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虹口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韋崇,男,系上訴人劉某某的丈夫。
委托訴訟代理人:齊東明,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冠玨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閔行區(qū)。
法定代表人:許湘鋐,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阮志剛,上海瀚諾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劉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冠玨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玨公司)商標使用許某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2017)滬0112民初3291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韋崇、齊東明,被上訴人冠玨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阮志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上訴人劉某某上訴請求:依法撤銷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作出的(2017)滬0112民初32914號民事判決,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依法改判。事實與理由:一、冠玨公司用自己的名義和其投資的一人有限公司上海瑀玨貿(mào)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瑀玨公司)、冠鴻餐飲(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鴻公司)的名義與劉某某簽訂了關于加盟的系列合同,雙方之間形成的是特許經(jīng)營關系,且冠玨公司在雙方的往來函件中明確載明了“加盟”或“加盟業(yè)主”,故冠玨公司亦自認其從事的是特許經(jīng)營業(yè)務。雖然冠玨公司以瑀玨公司、冠鴻公司名義簽訂了特許加盟的部分合同,但該部分合同都是由冠玨公司實際履行的。冠玨公司與瑀玨公司、冠鴻公司法人混同,冠玨公司應對特許經(jīng)營中的違約行為承擔責任。此外,這一系列合同都是冠玨公司為了規(guī)避法律和責任而讓劉某某簽訂的格式合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規(guī)定,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一審法院按照字面名義所寫的商標使用關系來認定本案顯然是錯誤的。二、一審判決明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第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一審中己經(jīng)查明瑀玨公司和冠鴻公司均系一人有限公司,其一人股東均為冠玨公司。本案中,冠玨公司未能舉證證明瑀玨公司和冠鴻公司財產(chǎn)獨立于冠玨公司自己的財產(chǎn),相反劉某某則用大量證據(jù)證明了冠玨公司與瑀玨公司和冠鴻公司不僅財產(chǎn)混同,而且人事混同、業(yè)務混同、法定代表人混同、股東混同。故一審判決認定冠玨公司與瑀玨公司和冠鴻公司是獨立的,上述公司與劉某某簽訂的一系列合同也是獨立的,顯然是錯誤的。三、冠玨公司以瑀玨公司名義與劉某某簽訂的《幾分甜南京秦淮店設備購銷合同(匯總)》(以下簡稱《設備購銷合同(匯總)》)和《烘焙設備購銷合同》中均明確約定了烘焙設備為“新麥”品牌,而實際交付給劉某某的電烤箱卻是一個三無產(chǎn)品,且不能正常使用,顯然已經(jīng)構(gòu)成違約。如前所述理由,冠玨公司應對該違約行為承擔違約責任,向劉某某支付違約金。四、本案的涉案合同應包括冠玨公司以其自己的名義及以瑀玨公司、冠鴻公司的名義與劉某某簽訂的系列合同,該系列合同已于2017年1月25日解除,未再實際履行,冠玨公司應當向劉某某退還相應的商標使用費(即加盟費)和保證金。一審判決只認定以冠玨公司自己的名義簽訂的《商標許某合同》為本案涉案合同,顯然與案件事實不符,判決合同不予解除違反合同法和《商業(yè)特許經(jīng)營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五、該系列合同也因不可抗力未再實際履行,冠玨公司應當向劉某某退還相應的商標使用費(即加盟費)和保證金。涉案店鋪于2017年6月因南京市建設地鐵5號線而遭遇政府拆遷,該系列合同也因不可抗力未再實際履行。一審判決認為“該店鋪地址也可在秦淮區(qū)內(nèi)調(diào)整,合同仍可繼續(xù)履行”是錯誤的。這一認定無視雙方形成的特許加盟的事實,故意割裂認為只是冠玨公司許某劉某某使用商標,且無視自合同解除以來雙方均未再實際履行的事實,完全違背案件事實和相關證據(jù)。綜上,劉某某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判決不當,冠玨公司應向劉某某退還相應的商標使用費(即加盟費)和保證金,并支付違約金。故劉某某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本院判如所請。
被上訴人冠玨公司辯稱:一、就法律關系而言,本案是商標使用許某合同糾紛,雖然存在其他的合同,但與本案無關。劉某某錯誤地把加盟和特許經(jīng)營混同,把商標許某使用許某費和加盟費混同。二、就主體而言,根據(jù)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一人公司的混同是指一人公司股東的財產(chǎn)和公司財產(chǎn)混同,并不包括和一人公司的股東成立的其他公司的財產(chǎn)混同。所以一審判決是全面且正確的。三、本案是商標許某使用合同糾紛,與購銷合同無關,上訴人主張的違約行為與本案無關。四、關于解除合同,合同法第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是可以要求法院確認,并不是一定要走這個流程。而關于不可抗力,合同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都很明確,涉案合同授權(quán)地是秦淮區(qū),劉某某可以在秦淮區(qū)的其他地區(qū)進行調(diào)整。綜上所述,冠玨公司認為劉某某把幾個合同混為一談,把幾個相同或者近似的概念混在一起,將法律作了偏向于對自己有利的一種解釋。故冠玨公司請求本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劉某某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冠玨公司向劉某某退還支付的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94萬元(其中54萬元商標許某使用費、40萬元履約保證金)及資金占用利息(從2017年2月10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歸還之日止);2.判令冠玨公司向劉某某支付違約金50萬元。
一審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
2015年4月9日,商標使用許某人(甲方即冠玨公司)與商標使用被許某人(乙方即劉某某)簽訂涉案《商標許某合同》一份,主要約定如下:一、許某使用(一)圖案標識的許某使用范圍:1.藍海國際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海公司)擁有“幾分甜”之商標權(quán),藍海公司將有關“幾分甜”之商標權(quán)授權(quán)給甲方,并作商標許某合同備案,甲方為藍海公司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域代理商,現(xiàn)經(jīng)藍海公司同意,甲方有權(quán)許某乙方在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使用“幾分甜”之商標。2.乙方僅可在從事幾分甜烘焙工坊項目時使用該商標,不可用其它任何方式使用該商標。(二)許某使用期限若乙方于2016年10月31日前開滿2家?guī)追痔鸷姹旱?需正式營業(yè)),商標許某使用期限自2015年5月1日起至該第二家?guī)追痔鸷姹旱觊_滿五年為止。若乙方欲于許某使用期限屆滿后繼續(xù)合作,須在2019年10月31日前書面提出續(xù)約申請,并經(jīng)甲方書面確認是否同意繼續(xù)合作,續(xù)約許某的需另行訂立書面商標許某合同。(四)商標許某使用的區(qū)域、方式及限制1.僅限于乙方設立的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店鋪的實際經(jīng)營場所內(nèi)使用,乙方不得在許某使用的區(qū)域之外直接或間接使用或許某他人使用該商標。該店實際經(jīng)營場所以乙方提供的租賃合同或是房屋產(chǎn)權(quán)證明上所載的內(nèi)容為準,并作為本合同的附件。2.許某區(qū)域的范圍以雙方簽約時的行政區(qū)劃為準。3.商標許某使用權(quán)的性質(zhì):非獨占許某使用。若乙方未能在一年半內(nèi)開滿2家店,甲方有權(quán)進入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市場開立幾分甜門店。5.乙方在本區(qū)域內(nèi)設立的分店數(shù)量上限不超過2家。11.商標許某使用費及支付方式:11.1在本合同簽訂后3日內(nèi),乙方應一次性將保證金20萬元支付到甲方指定的賬戶。11.2在本合同簽訂后3日內(nèi),乙方應一次性將商標許某使用費54萬元支付到甲方指定賬戶(未稅)。11.4除非甲方書面同意或法律另有規(guī)定,否則該商標許某使用費一經(jīng)支付,乙方不得要求返還。11.5合同期滿或雙方正常解除合同后三個月內(nèi),保證金在乙方無違約情況下由甲方無息退還乙方;如乙方有拖欠款項(包括但不限于許某使用費、管理費、罰款、貨款、違約金等)時,甲方有權(quán)以保證金的全部或部分抵沖債務。四、限制與保留(三)乙方在其店內(nèi)使用公司商標,應按統(tǒng)一形象經(jīng)營店鋪,做到以下幾點:1.不得降低公司形象,損害公司商標的行為;2.不得為第三者模仿、拷貝、復制公司商標,未得甲方同意,乙方不可將上述注冊商標許某第三方使用;4.乙方使用商標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必須在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上標明自己的企業(yè)名稱和商品產(chǎn)地。涉案合同還對違約責任、糾紛解決方式等其他事項作了約定。另,在“九、特別約定事項”(五)(六)中分別約定“《商標許某合同》的合法、有效是甲、乙雙方履行后續(xù)《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服務合同》及《采購協(xié)議》的前提”“若一方違約行為致使《商標許某合同》被守約方解除的,守約方除有權(quán)按照《商標許某合同》追究違約方違約責任外,守約方有權(quán)以違約方違約為由解除《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服務合同》及《采購協(xié)議》并按照《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服務合同》及《采購協(xié)議》中有關違約責任的約定,追究違約方違約責任?!?br/> 同日,冠玨公司作為服務方(甲方)與劉某某作為被服務方(乙方)簽訂《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服務合同》一份,約定乙方從事餐飲服務,乙方?jīng)Q定在教育訓練與店員聘雇、經(jīng)營運作與管理、機具設備、裝潢與招牌等事項上與甲方協(xié)議由甲方提供相應的服務。雙方在該合同中對乙方商圈選擇與區(qū)域保障、甲方服務范圍、服務期間及收費、收銀監(jiān)管方式等方面的權(quán)利義務作了約定。其中,第二條“甲方服務范圍”(五)“經(jīng)營運作與管理”5“機具設備、裝潢與招牌”中的C約定“為維持良好的企業(yè)形象與規(guī)格統(tǒng)一,乙方營業(yè)地點內(nèi)部的機具設備,一律按甲方要求采購、設計、制作”;第三條“服務期間及收費”(一)“服務期間”約定“同甲乙雙方簽訂的商標許某合同約定期限一樣”;(二)“保證金”約定為“10萬元”;第九條“合同終止事項”(一)“合同的正常終止”中的8約定“甲方應在合同終止后三個月內(nèi)無息退還乙方所交的40萬元保證金(本條五、六七項的除外)”;第十一條“違約責任”(二)約定“甲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乙方有權(quán)解除合同,有權(quán)要求甲方退還商標許某費及保證金并要求甲方支付違約性賠償金50萬元:……4.甲方有其他嚴重損害乙方利益或聲譽的行為的”。
同日,案外單位冠鴻公司作為供購單位(甲方)與劉某某作為采貨單位(乙方)簽訂《商品采購合同》一份,主要對乙方設立的店鋪營運所需的原物料、設備等向甲方或甲方指定的第三方采購等方面的權(quán)利義務作了約定。其中,服務期間約定為與乙方和瑀玨公司簽訂的商標許某合同約定期限一致;保證金由乙方向甲方支付10萬元。
同年4月14日,冠玨公司出具收款憑證一份,確認已收到韋崇支付的履約保證金40萬元及商標許某使用費54萬元。
一審庭審中,劉某某、冠玨公司確認冠玨公司收到的履約保證金40萬元分別為上述《商標許某合同》中約定的20萬元、《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服務合同》中約定的10萬元、《商品采購合同》中約定的10萬元。
冠玨公司收款后,將其中的10萬元轉(zhuǎn)賬給冠鴻公司,冠鴻公司蓋章予以確認。
簽訂上述三份合同后,劉某某與案外單位瑀玨公司簽訂《設備購銷合同》(匯總)及《烘焙設備購銷合同》;韋崇與案外單位瑀玨公司又簽訂了與劉某某簽訂的內(nèi)容一致的《烘焙設備購銷合同》,約定由劉某某向瑀玨公司購買價值65萬余元的烘焙設備、烘焙器具、面包展示柜、門頭招牌等物品,其中《烘焙設備購銷合同》的標的247,000元,供應商“新麥”。
上述合同簽訂后,劉某某于同年10月在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開設了一家?guī)追痔鸷姹汗し唬讷k公司依涉案《商標許某合同》的約定,將“幾分甜”商標許某給劉某某使用。
在劉某某的幾分甜烘焙工坊經(jīng)營期間,冠玨公司認為其曾發(fā)現(xiàn)劉某某在店鋪中銷售非幾分甜的產(chǎn)品,未使用總部配送的物料等,為了維護冠玨公司的品牌形象,發(fā)函要求劉某某整改;冠玨公司又曾以“總管理部”的名義向“幾分甜加盟業(yè)主韋崇”催討拖欠的貨款。期間,劉某某使用的烤爐出現(xiàn)故障,曾由廠商進行過多次維修。2016年10月11日,冠玨公司曾給劉某某《南京秦淮店烤箱保固通知函》一份,主要內(nèi)容“關于秦淮店烤箱一事,由于在保固期里烤爐使用中電磁閥漏水等問題,造成加盟商的困擾,總部站在加盟商利益上,為了保證烤爐日后質(zhì)量穩(wěn)定性,經(jīng)雙方溝通協(xié)商同意把烤箱保固期延長到2017年10月1日(除人為以外)”。
2017年1月23日,劉某某至上海市閔行公證處申請保全證據(jù),在公證員的見證下,至郵局分別向冠玨公司、冠鴻公司、瑀玨公司寄送了《解除合同通知書》,以“我們購銷合同約定的是‘新麥’烤爐,而你們卻實際交付一個三無烤爐給我們,導致我們的烘焙店一直無法正常經(jīng)營。你們的違約行為致使我們無法實現(xiàn)合同目的”等為由,提出解除上述《商標許某合同》《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服務合同》《商品采購合同》《設備購銷合同》(匯總)及《烘焙設備購銷合同》,并要求退還54萬元商標許某使用費、40萬元保證金、10萬元預付款。
冠玨公司于2017年2月7日給劉某某《公司回函》,表示不接受劉某某的要求,請劉某某于同月20日至冠玨公司當面談,以期妥善解決劉某某所提的解約事宜。劉某某及韋崇于同月11日回函冠玨公司,表示不接受冠玨公司的意見,仍要求按《解除合同通知書》的意見辦理。
2017年3月,南京市有關部門對外公示,因建設地鐵5號線需征收房屋,并于同年4月通知劉某某,其開設的涉案店鋪也在征收范圍。劉某某便于同年6月與房東簽訂解除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事后,涉案幾分甜烘焙工坊停止經(jīng)營,涉案店鋪房屋被動拆遷。
一審法院另查明:冠鴻公司、瑀玨公司均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許湘鋐,股東均為冠玨公司。
一審庭審中,劉某某陳述劉某某、冠玨公司雙方形成了特許經(jīng)營關系,但冠玨公司予以否認,認為數(shù)份合同的主體并不相同,因冠玨公司除了商標授權(quán),還要履行經(jīng)營管理服務合同,故有義務對機器設備等事項進行服務。
2017年間,就上述合同,一審法院還受理了韋崇、劉某某作為共同原告起訴瑀玨公司和冠玨公司的買賣合同糾紛案;冠玨公司作為原告起訴劉某某作為被告的服務合同糾紛案;冠玨公司作為原告起訴劉某某作為被告的商標使用許某合同糾紛案。
一審法院認為,劉某某、冠玨公司簽訂的《商標許某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當屬有效,雙方當事人均應依約全面履行。
冠玨公司、冠鴻公司、瑀玨公司均系在我國依法登記注冊的法人組織,雖然股東有一定的關聯(lián),但不影響其法人人格的獨立性。本案系商標使用許某合同糾紛,雖然劉某某在舉證涉案合同《商標許某合同》的同時,又舉證了《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服務合同》《設備購銷合同》(匯總)《商品采購合同》等合同,因該些合同的簽約主體非完全相同,當事人就其他合同糾紛又在另案訴訟,故盡管系列合同所涉業(yè)務有一定聯(lián)系,但并不能因此否認每份合同的獨立性及相對性。
在涉案《商標許某合同》履約過程中,劉某某已依約支付約定的許某使用費和保證金,冠玨公司亦已將“幾分甜”商標許某給劉某某使用,且使用在雙方約定的劉某某經(jīng)營的幾分甜烘焙工坊店鋪中,雙方的涉案合同已按約履行,非法定或約定的事項,任何一方均不得擅自解除合同。冠玨公司將幾分甜商標許某給劉某某使用后,為維護商標之商譽,要求劉某某對店鋪內(nèi)不合規(guī)之商標使用行為予以整改,并協(xié)助處理設備保固問題,并無不當。劉某某就此主張雙方形成了特許經(jīng)營關系,于法無據(jù),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劉某某主張涉案的《商標許某合同》已解除,在本案中請求法院處理合同解除后的事項,但合同解除事宜并未得到冠玨公司的確認。劉某某發(fā)出的《解除合同通知書》,其解除合同的理由為其收到的是三無烤爐,本案證據(jù)證明烤爐并非涉案《商標許某合同》的標的,交付并非冠玨公司之合同義務,劉某某就烤爐的買賣合同糾紛又已另案訴訟,故劉某某以烤爐問題主張冠玨公司違約且已通知解除了涉案的《商標許某合同》,無合同和法律的依據(jù),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雖然劉某某使用冠玨公司許某之幾分甜商標開設的烘焙工坊店鋪因地鐵建設項目而拆遷,但店鋪的停業(yè)不必然導致合同之解除。冠玨公司許某劉某某在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使用涉案商標,且允許劉某某開設兩家店鋪使用該商標,即使劉某某僅開設一家店,該店鋪地址也可在秦淮區(qū)域內(nèi)調(diào)整,合同仍可繼續(xù)履行。涉案合同尚在有效期內(nèi),在冠玨公司無合同約定之根本違約行為的情形下,劉某某主張退還商標許某使用費及履行保證金,并要求冠玨公司支付違約金,于法無據(jù),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法院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劉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17,760元,由劉某某負擔。
二審中,劉某某提交了如下新證據(jù):1.(2017)滬0112民初23334號判決書,以證明劉某某在履行《商標許某合同》的過程中沒有違約;證據(jù)2.(2018)滬01民終9045號判決書,以證明冠玨公司向劉某某交付的烘焙設備不是《烘焙設備購銷合同》中約定的新麥品牌的烤箱。
冠玨公司對上述證據(jù)1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認可,但認為不能達到劉某某的證明目的,不能因為劉某某沒有違約行為就證明冠玨公司有違約行為;對上述證據(jù)2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lián)性均予以認可。
鑒于冠玨公司對劉某某在二審中提交的新證據(jù)的真實性均予以認可,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并將根據(jù)上述證據(jù)與本案的關聯(lián)程度及證明力酌情予以采納。
二審庭審中,劉某某就一審查明的事實提出如下異議:1.一審判決第6頁最后一行“其中,服務期間約定為與乙方和瑀玨貿(mào)易有限公司簽訂的商標許某合同約定期限一致;……”的表述有誤,應為乙方和冠玨公司簽訂的商標許某合同,而非和瑀玨公司簽訂。冠玨公司對劉某某的上述異議予以認可。鑒于劉某某與冠玨公司均認可《商標采購合同》中所指的商標許某使用合同系劉某某與冠玨公司簽訂的,故本院對一審判決中的上述表述予以糾正。2.一審判決第八頁第一行“原告使用的烤爐出現(xiàn)故障,曾有廠商進行過多次維修”的描述并非事實,維修人員是冠玨公司派來的,沒有證據(jù)證明冠玨公司派來的人是廠商的人員。經(jīng)查明,劉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中2016年4月5日及2016年4月13日的《烤爐維修確認單》明確載明“維修廠商確認簽字:肖榮偉”,且劉某某并未提供相反的證據(jù)證明肖榮偉非廠商人員,故對劉某某的相關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除本院予以糾正的事實外,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另查明,韋崇、劉某某曾以瑀玨公司交付給劉某某的電烤箱并非《設備購銷合同》(匯總)和《烘焙設備購銷合同》中約定的“新麥”品牌,構(gòu)成違約為由向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決冠玨公司、瑀玨公司退還貨款并支付三倍賠償金。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認為,就烤箱的品牌事宜可以認定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進行了變更,將實際經(jīng)營使用中的烤箱作為設備購銷合同的標的之一,故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7)滬0112民初34172號民事判決,駁回韋崇、劉某某的訴訟請求。韋崇、劉某某不服,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撤銷原審判決,并改判冠玨公司、瑀玨公司退還貨款。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8)滬01民終9045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審理中,本院曾對本案進行調(diào)解,但調(diào)解未果。
本院認為,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在于冠玨公司是否應當返還劉某某商標許某使用費、保證金并支付違約金。
劉某某認為本案的涉案合同應包括冠玨公司以其自己的名義及以瑀玨公司、冠鴻公司的名義與劉某某簽訂的系列合同,故其與冠玨公司之間形成的是特許經(jīng)營關系,而非商標許某使用關系。冠玨公司未按《設備購銷合同(匯總)》和《烘焙設備購銷合同》的約定交付“新麥”品牌電烤箱,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構(gòu)成違約。涉案合同已于2017年1月25日經(jīng)劉某某通知解除,且之后因不可抗力涉案合同也未實際履行,故冠玨公司應當支付違約金并向劉某某退還相應的商標使用費和保證金。本院認為,關于涉案合同的性質(zhì)問題,劉某某在本案中所主張的系列合同,包括《商標許某合同》《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服務合同》《商品采購合同》《設備購銷合同(匯總)》和《烘焙設備購銷合同》等,該些合同的簽訂主體并不完全相同,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合同項下的權(quán)利義務僅及于合同的當事人。雖然瑀玨公司、冠鴻公司的唯一股東均為冠玨公司,但瑀玨公司、冠鴻公司均系在我國依法登記注冊的法人組織,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作為獨立法人與他人簽訂的合同亦具有獨立性,故冠玨公司、瑀玨公司、冠鴻公司分別與劉某某簽訂的合同并不因為冠玨公司系瑀玨公司、冠鴻公司的唯一股東而影響各合同的獨立性,且當事人亦就上述合同糾紛另案提起過訴訟,因此,劉某某將上述多份合同作為一個整體來主張其與冠玨公司之間系特許經(jīng)營關系缺乏法律依據(jù),故對劉某某的該上訴意見,本院不予采納。關于劉某某認為冠玨公司未依約交付“新麥”品牌電烤箱,構(gòu)成違約;涉案合同已于2017年1月25日經(jīng)劉某某通知解除,且因不可抗力亦未再實際履行,冠玨公司應當向劉某某支付違約金、退還相應的商標使用費和保證金的上訴意見。本院認為,首先,如前所述,本案并非買賣合同糾紛,且冠玨公司亦非《設備購銷合同(匯總)》和《烘焙設備購銷合同》的簽訂主體,故交付“新麥”品牌電烤箱并非冠玨公司需履行的涉案合同義務。同時,韋崇、劉某某曾以瑀玨公司未交付“新麥”品牌電烤箱構(gòu)成違約為由向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提起過民事訴訟,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認定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變更了合同履行,以實際交付的電烤箱作為合同約定交付的標的物,判決駁回了韋崇、劉某某的訴訟請求,該判決亦經(jīng)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予以了維持。可見,劉某某以冠玨公司未交付“新麥”品牌電烤箱為由主張冠玨公司違約,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其次,劉某某雖向冠玨公司發(fā)出了解除合同通知,但冠玨公司并未同意,同時,劉某某并不具備享有約定解除權(quán)或法定解除權(quán)的條件,故該通知不發(fā)生合同解除的效力。最后,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雖然涉案店鋪于2017年6月因市政建設而被拆遷,但劉某某可在其授權(quán)的秦淮區(qū)內(nèi)另行尋找地址開設店鋪,以繼續(xù)履行合同。但本案中并無證據(jù)證明劉某某在涉案店鋪拆遷后,曾在秦淮區(qū)內(nèi)尋找過新店鋪地址而最終不可得,故涉案店鋪遭遇政府拆遷并非涉案合同不能履行之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屬于不可抗力。綜上,劉某某主張冠玨公司支付違約金、退還相應的商標使用費和保證金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故對劉某某的上述上訴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上訴人劉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7,760元,由上訴人劉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吳盈喆
書記員:楊??韡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