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孟村回族自治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柳樹青,系孟村回族自治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被告:高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孟村回族自治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德明,河北銘鑒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高某某同居關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2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柳樹青、被告高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馬德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判決被告返還彩禮64000元;2、原、被告之子(劉某,5個月)由被告撫養(yǎng);3、本案的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及理由:
××××年××月份,原、被告認識后,按農(nóng)村傳統(tǒng)習俗在見面后即談結婚事宜,原告給了被告彩禮64000元(小定6000元,大定58000元)。2016年9月9日,原、被告按習俗舉辦了民間的結婚儀式,共同生活。同居后,于××××年××月××日生育一子,取名劉某。原、被告雙方經(jīng)常因家庭瑣事吵架,被告于2017年6月搬回娘家居住至今。原告及家人多次前住被告處勸說被告回家過曰子,被告拒絕與原告共同生活,并強行把幼子送回原告處,現(xiàn)孩子沒有母乳的喂養(yǎng),發(fā)育不良。為了維護原告及孩子的合法權益,特具狀起訴,望貴院支持原告訴求。
原告劉某某為支持其主張,提供以下證據(jù):1、出生醫(yī)學證明一份,用以證明劉某于××××年××月××日出生;2、證人李某書面證言一份,內容大致為:“因谷林劉某某與卜宅高某某定親下禮,經(jīng)卜宅李某過手小定6000.0元大定58000元,共計64000.元正。特此證明。證明人.李某,2017年8.17號。”
被告高某某辯稱,原告陳述大部分不屬實,實際情況是被告帶到原告處有餐桌、鞋柜、飲水機、電動車、被褥四床,還給原告父母買衣服共計花用22000元,孩子滿月花費7000元,給孩子買奶粉、擺桌共花費5500元,被告之所以離開原告共同生活的家,是被原告及原告母親逼迫離開,被告是被迫離家。原告從訂完婚就不認真上班,就開始消費彩禮錢64000元,原告每天只打游戲,被告在被趕走時,彩禮基本都花完了。原告要求被告撫養(yǎng)孩子,被告同意,但原告應按河北省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二十五支付撫養(yǎng)費。本案為解除同居關系之訴,原告在本案中存在絕對過錯,訴訟費由原告承擔。
被告高某某對原告劉某某提供證據(jù)的質證意見為:1、對出生醫(yī)學證明沒有異議;2、對李某的證人證言不認可,對被告收取原告彩禮64000元沒有意見。
原告劉某某對被告高某某辯稱的錢款花費等情況不認可,并表示同意按照農(nóng)民前三年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支付孩子的撫養(yǎng)費。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劉某某與被告高某某經(jīng)他人介紹相識,2016年9月9日舉行結婚儀式,××××年××月××日生育一子,取名劉某,現(xiàn)隨原告共同生活。2017年6、7月份,原、被告因瑣事發(fā)生爭執(zhí),被告離開原告住處。之前,原、被告以訂立婚約為前提,原告共給付被告彩禮款64000元。
本院認為,原、被告按當?shù)仫L俗,以訂立婚約為前提,原告給付被告彩禮款64000元,原、被告舉辦結婚儀式后,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雖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被告未違背當初意愿,且在此期間生育一子劉某,故本院酌定被告不予返還上述彩禮款。原告主張要求被告撫養(yǎng)孩子劉某,被告亦表示同意,故本院確認劉某隨被告共同生活,原告應按河北省農(nóng)、林、牧、漁業(yè)收入標準的20%向被告給付劉某的撫養(yǎng)費,直至劉某年滿十八周歲,即每月給付366元(21987元/12個月*20%),每年支付一次,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給付。原告享有對劉某的探望權。
原、被告其余主張,因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被告之子劉某隨被告共同生活,原告應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被告給付劉某當年的撫養(yǎng)費,每月為366元,原告享有對劉某的探望權;駁回原告要求被告返還彩禮64000元的訴訟請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八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被告之子劉某隨被告高某某共同生活,原告劉某某應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被告高某某給付劉某當年的撫養(yǎng)費,每月為366元,直至劉某年滿十八周歲,原告劉某某享有對劉某的探望權;
二、駁回原告劉某某要求被告高某某返還彩禮64000元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00元,由原告劉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楊茂琴
書記員: 程孟欣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