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審原告刁麗娟,身份證號碼:×××,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木蘭縣。
委托代理人范俊杰,黑龍江孫鳳英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原告刁某某,身份證號碼:×××,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木蘭縣。
委托代理人刁麗娟(系刁某某姐姐),女,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木蘭縣。
原審被告刁某,身份證號碼:×××,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哈爾濱市道外區(qū)。
原審被告李某喜,身份證號碼:×××,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木蘭縣。
委托代理人李玉欣,女,木蘭縣維民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住木蘭縣。
原審被告周建華,身份證號碼:×××,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木蘭縣。
委托代理人李玉欣,女,木蘭縣維民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住木蘭縣。
原審原告刁麗娟、刁某某與原審被告刁某、李某喜、周建華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10月12日作出(2013)木民初字第800號民事判決,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2014年2月20日,原審原告刁麗娟、刁某某向本院申請再審。經(jīng)審查該申請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再審條件,本院于2014年4月14日作出(2014)木民申字第4號民事裁定,裁定對本案進行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6月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審原告刁麗娟及其委托代理人范俊杰、原審原告刁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刁麗娟、原審被告李某喜、周建華的委托代理人李玉欣到庭參加了訴訟。原審被告刁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再審查明,1982年原審被告刁某應征入伍參軍。1983年第一輪土地承包時,刁清文一家人共分得4口人耕地19.4畝,其中包括刁清文、刁清文妻子、刁路、張洪蘭的土地。1998年二輪土地承包時,東安村順延土地承包合同,此19.4畝土地順延至刁麗娟、刁某某、刁路、張洪蘭(刁路妻子)名下。地塊名稱和面積為:大長壟地6.7畝、大壕里地7.4畝、北山地5.3畝。刁某戶口已遷出,在東安村并未分得土地。刁清文、刁清文妻子相繼去世。刁路家因外出打工,土地由他人耕種。原審被告刁某于2005年9月回到東安村將該土地要回,擅自將大長壟地轉包給原審被告李某喜,收取轉包費人民幣5700.00元,合同中寫明6.6畝,實際面積6.7畝,將大壕里地轉包給原審被告周建華,收取轉包費人民幣4600.00元,合同寫明6.4畝,實際面積7.4畝。約定轉包地的糧補等優(yōu)惠政策和國家收取的費用由李某喜、周建華享受和支付,轉包期限為2006年至2027年。被告李某喜承包后,將6.7畝旱田改為水田,支付推地打井費用人民幣5200.00元和人民幣1800.00元。承包后,李某喜領取了刁路名下的直補款存折,并領取刁路名下19.4畝土地2006年至2013年直補款人民幣8997.00元,其中李某喜付給周建華直補款人民幣1300.00元,李某喜自己實得直補款人民幣7697.00元。原審被告李某喜、周建華關于各交納土地攤派款人民幣1200.00元的主張,無證據(jù)證實,原審原告不認可并在再審時提供了相反證據(jù),故對原審被告李某喜、周建華的此項主張不予確認。張洪蘭已去世,刁路又下落不明。刁路之女原審原告刁麗娟、刁某某訴至本院,請求人民法院判決原審被告停止侵權,確認原審被告刁某與原審被告李某喜、周建華于2005年所簽訂的土地轉包合同無效,返還原審原告14.1畝土地的承包經(jīng)營權;由原審被告返還原審原告2005年至2013年領取的直補款;由原審被告承擔訴訟費用。
本院認為,因刁路下落不明,其妻子張洪蘭去逝,其女兒刁麗娟、刁某某亦是承包經(jīng)營權人,二人作為訴訟主體適格。本案中爭議地被原審被告刁某擅自轉包給原審被告李某喜、周建華,由于刁某對爭議地并不享有經(jīng)營權,故刁某與李某喜、周建華所簽訂的土地轉包合同無效。原審原告刁麗娟、刁某某作為承包經(jīng)營權人要求原審被告返還土地,應予支持。原審被告李某喜、周建華理應將轉包土地返還給原審原告刁麗娟、刁某某。原審被告李某喜、周建華現(xiàn)已耕種土地9年,刁某應將剩余年限土地轉包費返還給李某喜和周建華,并承擔相應利息,按月利率6.825‰計算。具體為刁某返還給李某喜剩余年限土地轉包費人民幣3368.18元{5700.00元-(5700.00元÷22年×9年)}、利息2413.72元(3368.18元×6.825‰×105個月),返還周建華剩余年限土地轉包費人民幣2718.18元{4600.00元-(4600.00元÷22年×9年)}、利息1947.92元(2718.18元×6.825‰×105個月)。原審被告刁某應將收取的李某喜、周建華已耕種9年土地轉包費交付給原審原告刁麗娟、刁某某。對原審被告李某喜旱改水的投入,原審原告刁麗娟、刁某某作為受益人應當給付李某喜。原審被告李某喜、周建華領取刁路名下2006年至2013年直補款人民幣8997.00元,原審原告刁麗娟、刁某某要求返還,應予支持。原審被告李某喜應返還給原審原告刁麗娟、刁某某直補款人民幣7697.00元,原審被告周建華應返還給原審原告刁麗娟、刁某某直補款人民幣1300.00元。本院原審判決對直補款問題處理不當,現(xiàn)再審給予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第九條、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經(jīng)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馬志
審判員 于春霞
審判員 邵士江
書記員: 楊冰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