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原阜城縣社區(qū)辦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桂英,退休教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戰(zhàn)勇,河北劉愛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葛紅某,教師。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葛紅某返還原物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桂英、吳戰(zhàn)勇,被告葛紅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搬離阜城縣翰林院小區(qū)7棟3單元102室。事實和理由:原告系被告原來的公公,被告于2007年11月13日與原告的兒子劉健登記結婚,2015年11月2日登記離婚并達成離婚協(xié)議,約定了被告搬離原告房屋的具體時間。訴爭樓房是原告全額購買,房產(chǎn)證上是原告的名字,被告離婚后不按離婚協(xié)議內容執(zhí)行,拒不搬離翰林院西區(qū)7棟3單元102號房屋。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劉某某系被告葛紅某的原公公。2009年9月12日原告與衡水康達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在阜城縣翰林院西區(qū)購買了7棟3單元102號室樓房一套,2011年1月11日原告一次性交清全部房款12.2307萬元,并辦理了阜字第4097號房屋所有權證。后由原告的兒子劉健與被告葛紅某在樓房中居住。2007年12月30日劉健與被告葛紅某登記結婚,2015年11月2日劉健與葛紅某登記離婚,離婚時雙方約定“葛紅某須在2016年4月底前從翰林院西區(qū)7號樓3單元102室搬離,搬家時須男方在場”。逾期被告一直在該房屋中居住,拒不搬離。
本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規(guī)定,“不動產(chǎn)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jīng)依法登記,發(fā)生效力;未經(jīng)登記,不發(fā)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爆F(xiàn)案涉房產(chǎn)翰林院西區(qū)7號樓3單元102室已登記在原告名下,原告取得該房產(chǎn)的所有權,被告繼續(xù)占用該房屋沒有法律依據(jù),原告行使物權權利,要求被告搬離房屋,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的兒子劉健與被告達成離婚協(xié)議,并在民政部門登記備案,內容均為雙方親自確認,應認定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離婚協(xié)議中對案涉房屋約定“葛紅某須在2016年4月底前從翰林院西區(qū)7號樓3單元102室搬離,搬家時須男方在場”。離婚后,案涉房屋一直由被告使用,被告主張對案涉房屋交過定金1萬元、交房款3.5萬元,房子屬于家庭共有財產(chǎn),原告不予認可,被告沒有提供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被告葛紅某應搬離原告劉某某所有的翰林院西區(qū)7號樓3單元102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葛紅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從翰林院西區(qū)7號樓3單元102室搬離,騰退給原告劉某某。
案件受理費100元,減半收取計50元,由被告葛紅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的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孫 靜
書記員:陸凱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