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湯某某。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冷志學。
委托代理人黃勇華,湖北正堂律師事務(wù)所律師。代理權(quán)限:一般代理。
上訴人湯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冷志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孝昌縣人民法院(2013)鄂孝昌民初字第00660號民事判決,于2014年6月24日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4年7月1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7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湯某某,被上訴人冷志學及其委托代理人黃勇華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審法院查明,2002年10月30日,冷志學承包鳳新村鳳凰山種植樹木,承包期為20年。2011年,湯某某與冷志學達成協(xié)議在冷志學承包的林場取土,毀林取土24畝價值120000元。2011年12月18日,冷志學與湯某某結(jié)算,湯某某共給付冷志學87500元,還欠32500元未付。為此,湯某某給冷志學出具欠條一份。欠條載明:“今欠到冷志學山場取土款三萬貳仟伍佰元整。¥32500.00元24畝共計12萬,已付款8.75萬。湯某某。2011.12.18日?!睖衬硟H在2012年底給付3000元尚下欠29500元未付。后冷志學多次找湯某某催要未果,以致成訟。開庭審理后,裁定中止訴訟,就湯某某認為冷志學是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進而導致合同無效之事,專門致函孝昌縣國土資源執(zhí)法監(jiān)督局,并將本案移送查處。該局書面說明稱:該案件中涉及到的土地屬于鳳新村一組已經(jīng)省人民政府批準征收,征地前土地類型為林地,不屬于我局查處范圍。
原審法院認為,冷志學、湯某某之間的合同關(guān)系成立,湯某某應該及時給付拖欠冷志學的承包山場的取土款,冷志學的訴訟請求依法有據(jù),應予以支持。湯某某未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履行付款義務(wù)是導致本案糾紛的主要原因,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即湯某某依法應支付冷志學逾期利息。湯某某辯稱冷志學擅自改變承包土地用途,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相關(guān)法律的辯解理由與孝昌縣國土資源局查處結(jié)果相悖,故對其認為雙方達成的林場取土協(xié)議屬于無效合同的辯解理由,不予采信。據(jù)此,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湯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冷志學欠款29500元及逾期付款的利息(自2012年7月1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案件受理費537.5元由湯某某負擔。
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查明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為買賣合同糾紛。本案爭議的焦點是:下欠的款項是毀林款還是取土款,是否應予給付。本院認為,本案中,上訴人湯某某與被上訴人冷志學于2011年簽訂協(xié)議約定,在冷志學承包的林地中毀林取土24畝,交易額120000元。湯某某在結(jié)算后支付給被上訴人冷志學87500元,下欠32500元,湯某某為此出具欠條并約定于2012年底前付清(期間還款3000元)。原審法院在本案一審中,就湯某某認為冷志學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一事,專門致函孝昌縣國土資源局執(zhí)法監(jiān)察局,該局書面回函稱,案件中涉及到的土地屬于鳳新村一組,已經(jīng)省人民政府批準征收,征收前土地類型為林地,不屬于我局查處范圍。后孝昌縣森林公安局對湯某某的毀林行為予以罰款。冷志學是該林場的承包人,對其承包的林場享有承包經(jīng)營權(quán),且對該林場的地上種植物或自然生長的苗木、樹木享有所有權(quán)。冷志學與湯某某協(xié)議約定,湯某某毀林取土給予冷志學補償120000元,已付90500元,下欠29500元理應償付并應承擔逾期付款利息。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據(jù)此,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38元,由上訴人湯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潘玉安 審 判 員 孫 偉 代理審判員 馮 莉
書記員:陳平川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六十條【嚴格履行與誠實信用】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wù)。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zhì)、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w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wù)或者履行合同義務(wù)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百七十條【二審案件的裁判】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jīng)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應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fā)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fā)回重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