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陽市人民檢察院
刑事抗訴書
耒檢公訴訴刑抗〔2020〕4號
耒陽市人民法院以(2020)湘0481刑初151號刑事判決書對被告單位湖南**發(fā)展有限公司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對被告人賴某某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本院依法審查后認為該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量刑畸輕,理由如下:
一、一審刑事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1.耒陽市人民法院以被告單位湖南**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已將工程發(fā)包給徐某某、羅某甲、羅某乙三人,應當由徐某某、羅某甲、羅某乙三人支付工資給其聘請的民工,被告單位***公司不承擔支付民工工資的責任,對被告單位***公司拒不支付民工資279520元的犯罪事實沒有認定。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關(guān)于加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查處銜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人社部發(fā)[2014]100號)第一條第(三)項:企業(yè)將工程或業(yè)務分包、轉(zhuǎn)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或個人,該單位或個人違法招用勞動者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向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企業(yè)下達期限整改指令書或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該企業(yè)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對于該企業(yè)有充足證明已向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或個人支付了勞動勞動者報酬,該單位或個人仍未向勞動者支付的,應向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或個人下達限期整改指令書或行政處罰決定書,并要求企業(yè)監(jiān)督該單位或個人向勞動者發(fā)放到位。
3.根據(jù)通知規(guī)定,***公司將工程發(fā)包給羅某乙、羅某甲、徐某某三人,而該羅某乙、羅某甲、徐某某三人為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作為發(fā)包方的***公司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即應當由該公司支付民工資。耒陽市人力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jiān)察大隊于2019年1月23日,向***公司下達了限期改正指令書,該公司仍不配合,拒不支付民工工資,故應當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追究***公司的刑事責任。
二、一審刑事判決量刑畸輕
以轉(zhuǎn)移財產(chǎn)、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shù)額較大經(jīng)政府有關(guān)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期徒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guī)定處罰。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二)項規(guī)定:拒不支付10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shù)額達3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為數(shù)額較大。本案中,***公司拒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達457853元,提起公訴訴前僅支付了陳某某、李某、梁某某三人工資178333元,尚有羅某、朱某某、劉某某等17名民工279520元沒有支付。一審刑事判決對被告單位及被告人的量刑畸輕。
綜上所述:一審刑事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量刑畸輕。為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特提出抗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湖南省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湖南省耒陽市人民檢察院
2020年8月6日
附件:被告人賴某某現(xiàn)羈押于耒陽市看守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