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qū)。
被告:武漢中商平價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荊州店,住所地荊州市荊沙路與江津路交匯處。
負責人:李方軍,該門店店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麗,該公司員工,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委托訴訟代理人:汪秉寰,湖北江浩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武漢中商平價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荊州店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2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汪顯群獨任審理,于2018年11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被告武漢中商平價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荊州店委托訴訟代理人徐麗、汪秉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退還原告所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貨款705.4元;2、請求判令被告賠償7054元;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8年5月22日在被告處購買了由武漢騰達茶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三峽劍毫2袋,單價69.7元,凈含量:150克,生產日期:2018年5月7日。白毫銀針4袋,生產日期:2018年1月4日,凈含量:150克,單價:69.7元。五峰芽毛尖8袋,凈含量200克,單價:35.9元,生產日期:xxxx年xx月xx日出生產的有6袋,xxxx年xx月xx日出生產的有2袋。上述系列茶葉包裝上標注的執(zhí)行標準均為:GBT14456.1-2008,質量等級:特級。原告也正是看到其特級的質量等級才作出購買決定。后來原告上網查詢GBT14456.1并無質量等級劃分,該產品存在虛假標注質量等級特級的違法情形,其生產廠家不僅沒有嚴格依照其執(zhí)行的標準進行生產,而且其虛假標注等級的行為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如果消費者去超市購買茶葉,同一執(zhí)行標準的茶葉一個沒有質量等級,一個標的特級,消費者肯定會優(yōu)先考慮購買標示特級的茶葉。《食品安全法》三十四條: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十三)款: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第七十一條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生產經營者對其提供的標簽、說明書的內容負責。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應當清楚、明顯,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事項應當顯著標注,容易辨識。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與其標簽、說明書的內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銷售?!额A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3.1應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并符合相應食品安全標準的規(guī)定。3.4應真實、準確,不得以虛假、夸大、使消費者誤解或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等方式介紹食品,也不得利用字號大小或者色差誤導消費者。很顯然,該涉案茶葉虛假標示質量等級特級的行為違反了上述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應當屬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銷售者應當建立并執(zhí)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的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被告作為大型連鎖專業(yè)賣場,應當知曉相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在進貨時應當嚴格履行進貨查驗義務,涉案茶葉包裝上注明采用的標準沒有質量等級劃分,而產品包裝上明確標注了質量等級特級與產品執(zhí)行標準內容不符,被告應依法對該產品予以拒收,但是其仍然將涉案產品進入賣場進行銷售,顯然被告未盡到進貨查驗義務,雖然產品違法行為在生產時就發(fā)生了,但原告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guī)定,要求被告先行賠付價款十倍的懲罰性賠償金,退貨退款并承擔訴訟費用。
被告武漢中商平價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荊州店辯稱:一、被告所售商品的生產企業(yè)依據國家推薦性標準“GBT14456.1”、“GBT14456.2”及企業(yè)標準進行產品生產;二、關于原告庭審中提出的被告所售商品標注的適用標準“GBT14456.1-2008”作廢問題,實際上,新推出的“GBT14456.1-2017”僅規(guī)定代替“GBT14456.1-2008”,“GBT14456.1-2008”并未作廢也不存在失效;三、本案所涉被告銷售商品同批次產品及同類別產品,經檢驗均符合國家強制標準要求,另樣品等級也標注為“特級”,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原告作為“職業(yè)打假者”,已知曉前述國家標準適用問題,無論商品標簽是否存在瑕疵,在涉案商品本身無食品安全問題的情況下,均不應支持原告的無理訴求。
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依法予以采信。被告在舉證期限內提交了檢驗報告,因與涉案產品不是同一批次,本院不予采信。本院認定案件事實如下:2018年5月22日,原告在被告武漢中商平價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荊州店購買了由武漢騰達茶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三峽劍毫2袋,單價69.7元,每袋凈含量:150克,生產日期:2018年5月7日;白毫銀針4袋,單價:69.7元,每袋凈含量:150克,生產日期:2018年1月4日;五峰芽毛尖8袋(其中6袋是xxxx年xx月xx日出生產的,2袋是xxxx年xx月xx日出生產的),單價:35.9元,每袋凈含量200克。上述茶葉總計705.4元,茶葉包裝上標注的執(zhí)行標準均為:GBT14456.1-2008,質量等級:特級。
本院認為,原告向被告購買茶葉,雙方當事人的買賣合同關系成立生效。本案爭議焦點為涉案茶葉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原告稱,涉案產品包裝上標注產品標準為GBT14456.1-2008,等級為特級,而GBT14456.1-2008沒有等級劃分,涉案產品的生產廠家未嚴格按照產品明示的執(zhí)行標準生產,并虛假標注質量等級,對消費者造成誤導,被告銷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茶葉,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被告認為,涉案產品雖標注產品標準為GBT14456.1-2008,但法律并未強制限定生產企業(yè)不得以適用其他有級別規(guī)定的國家標準或企業(yè)標準作為標準等級標注依據,同時參照第三方檢驗機構對質量等級的標注內容,于包裝上標注“特級”字樣。本院認為,GBT14456.1-2008沒有等級劃分,涉案產品包裝上的標注不真實,違反了《食品安全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第3.4條之規(guī)定“應真實、準確,不得以虛假、夸大、使消費者誤解或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等方式介紹食品,也不得利用字號大小或色差誤導消費者”。此外,被告提交的生產廠家出具的出廠檢驗報告依據的是GBT14456.2-2008,與涉案產品標注的產品標準不一致。被告提交的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檢驗報告檢驗的產品與涉案產品不是同一批次產品。被告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涉案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故本院認為涉案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guī)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者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痹嬉蟊桓嫱诉€貨款705.4元并支付懲罰性賠償款7054元,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認為,原告系“職業(yè)打假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之規(guī)定:“因食品、藥品質量問題發(fā)生糾紛,購買者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權利,生產者、銷售者以購買者明知食品、藥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仍然購買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本院對被告的抗辯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條、第七十一條、第一百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武漢中商平價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荊州店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退還原告劉某某商品價款705.4元;
二、原告劉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退還所購買的商品給武漢中商平價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荊州店。如不能退還,則應按原告所購買的商品價款折抵本判決第一項所應退還的購物款;
三、由被告武漢中商平價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荊州店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向原告劉某某支付商品價款十倍的賠償金7054元。
以上給付內容,逾期履行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辦理。
案件受理費25元,由被告武漢中商平價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荊州店負擔。
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汪顯群
書記員: 張抗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