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從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黑龍江省肇源縣。
委托代理人廖淑清(原告妻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黑龍江省肇源縣。
委托代理人馬海軍,肇源縣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工作者。
被告仲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黑龍江省肇源縣。
原告劉從有與仲某某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委托代理人廖淑清、馬海軍,被告仲某某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6年薄荷臺鄉(xiāng)哈拉海在老人秋子地塊給原告家補的口糧田為1.35畝,另外原告又于當年從地鄰劉長太手中承包了老人地塊9.45畝,共承包土地10.8畝。被告承包的耕地與原告承包的耕地相鄰,在原告耕地的南側。在2006年被告將其承包的耕地改為水稻田。被告又于2014年在其承包的稻田內養(yǎng)魚并種植雞頭米,2006年原告家10.8畝耕地種植的黃豆,由于被告家水稻田的水不斷向黃豆地滲透,鏟、趟等均無法進行,最后導致黃豆被浸死,8.1畝(分地面積)黃豆全部絕產(chǎn)。2007年,由于上一年被被告的稻田用水所侵害,原告低于市場價把8.1畝(合大畝5.4畝)以每大畝450元計2430元轉包給本村李鳳軍耕種。但因同樣受到被告水田用水的侵害,所種玉米嚴重減產(chǎn),秋季給付原告承包費時,只給付原告1500元,因此原告損失930元。2008年,原告被迫把地以更低的價格包給本村趙連奎,每大畝420元,計2268元,同樣因種植作物減產(chǎn),秋后趙連奎僅給付承包費1000元,原告損失1268元。2009年,原告把地包給本村村民謝淑清,每大畝400元,計2160元,同樣因種植作物減產(chǎn),只給付承包費1000元,原告損失1160元。從2009年之后由于被告導致的水害不能消除,早已沒有了耕種價值的8.1畝耕地被迫荒廢至今。2015年與上述8.1畝耕地相近的耕地每畝已達600元(每大畝900元)與8.1畝耕地相鄰的于海平家在2015年每公頃8500元(每畝567元,每大畝850元)向馬國海轉包的,與8.1畝地相距約200米的劉長東(原告的兒子)就是以每公頃9000元(每畝600元,每大畝900元)向王亞軍轉包的。
對于8.1畝耕地的損失:
2006年的損失按每大畝450元計算,應為2430元。2007年最低損失930元,2008年損失1268元,2009年損失1160元,合計5788元。2010年至2015年的損失按每年900×5.4=4860元的標準計算,6年:4860元×6=29160元。被告如不能停止侵害,也可按每大畝900×5.4=4860元的標準計算到第二輪土地承包結束的2027年12月30日:4860元×12=58320元。
自2014年開始由于被告將稻田改成漁池,導致原告剩余的耕地2.7畝(大畝為1.8畝)耕地也被侵害,無法耕種。對于另2.7畝(大畝為1.8畝)的損失為:
2014-2015年兩年:900元×1.8畝×2年=3240元;
2016-2027年的損失為:900元×1.8畝×12年=19440元。
2015年12月30日以前的損失共計38188元;
2016年1月1日-2027年12月30日的損失為77760元。
原告多次找被告協(xié)商,要求被告予以解決,但是被告不認可,故訴至人民法院,具體訴訟請求:1、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損失38188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辯稱:在被告承包前一直是稻田,被告沒有侵權,不同意賠償原告經(jīng)濟損失。
經(jīng)審理查明,2006年肇源縣薄荷臺鄉(xiāng)哈拉海村委會在哈拉海老人秋子地塊給原告家發(fā)包的口糧田為1.35畝,另外原告又于當年從地鄰劉長太手中轉包了9.45畝,共計10.8畝。被告承包的耕地與原告承包的耕地相鄰,在原告耕地的南側。2007年春,原告將該地塊中的8.1畝以每畝300元的價格(計2430元)轉包給本村村民趙連奎耕種,但由于與被告耕種的水田相鄰,導致大部分耕地未種上,年末只給付原告800元轉包費,少給原告1630元。
本院認為,不動產(chǎn)權利人因用水、排水等利用相鄰不動產(chǎn)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chǎn)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本案中,2007年由于被告種植水稻,給相鄰原告地塊的實際耕種者趙連奎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直接導致原告少收入1630元的土地轉包費,該項損失應由被告賠償。關于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因未提供證據(jù)或者所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故本院不予支持。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八十四條、第九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7)被告仲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立即給付原告劉從有賠償款1630元;
二、駁回原告劉從有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元,減半收取元,由原告負擔元,由被告負擔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邵興波
書記員: 王奕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