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唐某市。
被告:安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唐某市路北區(qū)友誼路天元大廈4層。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負責人:劉小波,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趙曦,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唐某市,身份證號碼×××,該公司員工。
委托代理人:宋煜霖,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東城區(qū),身份證號碼×××,該公司員工。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安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原告劉某某、被告安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均對唐某市路北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北勞人仲裁字[2018]130號裁決不服,均于2018年7月30日向本院提起了訴訟。本院受理該兩案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董峰擔任審判長、人民陪審員孫福先、袁林參加的合議庭,并決定將(2018)冀0203民初3456號案并入(2018)冀0203民初3433號案,于2018年10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被告安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趙曦、宋煜霖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稱:原告通過被告在唐某市人才網(wǎng)的公開招聘于2012年3月8日入職,擔任公司法務職務(工號為AB033117),合同期限五年。原告在被告處任職期間,主要負責理賠訴訟案件、追償案件及合同審核等風險控制工作,代表被告處理的部分案件判決文書在公開網(wǎng)站可查詢。2017年初,被告組織公司理賠人員統(tǒng)一簽訂勞動合同,要求員工在空白文件上簽字。因原告需要繼續(xù)簽勞動合同,因此也按要求簽署了部分空白文件。但被告從未向原告交付和出示過勞動合同正式文本。2017年9月中旬,被告關閉原告工號和工作郵箱,導致原告不能正常完成工作及考勤,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正式勞動合同文本,被告稱還沒有蓋章,均沒有出示。自此原告才知道被告并沒有和原告續(xù)簽勞動合同。在勞動仲裁階段被告也沒有提供勞動合同,被告自認原勞動合同履行到2016年12月30日,因原告在2017年9月后才知道被告未與原告續(xù)簽正式勞動合同,并沒有超過1年的訴訟時效。未續(xù)簽勞動合同也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應當支付雙倍工資的情形。原告自2012年3月入職公司后,工作地點、工作崗位、工作內容,工號和工作郵箱、工資發(fā)放主體等均沒有變化,2017年度繼續(xù)以員工身份代表被告參加訴訟案件的處理及其他工作,有被告出具的2017年度授權委托書、員工關系證明及法院2017年做出的注明原告員工身份的生效判決書為證,原告一直接受被告的管理,工資一直由被告發(fā)放。且生效法律文書載明的事實具有最高的證據(jù)效力。原告從未與其他公司簽訂過勞動合同,也未為其他單位提供勞動。被告在仲裁階段提交的第三方勞動合同和合作協(xié)議,均為事后形成且與事實不符,且第三方為關聯(lián)公司,被告與關聯(lián)公司惡意串通偽造證據(jù),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告保留追究被告相關人員提供虛假證據(jù)的法律責任。仲裁裁決書認定原被告雙方形成事實勞動關系事實清楚,依據(jù)充分,但應當按照應發(fā)工資標準計算賠償依據(jù)。原告提供工資銀行明細、實發(fā)工資與應發(fā)工資明細對照表以證明工資標準情況。原告起訴未超過1年的訴訟時效,應當判令被告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被告未提前一個月通知原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且未出具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應當支付一個月的代通知金。被告所在集團原招聘和現(xiàn)在使用的法務大部分具有執(zhí)業(yè)律師資格,本人身份一直是公開的,相關網(wǎng)站可查詢,具有律師資格是公司招聘的入職條件,律師和律師事務所之間不是勞動關系,法律也并不禁止雙重勞動關系的存在,原告事實上接受被告的管理,為被告持續(xù)工作,應認定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訴至法院,請求:1、判令被告按應發(fā)工資標準支付原告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88713.4元(88713.4元/12月=7392.78×6個月=44356.70×2倍);2、判令被告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補償金162641.16元(7392.78×11個月×2倍);3、判令被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代通知金8539.53元;4、裁決被告出具正式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并補發(fā)正式解除勞動合同前的工資及補繳五險一金。
被告安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稱:我公司與劉某某之間的勞動爭議經(jīng)唐某市路北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后,做出北勞人仲案[2018]第130號裁決書,裁決如下:“1、被申請人與申請人2012年3月8日至2017年9月11日期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2、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賠償金70197.12元?!北桓娌环撝俨貌脹Q,事實和理由如下:一、我公司與劉某某之間2012年3月8日至2017年9月12日存在勞動關系與事實不符。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書為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勞動關系的起止時間為2012年3月8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劉某某承認勞動合同的真實性。2017年1月1日起,劉某某與北京邦業(yè)保險公估有限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并建立了勞動關系,劉某某的工資和社保均由北京邦業(yè)繳納,工作內容也是由北京邦業(yè)安排。原告在仲裁階庭審期間并未按照仲裁庭的要求提交自己的社保繳納信息,隱瞞了本案的重要證據(jù),致使仲裁庭做出了錯誤判斷。二、我公司無需支付劉某某賠償金70197.12元。原被告之間的勞動合同于2016年12月31日到期后終止,劉某某自愿到北京安某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工作,工作內容和工資待遇沒有降低。原告到北京邦業(yè)工作至2017年9月11日,北京邦業(yè)為她繳納了社保并支付了工資,她與北京邦業(yè)的勞動關系已建立,原被告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根本不存在,裁決書認定我公司向其支付賠償金的裁決沒有事實根據(jù)和法律依據(jù)。我公司于2012年3月8日與劉某某簽訂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附件,勞動合同承諾書中明確載明,劉某某于2012年3月1日與河北仲浩律師事務所解除勞動關系,劉某某承諾勞動合同承諾書內容絕對真實有效,無虛假,愿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經(jīng)被告核實,劉某某在我公司工作期間一直與仲浩律師事務所律師的身份代理案件,為該律所的專職律師,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六條及第十二條規(guī)定,劉某某不符合申請兼職律師的條件,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嚴重違背勞動合同法第三條規(guī)定的誠實信用原則,應屬無效合同,劉某某是專職律師的身份,不具備與其他單位建立合法有效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因此,雙方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劉某某的各項訴訟應建立在合法有效的勞動關系基礎之上,既然雙方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勞動關系,所以不應支付劉某某的各項請求,即使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也是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劉某某在2017年1月1日與北京邦業(yè)保險公估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工資由邦業(yè)公司發(fā)放,社保亦由邦業(yè)代繳,與公懷無關。綜上,裁決書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請法院判決:1、原、被告之間2012年3月8日至2017年9月11日期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2、被告無需支付原告賠償金70197.12元;3、訴訟費由原告承擔。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到被告處從事法務工作,雙方簽有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合同期限為2012年3月8日起至2017年3月31日止。2017年1月3日,被告向唐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備案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記載,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原因:勞動者提出。原告稱未曾向被告提出過辭職。被告也未能提供原告的辭職申請。原、被告勞動合同到期后,原告仍作為被告員工代理被告參加訴訟。2017年9月中旬,被告關閉原告工號和工作郵箱,導致原告不能工作及考勤。原告提供的2016年8月14日至2017年9月30日期間《借記卡賬戶歷史明細清單》顯示:對方記名邦*金,賬號×××*****8582的賬戶向原告發(fā)放工資。原告離職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為5849.76元。
另查明,被告與北京邦業(yè)保險公估有限公司簽訂《理賠服務合作協(xié)議》,約定被告為北京邦業(yè)保險公估有限公司提供保險理賠業(yè)務處理,并對該公司承??蛻粲枰岳碣r服務。被告稱原告系北京邦業(yè)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員工,并提供了2017年1月1日北京邦業(yè)保險公估有限公司與被告簽訂的書面勞動合同復印件及2018年9月27日河北智聯(lián)易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唐某分公司出具的《社保繳納證明》,證明該公司受北京邦業(yè)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委托為劉某某繳納社會保險。但原告對該合同復印件不予認可。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陳述、書證、開庭筆錄等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勞動合同于2017年3月31日到期,合同到期后,原告仍以被告員工身份從事被告的業(yè)務,且被告為原告發(fā)放工資至2017年9月,故應認定2012年3月8日至2017年9月原告與被告存在勞動關系。被告辯稱原告與北京邦業(yè)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但僅提供了2017年1月1日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復印件,因該合同系復印件無法核定真實性,且原告亦不認可該合同,故對該證據(jù)不予采信。被告以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為由于2017年1月3日解除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并在社保進行了登記備案,但未能提供原告的辭職申請,且原告否認提出過辭職,該解除對原告不具有法律效力。2017年9月中旬,被告關閉原告工號和工作郵箱,導致原告不能工作及考勤,據(jù)此應認定被告解除原告的勞動關系,且無法定事由,故原告要求被告主張違法解除與勞動合同賠償金,理據(jù)充足,本院予以支持。因已認定被告系違法解除,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代通知金,依據(jù)不足,不予支持。原告主張雙方合同到期后,被告支付未簽訂合同雙倍工資及要求被告補發(fā)正式解除勞動合同前工資及社會保險,均因理據(jù)不足,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二條、第八十七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安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自判決生效后10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劉某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70197.12元(5849.76元×6個月×2)。
二、駁回原告劉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三、駁回被告安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0元,由被告安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訴訟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董峰
人民陪審員 孫福先
人民陪審員 袁林
書記員: 張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