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1965年6月28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李莉芳,黑龍江利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劉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劉磊,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劉志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劉志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趙云晶,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干部。
委托代理人王艷,黑龍江利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準,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干部。
委托代理人王艷,黑龍江利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劉某某訴被告劉某、劉某、劉磊、劉志彤、劉志立、趙云晶、劉準所有權確認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5月2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6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莉芳、被告趙云晶、劉準委托代理人王艷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劉某、劉某、劉磊、劉志彤、劉志立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訴稱,原告于1995年以36000元價格從叔叔劉鳳亭處購買了位于雞東縣雞東鎮(zhèn)前進街十三委同一院內(nèi)的房屋兩處,面積分別為67.5平方米、48.88平方米,房屋所有權證號分別為002789號、07222號。房、款兩訖后,原告對兩處房屋進行裝修改造并在旁邊新建一處房屋(無產(chǎn)權證),用于居住及辦公。1995年6月16日,原告與劉鳳亭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同日劉鳳亭將兩房的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交付給原告,但未辦理房屋過戶登記。1998年1月,劉鳳亭因病去世,后原告亦到外地發(fā)展。原告返回雞東后,得知第三人王輝于2004年委托劉志建辦理了產(chǎn)權轉移登記,辦理轉移登記時出示了劉鳳亭在1996年的買賣協(xié)議,房款26000元已經(jīng)交給劉志建。隨后,王輝分別取得了04101號、04102號房屋所有權證,并占有原告房屋。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原告通過行政訴訟撤銷了案外人王輝的兩個產(chǎn)權登記和房照,并通過民事訴訟確認了原告與劉鳳亭生前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有效,王輝的合同不成立。現(xiàn)爭議房屋的物權恢復到由劉鳳亭的繼承人,即全體被告所享有的狀態(tài)。因訴爭房屋已經(jīng)動遷,原告要求被告繼續(xù)履行合同,將回遷的房屋及相關權利由原告享有。判決將原位于雞東鎮(zhèn)前進街十三委002789號、07222號兩戶房屋運遷所安置的回遷房屋藍天名苑14號樓4單元202室、302室兩處房屋及補償款88000元歸原告所有。
被告劉某、劉某、劉磊、劉志彤、劉志立未到庭、未答辯。
被告劉準辯稱,原告要求確認所有權的藍天名苑14號樓4單元202室、302室兩處房屋及補償款與原告無關,原告的請求沒有法律依據(jù),關于事實部分都是002789、07222號兩座房屋的,該房屋已經(jīng)滅失,原告要求履行合同已無意義,上述兩處老房屋所有權已經(jīng)明確,該房屋取得的安置房屋權屬應該歸劉鳳亭繼承人所有,與原告無關,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趙云晶辯稱,其不應該列為本案被告,因其不是劉鳳亭的法定繼承人。
經(jīng)審理查明,1994年,原告劉某某以36000元價格從其叔叔劉鳳亭處購買位于雞東縣雞東鎮(zhèn)前進街十三委同一院內(nèi)的兩座房屋,面積分別為48.88平方米和67.5平方米。原告對兩座房屋進行了裝修改造并在所購房兩側新建房屋一處共同用于居住和辦公。1995年6月16日,原告劉某某與劉鳳亭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劉鳳亭將兩本房屋所有權證(證號分別為07222號、002789號)及編號為雞國用(92)字第104458號國有土地使用證交付原告。雙方?jīng)]有辦理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1998年1月,劉鳳亭死亡。1999年初,原告去外地發(fā)展業(yè)務,將房屋委托給于川、于宏峰管理。
2000年10月9日,劉鳳亭、沙淑清夫婦之子劉志建以房屋所有權證07222號、002789號搬家丟失為由,于2001年5月8日補辦了07222號、002789號房屋所有權證。
2004年初,案外人王輝以26000元價格從沙淑清處將該兩座房屋買下,房款交給劉志建,雙方未簽訂協(xié)議。因劉鳳亭死亡,由劉志建一手經(jīng)辦房屋過戶手續(xù)。2004年11月17日,雞東縣人民政府給案外人王輝頒發(fā)了04101、04102號房屋所有權證,王輝占有使用該房屋。2009年4月,沙淑清死亡。2009年5月,劉志建死亡。2010年4月,原告劉某某回到雞東得知其所購買的兩座房屋已于2004年變更產(chǎn)權人為案外人王輝,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行政判決撤銷了雞東縣房產(chǎn)管理處為王輝辦理的04101號、04102號房屋產(chǎn)權登記行為,撤銷了雞東縣人民政府為王輝頒發(fā)的04101號、04102號房屋所有權證。
2013年1月9日,案外人王輝與開發(fā)部門就產(chǎn)權證號分別為07222號、002789號兩座房屋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同日,該兩座房屋被拆遷。現(xiàn)原告要求確認該兩座房屋拆遷后置換的雞東縣雞東鎮(zhèn)藍天名苑14號樓4單元202室、302室兩處房屋及補償款88000元歸其所有。
另查明,原告劉某某與劉鳳亭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經(jīng)本院(2012)雞東民初字第986號判決認定有效,案外人王輝與劉鳳亭簽訂的買賣合同依法不成立。
上述事實,有(2012)雞東民初字第986號民事判決書、(2014)雞民終字第4號民事判決書、(2011)雞行初字第1號、第2號行政判決書及原、被告當庭陳述在卷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告劉某某與劉鳳亭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已經(jīng)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確認有效,雙方依據(jù)有效的合同劉鳳亭交付房屋,原告劉某某對兩座房屋進行了裝修改造并在所購房兩側新建房屋一處共同用于居住和辦公。原告新建的房屋雖未辦理不動產(chǎn)權屬登記,但其依建造行為原始取得該房屋所有權。依據(jù)與劉鳳亭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繼受取得拆遷前的07222號、002789號兩座房屋所有權。上述房屋因開發(fā)現(xiàn)已被拆除,安置補償?shù)臈l件是返還被拆遷人雞東鎮(zhèn)藍天名苑14號樓4單元202室、302室住宅,原告雖未與雞東縣房屋征收辦公室簽訂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但其做為被拆遷人,對以其所有的被拆遷房屋置換建成后的藍天名苑14號樓4單元202室、302室住宅予以認可,原告與雞東縣房屋征收辦公室事實上已形成房屋拆遷安置補償關系。雖然案外人王輝與雞東縣房屋征收辦公室簽訂書面的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但雞東縣房屋征收辦公室并未在該協(xié)議上蓋章,該協(xié)議尚不具備法律效力。而且王輝與劉鳳亭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依法不成立,其并非被拆遷前的07222號、002789號房屋的所有權人。原告請求確認雞東鎮(zhèn)藍天名苑14號樓4單元202、303室住宅歸其所有的訴訟請求,具有法律及事實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請求確認拆遷安置補償款88000元歸其所有,因未提供有效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五條、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位于雞東縣雞東鎮(zhèn)藍天名苑14號樓4單元202室、302室兩處房屋歸原告劉某某所有;
二、駁回原告劉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000元(原告已預交),由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梁曉云
代理審判員 呂仙華
人民陪審員 劉洪清
書記員: 徐梓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