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河南中材環(huán)保有限公司職工。
委托代理人:賈紅偉,河南應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冀東發(fā)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唐山市豐潤區(qū)林蔭路東側。
法定代表人:張增光,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謝利華、張麗娜,該公司員工。
被告:唐某某石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唐山市路北區(qū)大慶道1號。
法定代表人:劉占良,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張利民、王建新,該公司員工。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冀東發(fā)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某某石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周業(yè)海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賈紅偉,被告冀東發(fā)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謝利華、張麗娜,被告唐某某石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利民、王建新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唐山水泥機械廠成立于1910年。2001年5月12日,唐山水泥機械廠正式組入冀東發(fā)展集團,成為冀東發(fā)展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同日,冀東發(fā)展集團任命原告為唐山水泥機械廠第一副廠長。2003年1月,水機作為主發(fā)起人設立了唐某某石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盾石機械成立后,冀東發(fā)展集團任命原告為盾石機械總經理。2005年9月1日,原告辭職。原告主張為被告冀東發(fā)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經被告冀東發(fā)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級單位渤海集團批準,確定給予原告享受年薪待遇,每年的年薪待遇由被告進行考核,渤海集團批準,被告僅支付原告2003年度一年的年薪,2004年的年薪14.8萬元是被告冀東發(fā)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副總經理王小華口頭通知的,但至今仍未發(fā)放。原告在訴狀中稱2002年度的應發(fā)年薪未通知原告,2005年度副總的年薪是21萬元,原告的應發(fā)年薪仍未通知原告,何時發(fā)放也不清楚,參照副總的年薪額,原告估算2002年、2005年兩年的欠薪共計約為50萬元。原告在庭審中稱2002年、2005年的年薪20多萬是王小華口頭通知原告的。原告稱之后多次找公司領導溝通,但遲遲未給付年薪。原告未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明原告在2002年、2004年、2005年應當享受年薪待遇的事實或者相關線索。2002年、2004年、2005年三年被告唐某某石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按月為原告發(fā)放了工資。原告稱其于2016年4月28日找到冀東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的李占軍,要求核實,并提交了有李占軍、張博儉、于九州簽字的“關于冀東集團欠我年薪的情況說明”的復印件。該說明中,原告稱“當年的年薪是由冀東進行考核,渤海集團批準的,2004年通知我的數額是14.8萬元,2002年和2005年的結果我不清楚,但是2005年我的副總是21萬元”。經查,李占軍已于2014年辭職,被告稱不認識張博儉。李占軍在該說明中注明“印象中屬實,請相關部門核實。”張博儉注明“我記憶中當時渤海研究過,上述情況屬實。具體執(zhí)行情況可進行核實。原渤海政工部張博儉?!庇诰胖菹导綎|發(fā)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其在說明中注明“請人力資源部核實”。原告稱其在2016年5月份才知道原告的考核結果為零,不給年薪了。原告還向本院提交了被告唐某某石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情況相關的多組證據,證明被告唐某某石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情況、二被告之間及二被告與渤海集團之間的關系、二被告相關人員的職務等內容。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陳述、情況說明、派出人員工資賬、原告名片、唐某某石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通訊錄、銷售部回款計劃表等證據可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在職期間被告唐某某石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為其按月發(fā)放了工資,原告現主張被告應當向其支付年薪,但被告對原告應當享受年薪待遇的主張不予認可,現原告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其在在2002年、2004年、2005年應當享受年薪待遇,且原告主張的2002年、2005年年薪待遇的數額系原告主觀猜測,2004年的年薪數額原告稱系王小華告知,并沒有其他證明予以證明。原告提交的情況說明為復印件,難以核實其真實性,且在復印件中有“李占軍”及“張博儉”字樣的簽字,雖然在情況說明中稱屬實,但其現并非被告公司在職人員,且并未出庭作證,對此證據的真實性本院不予認可。
原告于2005年9月1日離職,根據原告陳述,其在離職時知曉被告應當支付自己年薪的事實,且多次向被告催要,原告應當及時申請勞動仲裁,但自原告離職至原告起訴已過十多年,被告未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申請勞動仲裁,也未提供證據證明原告持續(xù)向被告催要年薪的事實,因此原告起訴超過仲裁時效,對原告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告既沒有證據證明其應當由被告為其發(fā)放年薪及年薪數額的事實,其訴請又超出仲裁時效,因此,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劉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劉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周業(yè)海
書記員:馬敬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