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劉某某上訴請求:1、請求撤銷原審判決,改判駁回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的訴訟請求。2、上訴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及理由如下:(一)原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上訴人不應成為本案追償權被告的訴訟主體。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劉海峰原系夫妻關系,但劉海峰在向案外人張昆借款及被上訴人李某擔保的事實,上訴人不知情,借款也未用于家庭生活支出,況且劉海峰借款的時間,是上訴人與劉海峰分居的時間,所以不能認定夫妻共同債務。(二)原審法院認定訴爭借款為夫妻共同債務證據不足,本案追償權被告訴訟主體應該是劉海峰。法院不能主觀的認定夫妻存續(xù)期間一方借款,就是夫妻共同債務。為此,上訴人在原審法院已提供證據證明當時上訴人與劉海峰分居,原審法院以存在利害關系不予采納是錯誤的,上訴人分居后確實是與姨姨于國榮共同生活。綜上所述,上訴人認為,原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嚴重損害了上訴人的合法利益,故依據《民事訴訟法》有關法律規(guī)定,提出上訴,請二審法院查明事實,撤銷原審判決,依法作出改判。被上訴人李某答辯稱,劉海峰借款時,其與上訴人的婚姻還在存續(xù)期間,應當??上訴人共同承擔剩余款項的賠付責任。被上訴人劉海峰未予答辯。一審原告李某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二被告立即返還欠款30000元并支付利息14400元(按月利率2%,自2013年1月22日起至實際給付支付止,至起訴之日暫計利息14400元);2、二被告承擔訴訟費用。事實及理由:2013年9月24日,被告劉海峰向案外人張昆借款50000元,原告為擔保人。2014年8月14日,張昆起訴了原告,經法院生效判決后,因被告劉海峰未能還款,張昆申請強制執(zhí)行,在執(zhí)行過程中原告承擔了保證責任替被告劉海峰償還30000元而結案。因該筆債務發(fā)生在二被告婚姻關系期間屬夫妻共同債務,故二被告應對此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原告特訴至法院。一審法院認為:擔保責任追償權是指為債務人提供擔保的第三人,在承擔了擔保責任后,享有的向債務人追償的權利??本案原告作為擔保人,通過本院強制執(zhí)行已向債權人(張昆)履行了清償責任,即取得對債務人(被告劉海峰)的償還請求權,即追償權,故被告劉海峰應承擔還款責任。被告劉某某雖辯稱,對被告劉海峰向張昆借款及原告對此款擔保并不知情,該筆借款時二被告已經分居,但并未提供任何有效證據加以證明,且該筆借款期間(2013年9月24日至11月24日)屬二被告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故該筆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被告劉某某應共同承擔還款責任。因原告主張二被告支付欠款利息(按月利率2%計算),并無相關事實及法律依據,故本院不予支持,可支持逾期利息自原告向本院起訴之日即2017年1月9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以本金30000元,按年利率6%計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二款(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劉海峰、劉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給付原告李某欠款30000元及利息(自2017年1月9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年利率6%計算)。案件受理費910元,由原告李某承擔334元、由被告劉海峰、劉某某承擔576元,公告費650元由被告劉海峰承擔。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主張?zhí)峤涣俗C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和交換。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采信并佐證入卷。對當事人有異議的證據,本院經審查認為,被上訴人提交證據在一審期間已經出示過,不屬新證據,本院不予采信。對上???人提交的證據真實合法,與案件有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采信。根據本院采信的證據,結合當事人陳述,確認案件事實如下:2013年9月24日被上訴人劉海峰向案外人張昆借款50000元,被上訴人李某為該筆借款提供擔保,約定2013年11月24日還款。此款到期未還,債權人訴至法院,原審法院(2014)向民商初字第229號民事判決判令被上訴人承擔保證責任,償還欠款及利息。案件執(zhí)行過程中,被上訴人李某給付張昆30000元,張昆自愿放棄余款及利息。另查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劉海峰于2011年11月11日登記結婚,于2014年3月6日協(xié)議離婚。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李某為劉海峰借款擔保并履行了保證責任,事實清楚,李某依法取得對原債務人劉海峰的追償權,原審法院依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確認案涉?zhèn)鶆諡樯显V人與劉海峰夫妻共同債務,判令上訴人與劉海峰共同償還欠款符合法律規(guī)??,并無不當。上訴人以其對劉海峰在婚姻存續(xù)期間所欠本案債務不知情以及該筆借款未用于家庭生活為由,主張涉案債務不是夫妻共同債務,于案件兩審期間并未提供充分、有效證據加以證實。根據《最高人民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上訴人的訴訟主張沒有事實根據,依法不能成立,上訴請求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及判決適當,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上訴人劉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李某、劉海峰追償權糾紛一案,不服佳木斯市向陽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803民初202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910元,由上訴人劉某某承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 軍
審判員 高明峰
審判員 孫應白
書記員:高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