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鄂州市人,住鄂州市鄂城區(qū)湖濱花園4棟1樓6號。居民身份證號:xxxx。
委托代理人:阮擁軍,湖北吳都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衛(wèi)某某。
上訴人劉某某為與被上訴人衛(wèi)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鄂城民初字第0036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6月10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李志伸擔任審判長,審判員繆冬琴、齊志剛組成的合議庭,于2015年7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劉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阮擁軍到庭參加了訴訟,被上訴人衛(wèi)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認定,2013年8月30日前,原、被告發(fā)生多筆借貸業(yè)務,截止2013年8月30日,原、被告對之前所有借款還款賬目進行結算,確定被告下欠原告借款60,000.00元。被告于當日向原告分別出具欠款40,000.00元及20,000.00元借條各一份,借條中約定還款期限為一年,未約定支付利息。嗣后,被告于2014年8月30日前分三次共償還原告人民幣19,000.00元,余款至今未付,故原告訴諸法院,要求被告立即償還借款60,000.00元,承擔利息3,140.00元(從2013年8月30日至2015年2月30日按銀行年貸款利率四倍24.6%計算,共計22,140.00元,扣除已付19,000.00元,實欠3,140.00元)。后期利息按銀行年貸款利率四倍24.6%計算至本金還清之日。
原審法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被告衛(wèi)某某從原告劉某某借款屬實,理應償還。原告劉某某要求被告衛(wèi)某某償還借款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原、被告借條中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視為不支付利息。被告未按照借條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應自逾期次日起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原告利息。原告認為被告償還的借款19,000.00元是支付其利息缺乏法律依據,且其要求被告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支付利息的請求亦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第一百零八條、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七)項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一、被告衛(wèi)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一次性償還原告劉某某借款本金41,000.00元,并承擔利息1,640.00元(自2014年8月31日起至2015年5月1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年利率6%計算),合計人民幣42,640.00元。二、駁回原告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原判認定事實屬實。另查明,被上訴人衛(wèi)某某于2013年11月24日書寫一份說明,內容是:“以前的息錢以還,下欠四個月的沒還(8、9、10、11),總共12000元”。二審期間上訴人劉某某陳述,鑒于被上訴人衛(wèi)某某于2014年分三次共償還19000元,上訴人劉某某同意該款先抵扣借款本金,對借款本金愿意按41000元從借款之日計息。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被上訴人衛(wèi)某某向上訴人劉某某出具60000元的借條中雖未約定利息,但被上訴人衛(wèi)某某于2013年11月24日書寫的一份說明中即是對利息支付的認可,證明雙方當事人存在約定利息的意思表示。被上訴人衛(wèi)某某于2014年分三次共計償還19000元,依據法律規(guī)定應當先扣息再沖抵本金,但在二審期間上訴人劉某某自愿將19000元全部沖抵本金,只按41000元的本金計算利息,該行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依法準許,但對超出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本院不予支持。合法的借款本息應該算至債務人付清時止,故對上訴人劉某某上訴提出雙方借款約定了利息且應算至被上訴人衛(wèi)某某付清借款時止的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鄂城民初字第00366號民事判決。
二、被上訴人衛(wèi)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一次性償還上訴人劉某某借款本金41000元,并承擔利息19065。50元(自2013年8月30日起至2015年7月22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自2015年7月23日后的利息亦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直至付清之日止。
三、駁回上訴人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一審訴訟費1380元,按一審判決執(zhí)行。二審訴訟費313元,由被上訴人衛(wèi)某某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李志伸 審判員 齊志剛 審判員 繆冬琴
書記員:郭玥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