益初始資金調整為壹億元整(小寫100,000,000元),B類權益初始資金調整為伍仟萬元整(小寫50,000,000元),權益初始資金總額調整為壹億伍仟萬元整(小寫150,000,000元)。A類權益的年化收益率不變,仍為9.1%。上述合同簽訂后,信托委托人與被告均按《B類權益轉讓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的約定,足額繳付了A類權益初始資金及B類權益初始資金。原告在收到上述權益初始資金后將資金劃付至證券賬戶,并根據(jù)投資顧問雋爍公司的投資建議分別投資于“齊星鐵塔”、“民盛金科”、“北訊集團”等標的股票。2018年9月4日,《B類權益轉讓合同》項下信托特定資產(chǎn)單位準凈值跌破第一處置線,原告立即向被告指定郵箱發(fā)送風險警示函,要求被告根據(jù)《B類權益轉讓合同》的約定,于2018年9月5日9:30前追加保障金壹仟壹佰伍拾萬元整(小寫:11,500,000元),但被告并未及時足額追加。2018年9月5日,信托特定資產(chǎn)單位準凈值跌破第二處置線,原告立即向被告指定聯(lián)系郵箱發(fā)送風險警示函,要求被告根據(jù)《B類權益轉讓合同》的約定,于2018年9月5日13:00前追加保障金貳仟壹佰捌拾伍萬元整(小寫:21,850,000元),但被告并未及時足額追加。因此,原告即按照《B類權益轉讓合同》第二條的約定,對特定資產(chǎn)項下的全部非現(xiàn)金資產(chǎn)進行了持續(xù)變現(xiàn),截至2018年9月13日所有標的股票已全部變現(xiàn),《B類權益轉讓合同》提前終止且2018年9月13日為信托投資期限提前終止日。由于標的股票全部變現(xiàn)后,特定資產(chǎn)的準凈值75,997,757.25元低于A類權益100,598,356.17元以及應付未付的投資顧問費用953,013.70元,根據(jù)《B類權益轉讓合同》的約定,清算分配后,被告應向原告支付上述A類權益差額24,600,598.92元及投資顧問費用953,013.70元,合計25,553,612.62元。2018年9月14日,原告向被告發(fā)送《追索函》,要求被告按照《B類權益轉讓合同》的約定,在2018年9月27日前支付上述資金差額合計25,553,612.62元,被告至今仍未支付。被告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約,據(jù)此,原告起訴至本院。
被告苗某辯稱:原告的各項訴請均是依照投資顧問合同、轉讓合同,原告依據(jù)的合同是無效合同,因此,原告無權依據(jù)合同向被告主張各類請求。
原告為證明其訴稱,提供以下證據(jù):
證據(jù)1、《大地25號單一資金信托合同》,證明2017年5月,原告作為受托人管理信托,信托的投資運作以信托與特定資產(chǎn)B類權益人之間進行B類權益轉讓交易的形式進行。原告代表信托將特定資產(chǎn)B類權益進行轉讓,從而使得信托取得具有固定收益特征的特定資產(chǎn)A類權益;
證據(jù)2、《B類權益轉讓合同》,證明(1)(1)2017年5月11日,原告與被告簽訂《B類權益轉讓合同》,由被告受讓信托之B類權益;(2)合同第二條約定:若特定資產(chǎn)單位準凈值觸及第一處置線,被告有義務于合同約定時間以現(xiàn)金方式足額追加A類權益保障金,原告未收到被告支付的A類權益保障金的,原告有權通過二級市場等方式獨立變現(xiàn)部分標的股票;若特定資產(chǎn)單位準凈值觸及第二處置線,被告有義務于合同約定時間以現(xiàn)金方式足額追加A類權益保障金,原告未收到被告支付的A類權益保障金的,原告有權通過二級市場等方式獨立變現(xiàn)全部股票;若特定資產(chǎn)準凈值低于正常A類權益的,被告還應當就正常A類權益與特定資產(chǎn)準凈值之間的差額部分承擔補足義務,被告應當在標的股票變現(xiàn)完成后10個工作內完成上述補足義務;(3)合同第六條第(四)項中約定,被告未能支付A類權益補足資金的,原告有權追索,追索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應付未付A類權益補足資金款項、手續(xù)費、A類權益保障金等,及可能產(chǎn)生的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訴訟費、律師費等費用;(4)附件2《投資顧問申請書》:被告指定雋爍公司為本項目的投資顧問;
證據(jù)3、《投資顧問合同》,證明2017年5月,原告與雋爍公司簽訂《投資顧問合同》,合同約定由雋爍公司作為《B類權益轉讓合同》以及信托的投資顧問,為《B類權益轉讓合同》項下特定資產(chǎn)的投資運作提供投資顧問服務,投資顧問費的計算方式為:權益初始資金總額×0.5%×計費當期天數(shù)÷365;
證據(jù)4、《補充協(xié)議》,證明雙方就追加權益資金事宜作出約定,原告追加A類權益資金貳仟萬元整,被告追加B類權益資金壹仟萬元整,追加權益資金后,A類權益初始資金調整為壹億元整,B類權益初始資金調整為伍仟萬元整,權益初始資金總額調整為壹億伍仟萬元整;A類權益的年化收益率不變,仍為9.1%;
證據(jù)5、信托《對公活期存款交易明細報表》,證明信托委托人與被告均按《B類權益轉讓合同》以及《補充協(xié)議》中的約定,于2017年5月足額繳付了A類權益初始資金、B類權益初始資金。原告在收到前述權益初始資金后,將資金劃付至證券賬戶;
證據(jù)6、《大地25號風險警示函》及郵件送達截圖,證明2018年9月4日,原告向被告指定聯(lián)系郵箱發(fā)送追加A類權益保障金的風險警示函,向被告明確告知2018年9月4日,信托單位準凈值已跌破第一處置線,要求被告根據(jù)《B類權益轉讓合同》的約定,于2018年9月5日9:30前追加保障金壹仟壹佰伍拾萬元整,但被告并未及時足額追加;
證據(jù)7、《大地25號風險警示函》及郵件送達截圖,證明2018年9月5日,原告向被告指定聯(lián)系郵箱發(fā)送追加A類權益保障金的風險警示函,向被告明確告知2018年9月5日,信托單位準凈值已觸及第二處置線,要求被告根據(jù)《B類權益轉讓合同》的約定,于2018年9月5日13:00前追加保障金貳仟壹佰捌拾伍萬元整,但被告并未及時足額追加;
證據(jù)8、《關于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大地25號單一資金信托對苗某未支付A類權益保障金之律師函》及相應EMS郵寄單,證明2018年9月13日,原告委托律師向被告發(fā)送《律師函》,就被告未按約定支付A類權益保障金及后續(xù)不按約定足額支付A類權益補足資金的違約追償作出申明;
證據(jù)9、《大地25號提前終止通知》及微信送達截圖,證明2018年9月,原告向被告發(fā)送《大地25號提前終止通知》,通知被告《B類權益轉讓合同》于2018年9月13日提前終止;
證據(jù)10、案外人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花市證券營業(yè)部《資金合并對賬單》,證明(1)2018年9月5日,因信托單位準凈值跌破第二處置線,被告未按約定時間點足額追加A類權益保障金,原告按《B類權益轉讓合同》的約定,于2018年9月5日—2018年9月13日期間對特定資產(chǎn)項下的全部非現(xiàn)金資產(chǎn)進行了持續(xù)變現(xiàn);(2)2017年5月24日至2018年9月13日,證券賬戶股票交易明細,截至2018年9月13日,證券賬戶資金余額為58,379,195.61元;
證據(jù)11、《大地25號單一資金信托計劃特定資產(chǎn)A類權益分配說明》,證明原告分別于2017年6月19日、2017年12月9日、2018年6月25日、2018年8月21日與被告進行特定資產(chǎn)的權益分配,原告共計分配A類收益10,964,876.71元;
證據(jù)12、《大地25號單一資金信托特定資產(chǎn)權益一次清算分配說明》,證明信托提前終止后,根據(jù)《B類權益轉讓合同》的約定,清算分配后,被告剩余應支付的A類權益為25,553,612.62元;
證據(jù)13、關于《B類權益轉讓合同》之追索函及郵件送達憑證,證明2018年9月14日,原告向被告發(fā)送《追索函》,要求被告按照《B類權益轉讓合同》的約定,在2018年9月27日前支付應付A類權益補足資金24,600,598.92元、投資顧問費953,013.70元。但被告至今仍未支付;
證據(jù)14、《委托代理合同》及律師費發(fā)票,證明原告因本案支出律師費147,900元;
證據(jù)15、追索函確認回執(zhí),證明被告于2018年9月20日出具書面確認回執(zhí),確認其應當于2018年9月27日前就特定資產(chǎn)凈值低于A類權益和投資顧問費的差額部分向原告支付25,553,612.62元;
證據(jù)16、第二期律師費發(fā)票,證明原告支付第二期律師費44,370元;
證據(jù)17、對公活期存款交易明細報表,證明原告代被告向億利公司支付投資顧問費953,013.70元。
經(jīng)質證,被告苗某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發(fā)表如下質證意見:對證據(jù)1-17的真實性均認可。證據(jù)1中委托人和受托人均是原告,從合同的主體上說,委托人與受托人是同一個當事人,不構成合同法上的基本條件,按照合同法就沒有形成要約、承諾,因此合同自始無效;合同從委托人確認欄,均沒有簽訂時間,也沒有當事人的任何信息,對于合同的訂立時間值得懷疑;合同的風險聲明部分,本案中被告是出資人,是投資者,應該由被告閱讀并簽署風險聲明書,從合同中可以看出,簽署風險聲明書是成立委托的必要要件,但在風險聲明部分,沒有任何人簽署風險聲明書;本案合同是格式合同,應作出不利于合同提供方的解釋,其中附件1、2部分及時間上均是空白;資金按照約定是用于其他用途,和涉案信托沒有關聯(lián)性;本案合同是自買自賣,違反了信托公司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因此,自始無效;證據(jù)2中甲方信息中原告是受托人,基于證據(jù)1主合同的無效,導致從合同轉讓合同無效;證據(jù)3合同的甲方是原告,前提也是作為信托的受托人身份,合同主體不是被告,該合同也是基于證據(jù)1的合同簽署的,也是無效的;從時間上、附件上看,全部是空白的,因此合同是無效的,也不約束于被告;證據(jù)4中合同也是無效合同,主體為原、被告之間,質證意見同證據(jù)2。對證據(jù)5中,被告打款的事實沒有異議,但原告將款項作為信托資金,沒有按照規(guī)定,進行分戶管理、記賬,是違法行為;對證據(jù)6-14的內容認可基本事實,因合同無效,因此涉及的處置行為也是無效的,對被告不發(fā)生效力;對證據(jù)15-17因超過舉證期限,故不發(fā)表意見。
被告苗某未提供證據(jù)。
經(jīng)本院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進行審查,認為原告的證據(jù)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證據(jù)條件,故本院將其作為定案的證據(jù)。又因原告提供的證據(jù)與其陳述相互印證,故本院對原告所述事實予以確認。
另查明,原告為本案訴訟實際支出律師費118,320元。原告在向被告出具的《追索函》中黑體加粗記載:“由于標的股票全部變現(xiàn)后,特定資產(chǎn)準凈值75,997,757.25元低于A類權益100,598,356.17元以及應付未付投資顧問費用953,013.70元,因此貴方應就上述差額部分向我司支付25,553,612.62元”,被告在追索函確認回執(zhí)上簽字確認:“本人應當于2018年9月27日前向原告支付A類權益差額補足款25,553,612.62元”。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苗某簽訂的《B類權益轉讓合同》均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于法無悖,故依法成立有效,雙方當事人理應恪守。上述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將A類權益初始資金及B類權益初始資金劃付至證券賬戶并進行證券投資,但因涉案信托特定資產(chǎn)單位準凈值于2018年9月4日跌破第一處置線、2018年9月5日跌破第二處置線,被告苗某未依約足額追加A類權益保障金,故原告有權依約對標的股票進行變現(xiàn),并要求被告苗某在標的股票變現(xiàn)完成后支付A類權益補足資金36,789,623.34元。關于系爭差額補足條款的效力問題,因該等條款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故應屬有效。被告苗某辯稱涉案合同均為無效合同及原告未盡受托義務的辯稱,因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故本院亦不予采信。原告主張的投資顧問費,因為被告對此項費用已經(jīng)確認愿意承擔,故本院予以支持。原告主張的違約金具有合同依據(jù),但違約金的計算標準明顯過高,故本院酌情調整為按年利率24%的標準計算;且違約金的起算日期亦應自原告追索函指定支付日(即2018年9月27日)的下一日(即2018年9月28日)起算。因此,截至2018年10月22日,以25,553,612.62元為基數(shù)、日利率按年利率24%/365的標準計算,產(chǎn)生的違約金應為403,257.01元。關于原告主張的律師費,根據(jù)合同約定應由被告苗某承擔,且金額亦符合律師收費的相關標準,故本院予以支持。但對律師費金額,因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已全額支付該金額,故本院對其實際已支付的118,320元予以支持,對剩余金額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苗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大地25號單一資金信托”A類權益補足資金24,600,598.92元;
二、被告苗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顧問費953,013.70元;
三、被告苗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截至2018年10月22日的違約金403,257.01元,以及自2018年10月23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違約金(以25,553,612.62元基數(shù),日利率按年利率24%/365的標準計算);
四、被告苗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律師費損失118,32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32,308元,財產(chǎn)保全費5,000元,共計237,308元(原告已預交),由原告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負擔5,277元、被告苗某負擔232,031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審判員:賈??丹
書記員:顧??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