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國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回族,住河南省鄭州市。
原告: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天津市。
原告:計紅英,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陜西省西安市。
原告:李煒,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四川省成都市。
原告:韓彥,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南京市。
原告:李春榮,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原告:姜靜,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連云港市。
原告:辛春夏,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蕪湖市。
原告:劉麗瑛,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原告:彭興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湛江市。
原告:張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興化市。
原告:黃少云,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江門市。
原告:黃耀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江門市。
原告:唐華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
十四名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智斌,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十四名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菲菲,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大智某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郭守敬路XXX號。
法定代表人:張志宏。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迪,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文君,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被告: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主要經營場所上海市黃浦區(qū)南京東路XXX號。
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朱建弟。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迅雷,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敏,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劉國慶等十四名原告訴被告上海大智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智某公司)、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立信所)證券虛假陳某責任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兩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國慶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人民幣84,146.09元(以下幣種同);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18,818.16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計紅英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15,738.08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李煒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25,786.47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韓彥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54,796.01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李春榮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20,726.36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姜靜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18,633.76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辛春夏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22,765.23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劉麗瑛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24,302.59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彭興華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27,604.76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張偉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11,403.19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黃少云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12,309.91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黃耀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11,887.06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唐華云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大智某公司賠償損失共計18,972.33元;2.立信所與大智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審理中,原告明確,第1項訴請的款項包含投資差額損失、傭金損失、印花稅損失、利息,其中傭金和印花稅各按投資差額損失的千分之一計算。此后,原告表示不再主張利息損失。事實和理由:大智某公司2013年年報虛增收入,受到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jiān)會)行政處罰。立信所作為該年報的審計機構也被中國證監(jiān)會處罰。原告基于對大智某公司的合理信賴購買并持有大智某股票,因而遭受損失。
被告大智某公司辯稱:大智某公司披露年報行為與原告交易損失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不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請求駁回原告全部訴請。
被告立信所辯稱:原告的損失與立信所的行為不存在因果關系,即使認定立信所承擔責任,也僅應為補充責任。
經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8)滬民終175號生效民事判決已對兩被告被行政處罰的事實、2015年至2016年期間證券市場的波動情況及大智某股票的股價變動情況等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另對原告交易大智某股票的情況予以查明,詳見本判決附表1。
本院認為,大智某公司于2014年2月28日實施了虛假陳某行為,并于2015年11月7日被揭露。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某引發(fā)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虛假陳某行為與原告的損失具有因果關系,故大智某公司應依法賠償原告的投資差額損失、傭金損失。其中,對于傭金損失,本院酌定以投資差額損失的萬分之三計算。立信所作為大智某公司2013年年報的審計機構,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間,大智某股票價格下跌,部分系證券市場系統(tǒng)風險因素所致,該部分損失不應屬于兩被告的賠償范圍。故本院對市場風險所致投資者權益減少部分酌情予以扣除,若投資者交易過程經歷了2015年6月至8月期間股市異常波動的,在其投資差額損失中扣除15%;若其同時經歷2016年初股市異常波動的,則應再行扣除15%,以扣除后的金額作為兩被告應賠償?shù)膿p失數(shù)額。至于原告主張的印花稅損失,鑒于2008年9月18日公布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征收方式的通知》規(guī)定,自2008年9月19日起,印花稅調整為單邊征收,即僅在投資者賣出股票時予以征收,投資者受虛假陳某影響而買入大智某股票時并未受有印花稅損失,故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七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某引發(fā)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大智某股份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分別賠償劉國慶等十四名原告投資差額損失(各原告的投資差額損失金額詳見本判決附表2);
二、被告上海大智某股份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按本判決第一項所規(guī)定金額的萬分之三計算,分別向劉國慶等十四名原告賠償傭金損失;
三、被告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被告上海大智某股份有限公司依本判決第一、二項所負的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四、駁回劉國慶等十四名原告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原告劉國慶的案件受理費1,921.71元,原告晉某某的案件受理費304.44元,原告計紅英的案件受理費227.76元,原告李煒的案件受理費477.9元,原告韓彥的案件受理費1,200元,原告李春榮的案件受理費351.94元,原告姜靜的案件受理費299.85元,原告辛春夏的案件受理費402.69元,原告劉麗瑛的案件受理費440.96元,原告彭興華的案件受理費523.16元,原告張偉的案件受理費119.86元,原告黃少云的案件受理費142.43元,原告黃耀和的案件受理費131.91元,原告唐華云的案件受理費224.93元,均由兩被告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盛宏觀
書記員:任靜遠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