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嘉定區(qū)。
原告:尼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藏族,住上海市嘉定區(qū)。
原告:柳霞,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藏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曰誼,上海市新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藏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原告劉某某、尼某、柳霞與被告劉某某排除妨害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1月1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2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尼某、柳霞及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曰誼,被告劉某某到庭參加訴訟。經當事人申請,本院給與調解期限一個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尼某、柳霞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騰清并遷離上海市長寧區(qū)虹橋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2.被告自2019年8月起支付房屋使用費至實際騰清、遷離之日止(計算標準為每月4,500元);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三原告系上海市長寧區(qū)虹橋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涉訟房屋)共有產權人。被告系原告劉某某養(yǎng)子。2019年2月,原告與被告法定繼承、分家析產糾紛一案,長寧法院經審理作出(2019)滬0105民初3795號民事判決,涉訟房屋由三原告繼承,原告向被告支付折價款400,000元。判決生效后,原告通過執(zhí)行向被告支付了折價款,現(xiàn)涉訟房屋已登記至三原告名下。被告仍占有使用該房屋,故涉訟。
被告劉某某辯稱,被告沒有地方住,也沒有錢,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案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于雙方無異議的證據,產權證、(2019)滬0105民初3795號民事判決書、證明書、代管款收據、催告函及當事人陳述,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9年2月,三原告向被告提起法定繼承、分家析產之訴,本院于2019年4月11日作出(2019)滬0105民初3795號民事判決,判決查明,原告劉某某與被繼承人孟熱吉滿系夫妻關系,婚后生育原告尼某、柳霞兩個女兒,并于1976年收養(yǎng)被告劉某某為養(yǎng)子,除此三名子女外,無其他非婚生、領養(yǎng)子女。被繼承人孟熱吉滿于2017年8月25日過世,生前未立遺囑。涉訟房屋原系原告劉某某婚后單位分配的公房,后于2000年作為售后購房購買,登記在原告劉某某和被繼承人孟熱吉滿名下。判決確定涉訟房屋產權歸原告劉某某、尼某、柳霞共有,其中原告劉某某所有及繼承所有68%份額,原告尼某繼承所有16%份額,原告柳霞繼承所有16%份額,被告劉某某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有配合原告劉某某、尼某、柳霞辦理產權過戶手續(xù)的義務;原告劉某某、尼某、柳霞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劉某某折價款400,000元。判決后雙方均未上訴,該判決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效。
2019年7月3日,涉訟房屋產權登記至三原告名下按份共有,其中由原告劉某某享有68%產權份額,原告尼某享有16%產權份額,原告柳霞享有16%產權份額。
2019年7月9日,原告尼某向本院繳納代管款400,000元。
2019年7月10日,三原告向被告發(fā)送催告函,要求被告在2019年8月1日前騰清并遷離涉訟房屋,若未騰清并遷離的,原告將訴至法院,主張房屋使用費等。被告于次日簽收。
后三原告提起本案訴訟。
審理中,被告確認已收到長寧法院執(zhí)行局通知,但因被告對前案不認可,故沒有前往領取折價款。
三原告陳述,經三原告了解,涉訟房屋市場月租金最低5,000元,考慮到原、被告的關系,三原告主張每月4,500元。被告陳述,對月租金市場價格不清楚。經當事人同意,本院向上海中原物業(yè)顧問有限公司對涉訟房屋的2019年8月至12月的租賃價格進行詢價,詢價結果為涉訟房屋2019年8月至12月市場租賃價格為每月5,500元。
本院認為,根據生效判決的認定,涉訟房屋歸屬三原告所有,由三原告向被告支付折價款?,F(xiàn)三原告已按照生效判決的要求支付了折價款,被告拒絕領取,應當認為三原告已履行完畢。被告繼續(xù)占有使用涉訟房屋缺乏法律依據,對三原告的物權構成妨害。三原告要求被告騰清并搬離涉訟房屋,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使用費,原告主張的標準未超過市場租賃價格,主張的起算時間在生效判決確定的期限基礎上也給與被告合理的搬離期間,故對該項訴請,本院亦予以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劉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騰清并搬離上海市長寧區(qū)虹橋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
二、被告劉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按照每月4,500元的標準向原告劉某某、尼某、柳霞支付上址房屋自2019年8月1日起至實際騰清并搬離房屋之日止的房屋使用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0元,減半收取計40元,由被告劉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沁
書記員:盧思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