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灞橋區(qū)人民檢察院
刑事抗訴書
灞檢公訴訴刑抗〔2019〕1號
西安市灞橋區(qū)人民法院以(2019)陜0111刑初309號判決書對被告人孫某某、汪某某、蘇某某涉嫌詐騙一案判決:一、被告人孫某某、汪某某無罪;二、被告人蘇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又六個月,并處罰金70000元。本院依法審查后認為:一、該判決判處被告人孫某某、汪某某無罪,確有錯誤;二、判處蘇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又六個月,量刑畸重,確有錯誤。理由如下:
判決書對該案起訴書所指控被告人孫某某虛構需要繳納土地儲備金的事實,認為“被告人、被害人及證人所述有關土地儲備金的情節(jié),與相關協(xié)議書等不一致,不予認定”認定事實錯誤。
根據(jù)2016年5月20日孫某某與王某某所鑒定《協(xié)議書》及2016年9月10日所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王某某應給孫某某支付辦事費用共計500萬元,先期支付300萬元辦事費,事情辦成后再支付200萬元。同時王某某需要向孫某某支付共計468萬元土地儲備金,王某某向孫某某支付268萬元,剩余200元由孫某某暫時墊付。后王某某共依據(jù)協(xié)議給孫某某轉款568萬元(包括辦事費用300萬元,土地儲備款268萬元)。該兩份書證結合被告人孫某某供述、被害人王某某陳述、證人邵某某的證言以及銀行轉賬記錄,孫某某虛構事實向王某某索取268萬“土地儲備金”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1、該工程項目根本不可能得到政府的批準,政府相關部門不可能收取該項目的土地儲備金;2、即便該項目需要繳納土地儲備金,也是在辦理了相關手續(xù)后,由王某某公司直接向政府相關部門繳納;3、該項目根本沒有繳納的土地儲備金的可能性的情況下,孫某某竟然還欺騙王某某要幫王某某墊付儲備金不足部分200萬元,但自己實際一分錢沒出。本案被告人孫某某虛構土地儲備金詐騙王某某的犯罪事實,有協(xié)議書、轉賬憑證、各涉案人員的言詞證據(jù)可以證明。孫某某謊稱幫王某某繳納土地儲備金并謊稱幫王某某墊付200萬,騙取王某某268萬,自己不但一分錢沒有幫王某某墊付,還私自截留了幫王某某跑手續(xù)的辦事費用中的107.6萬元,非法占有目的明確,存在詐騙的主觀動機和客觀行為。
綜上,本案土地儲備金的情節(jié)應當予以認定,并應認定作為孫某某虛構事實的犯罪手段之一。
判決書認為:無證據(jù)證明被告人孫某某、汪某某和蘇某某有共謀,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孫某某、汪某某有虛構事實騙取被害人財物的故意,西安市灞橋區(qū)人民檢察指控孫某某、汪某某犯詐騙罪的證據(jù)不足,判決孫某某、汪某某無罪。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
首先、被告人孫某某詐騙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依法判處。
該案中孫某某虛構繳納土地儲備金的事實,對被害人實施詐騙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依法予以認定,具體理由前面已經(jīng)論述,不再重復。
該案中孫某某向被害人王某某多次虛假承諾能夠辦成物流中心的相關手續(xù),或者做到在施工中不被執(zhí)法部門擋停,并先后收取王某某300萬元辦事費及268萬元土地儲備金。也是其隱瞞真相,騙取被害人財物的犯罪事實的情節(jié)。
本案客觀事實是孫某某根本沒有辦成審批手續(xù)的能力,但謊稱自己可以辦成,并收取被害人辦事費用300萬元。后孫某某瞞著被害人王某某在私自截留107.6萬元辦事費用后,找到被告人汪某某,并請求汪某某幫物流中心辦理相關手續(xù)。被害人王某某對孫某某實際是找汪某某辦事,并非法將107.6萬元據(jù)為己有的事實毫不知情。后來因該項目無法順利進展,孫某某才將是由汪某某實際在辦這件事情的真相告訴了王某某,汪某某亦給王某某寫下了如果辦不成退款的承諾書。
被害人王某某由朋友邵某某的介紹認識了孫某某,王某某基于對邵某某、孫某某的信任,才與孫某某簽訂了協(xié)議書。但孫某某本人明知道自己本人根本沒有能力辦成此事,還瞞著王某某大包大攬,在收取王某某轉來的300萬元后,自己沒有任何的努力和行動,反而在私自占有107.6萬后,將該事項找汪某某辦理。王某某與汪某某素無往來,王某某如果知道此事實際由汪某某辦理,不可能與汪某某簽訂協(xié)議書,并支付巨額辦事費。
綜上所述,被告人孫某某詐騙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數(shù)額特別巨大,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次、被告人汪某某詐騙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依法判處。
依據(jù)查明的事實,被告人汪某某在收到孫某某轉來的460.5萬元后,將200余萬元用于個人歸還借款、購買車輛、消費等,有書證、證人證言、被告人汪某某供述等證據(jù)在卷。汪某某接受孫某某委托辦理物流項目土地手續(xù),但其將大部分資金揮霍,非法占為己有,其本人根本沒有能力辦到物流項目能順利開工,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最后,判決書認為無證據(jù)證明被告人孫某某、汪某某和蘇某某有共謀,認定事實錯誤。
本案中孫某某為了達到詐騙王某某107.5萬的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系該案的始作俑者。其在達到自己的非法目的后,將該事項交由汪某某在辦理,未經(jīng)王某某同意,又將406.5萬元轉給汪某某,使得資金失去管控,并對王某某的資金被騙持放任的主觀心態(tài)。其目的就是用汪某某在來掩蓋自己騙取王某某107.5萬的犯罪行為。
被告人汪某某收到406.5萬元后,將200余萬揮霍,在事情辦不成的情況下,交給蘇某某辦理。亦是通過再次找人背書,從而來掩蓋非法占有的行為。蘇某某亦將該事項無法辦成,于是虛假指揮開工,孫某某、汪某某亦心知肚明,在開工連續(xù)被執(zhí)法局擋停工程的情況下,基于各自的目的,心照不宣,默契配合,最終導致被害人王某某損失慘重。其三人雖未共謀,但對王某某被騙均有主觀動機和故意。
判決書認定蘇某某詐騙數(shù)額巨大,判處蘇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又六個月,并向物流中心有限公司退賠350000元。量刑畸重,應當依法改判。
首先,判決書中未對蘇某某的具體詐騙數(shù)額予以認定,就以詐騙數(shù)額巨大,判處蘇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又六個月。適用法律確有錯誤。
其次,根據(jù)判處書第三項,判決蘇某某向物流中心有限公司退賠350000元,認定事實及法律適用確有錯誤。蘇某某本人供述僅收取汪某某10萬元消費卡及5萬元現(xiàn)金,汪某某稱給蘇某某了200余萬現(xiàn)金,汪某某司機李某某證言稱幫汪某某給蘇某某了20萬現(xiàn)金。以上證據(jù)均系言詞證據(jù),沒有客觀證據(jù)佐證,以上言詞證據(jù)相互矛盾。應當以蘇某某詐騙15萬元認定。故退賠金額應為15萬元。
綜上,判決書認定蘇某某詐騙,應為數(shù)額巨大,詐騙數(shù)額15萬元。對其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又六個月,量刑畸重,應于改判。
綜上所述:一、該判決判處被告人孫某某、汪某某無罪,確有錯誤;二、判處蘇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又六個月,量刑畸重,確有錯誤,應于改判。為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特提出抗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西安市灞橋區(qū)人民法院
西安市灞橋區(qū)人民檢察院
2019年12月5日??
附:
1.被告人蘇某某現(xiàn)羈押于安康醫(yī)院,孫某某、汪某某取保候審。
2.其他有關材料。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