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某甲。
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某乙。
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
三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張遜,北京市翔鷹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
委托代理人:靳曲,河北敬民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上訴人劉某甲、劉某乙、張某與被上訴人劉某某離婚后財產(chǎn)糾紛一案,河北省固安縣人民法院于2013年11月11日作出(2013)固民初字第1285號民事判決。劉某甲、劉某乙、張某對該判決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一審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劉某甲于××××年××月××日登記結(jié)婚,婚后生有一子,名叫劉某丁。婚后二人一直同被告劉某甲的父親劉某乙、母親張某共同生活,一直未分家。2013年5月6日,原告劉某某起訴到本院,請求與被告劉某甲離婚。2013年6月6日,法院作出(2013)固民初字第912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劉某甲離婚,婚生子劉某丁由原告撫養(yǎng)。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未進行分割。該判決生效后,原告劉某某起訴到法院,以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未從家庭共同財產(chǎn)中分離出來,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未分割為由起訴到法院,要求對家庭共同財產(chǎn)、夫妻共同財產(chǎn)進行分割。
原、被告共同生活期間的家庭共同財產(chǎn)有:1、2008年原、被告四人將登記在劉某乙名下的宅基地上的舊房拆除后共同翻建的正房五間、西配房四間;2、在被告處于2010年12月21日共同購置的車牌號為冀R×××××的五菱榮光面包車一輛;3、在被告處的太陽能熱水器一個。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劉某甲夫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有:1、因與劉某乙、張某產(chǎn)生矛盾,劉某某與劉某甲于2012年春天在村東建的正房3間的院落一處;2、登記在劉某甲名下的宅基地一處及為建房購買的存放于村東院里的紅磚50000塊、沙子若干;3、在被告處的電冰箱一臺,雙人床一個,洗衣機一臺;4、在原告處的電動自行車一輛。
原告的個人財產(chǎn)有:1、在被告處的原告的陪嫁電風扇一臺;2、在原告處的黃金耳環(huán)、黃金針、白金耳環(huán)各一對。
另查明,原告與被告劉某甲結(jié)婚前在娘家有口糧地,原告與劉某甲結(jié)婚后沒有另分得口糧地和承包地。原、被告四人一直耕種被告原家庭成員的承包地及口糧地,耕種期間部分承包地被征用,2013年7月,三被告支取土地補償款147600元。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劉某甲結(jié)婚后,與被告劉某乙、張某共同居住生活,原、被告四人于2008年將登記在劉某乙名下的宅基地上的舊房拆除后共同翻建了正房五間、西配房四間,并共同居住使用,應(yīng)認定此正房五間、西配房四間為原、被告的家庭共同財產(chǎn),原、被告四人各享有四分之一的份額。被告稱此正房五間、西配房四間屬于被告劉某乙和張某夫妻所有,無充分證據(jù)證實,法院不予采信。原告在訴狀的敘述中認為上述正房五間、西配房四間價值10萬元,被告在庭審中也認為值10萬元,法院予以采信。因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劉某甲已經(jīng)離婚,婚生子劉某丁隨原告生活,原告和劉某丁沒有住所,法院依據(jù)照顧女方和孩子的原則,判令該正房五間、西配房四間的院落歸三被告所有,三被告給付原告共同財產(chǎn)折價款2.5萬元,經(jīng)濟幫助費10000元。
被告稱五菱榮光汽車雖然登記在劉某甲名下,但是被告劉某乙用自己的土地補償款出資購買的,應(yīng)屬于劉某乙和張某所有,但其提交的土地補償協(xié)議書與出資購買汽車無關(guān)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此汽車登記在被告劉某甲名下,原、被告共同使用、管理,應(yīng)認定為家庭共同財產(chǎn),原告享有四分之一的份額。原告認為該汽車價值3萬元,被告認為汽車價值2.5萬元,雙方差距不大,雙方均未申請評估作價,法院酌定汽車價格為2.8萬元。該汽車登記在被告劉某甲名下,共同生活期間也是劉某甲駕駛,故該五菱榮光汽車歸三被告所有更為適宜,三被告應(yīng)給付原告財產(chǎn)折價款7000元。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劉某甲于2012年春天在村東建的正房3間的院落一處是因與被告劉某乙、張某產(chǎn)生矛盾而建的,所以應(yīng)當認定為劉某某與劉某甲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因在庭審中劉某某與劉某甲均不主張該院落的所有權(quán),故本院認定劉某某與劉某甲均對該院落享有一半的所有權(quán)。《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農(nóng)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劉某乙名下已經(jīng)有一處宅基地,登記在劉某甲名下的宅基地應(yīng)當認定為原告與被告劉某甲共同生活所用,應(yīng)為二人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二人享有同等的使用權(quán)。如該宅基地被征用,二人享有同等份額的收益權(quán)。為建房而購買的紅磚50000塊、沙子若干亦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劉某某、劉某甲各享有一半的份額。電冰箱一臺、雙人床一個、電動自行車一輛、洗衣機一臺是原告與劉某甲共同使用,應(yīng)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均享有一半的份額。黃金耳環(huán)、黃金針、白金耳環(huán)雖是婚后購買,但日常由原告?zhèn)€人佩戴、使用,是原告的專用品,故應(yīng)歸原告所有。被告稱上述財產(chǎn)為家庭共有,無證據(jù)證實,法院不予采信。電風扇是原告結(jié)婚時的陪嫁,是其個人婚前財產(chǎn),應(yīng)歸原告?zhèn)€人所有。原、被告共同生活期間,原告雖然不是所種植土地的原承包成員,但與三被告共同使用管理該承包土地,共同獲得收益,故對該承包地被征用后所得的補償款,原告應(yīng)適當分得部分份額,三被告已支取土地補償款,法院酌定三被告給付原告土地補償款20000元。原告在娘家曾分得口糧地,在結(jié)婚后沒有再次分得口糧地,其要求三被告給付口糧地無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法院不予支持。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三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chǎn)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2條、第8條、第13條、第1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登記在劉某乙名下的宅基地上的正房五間、西配房四間、車牌號為冀R×××××的五菱榮光面包車一輛、太陽能熱水器一個歸三被告所有,三被告給付原告房產(chǎn)折價款25000元,汽車折價款7000元,經(jīng)濟幫助費10000元,以上共計42000元;二、位于村東的正房3間的院落一處、登記在劉某甲名下的宅基地一處歸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劉某甲共同所有,二人享有同等的使用權(quán)和收益權(quán);紅磚50000塊、沙子若干,原告劉某某、被告劉某甲各分得二分之一;電冰箱一臺、雙人床一個、洗衣機一臺歸被告劉某甲所有,電動自行車一輛歸原告所有;三、在被告處的原告的陪嫁電風扇一臺和在原告處的黃金耳環(huán)、黃金針、白金耳環(huán)各一對歸原告所有;四、三被告給付原告土地補償款20000元;五、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以上一、二、三、四、五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履行。案件受理費4320元,減半收取2160元,由原告負擔610元,三被告負擔1500元。
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1、劉某某與劉某甲結(jié)婚后,與劉某乙、張某共同居住生活,四人于2008年將登記在劉某乙名下的宅基地上的舊房拆除后共同翻建了正房五間、西配房四間,并共同居住使用,四人作為同一家庭的成員均對該房產(chǎn)的形成有貢獻,在沒有相反證據(jù)證實的情況下,應(yīng)認定此正房五間、西配房四間為四人的家庭共同財產(chǎn),四人各享有四分之一的份額。經(jīng)審查,一審法院的該項認定和判決并無不妥,應(yīng)予以維護。2、上訴人雖主張五菱榮光汽車是劉某乙用自己的土地補償款出資購買的,應(yīng)屬于劉某乙和張某所有,但其所提交的證據(jù)與出資購買汽車無關(guān)聯(lián)性,一審法院未予采信于法有據(jù)。3、經(jīng)審查,一審法院對于劉某某與劉某甲于2012年春天在村東建的正房3間的院落一處和登記在劉某甲名下的宅基地認定為劉某某與劉某甲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判決由劉某某與劉某甲二人享有同等的使用權(quán)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4、本案當事人共同生活期間,被上訴人雖然不是所種植土地的原承包成員,但與三上訴人共同使用管理該承包土地,共同獲得收益,對該承包地被征用后所得的補償款一審法院根據(jù)照顧婦女兒童權(quán)益的法律規(guī)定,酌定三上訴人給付被上訴人土地補償款20000元并無不妥。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320元,由上訴人劉某甲、劉某乙、張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丁宗發(fā) 審 判 員 柴秋芬 代理審判員 楊學軍
書記員:薛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