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某某
李蓉(黑龍江君德律師事務所)
陽某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中心支公司
李莉瑋
原告馮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李蓉,黑龍江君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陽某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中心支公司,住所地佳木斯市向陽東區(qū)新誼社區(qū)(新世紀電腦城6層)。
負責人尹文海,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莉瑋,該公司客戶服務部
負責人。
原告馮某某與被告陽某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陽某人壽保險公司)保險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隋毅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委托代理人李蓉、被告委托代理人李莉瑋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原告之父馮才生前在被告處投保了金滿堂終身壽險(萬能型)附加萬能重大疾病保險B款,該保險在被保險人死亡后應當支付身故保險金12萬元,原告系被保險人馮才的唯一法定繼承人,因馮才去世時保險合同中指定受益人(案外人徐麗敏)與被保險人馮才的身份關系發(fā)生了變化,按照保險法司法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該情形應認定為未指定受益人,因此保險利益應當由被保險人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取得,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被告并未向原告履行保險責任,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履行保險合同向原告支付身故保險金12萬元;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辯稱,2011年11月15日,案外人徐麗敏(投保人)為原告父親馮才在被告處投保了金滿堂終身壽險(萬能型)附加萬能重大疾病保險,保險金額12萬元,被保險人為馮才,受益人為徐麗敏,其兩人在投保書上簽字確認并已交滿五期保費共計3萬元。
為正確處理身故保險金理賠及保護保險參與人利益,請求法院依法予以判決。
審理過程中原告出具原告身份證、馮才身份證(復印件)、公證書(復印件)、火化證明、死亡證明、戶籍注銷證明、保險合同各一份。
證明:原、被告訴訟主體資格、2015年12月31日被保險人馮才去世、原告系其唯一法定繼承人及馮才保險情況。
本院經審查認為,原告所舉證據客觀真實,且被告對除公證書之外的證據無異議,故對原告提供的除公證書之外的證據予以確認。
原告提供的公證書體現(xiàn)原告系被保險人馮才唯一直系親屬,但本案屬人身保險合同,被保險人馮才指定保險金受益人為案外人徐麗敏,其人身保險金不應作為遺產處理,故對該證據不予確認。
被告在舉證期限內未向本院提交證據材料。
本院經審理查明:2011年11月15日,案外人徐麗敏在被告處投保了金滿堂終身壽險(萬能型)附加萬能重大疾病保險,該保險年交保險費6千元,身故保險金為12萬元,被保險人為原告之父馮才,徐麗敏在投保書上填寫受益人姓名:徐麗敏、與被保險人馮才身份關系:夫妻,其兩人在投保書上簽字確認,投保人徐麗敏已交滿五期保費共計3萬元。
另查明,2015年12月31日被保險人馮才因心梗去世。
2016年1月11日,馮才戶口所在地黑龍江省依蘭縣愚公鄉(xiāng)東方村民委員會出具馮才、徐麗敏實屬夫妻關系證明。
本院認為,合法的人身保險合同關系依法受法律保護。
本案爭議的焦點系人身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后,原告作為被保險人馮才的法定繼承人能否取得人身保險金的問題。
原告雖述稱,受益人徐麗敏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與被保險人身份關系發(fā)生變化,屬于《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中規(guī)定的為未指定受益人的情形,應以法定繼承人即原告作為受益人,但徐麗敏在投保時按照其與被保險人馮才戶口簿上載明的身份關系“夫妻”進行填寫,被保險人馮才在投保書上簽字確認受益人為徐麗敏,并經被告陽某人壽保險公司審核,且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黑龍江省依蘭縣愚公鄉(xiāng)東方村民委員會出具其兩人屬事實夫妻關系的證明,可見徐麗敏與馮才的身份關系一直未發(fā)生變化。
綜上,根據我國保險法規(guī)有關條文規(guī)定的精神,人身保險具有極強的人身性,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險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險金不做為遺產處理,加之本案不屬于人身保險合同受益人與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身份關系發(fā)生變化的情形,故被保險人馮才指定受益人為徐麗敏明確有效,原告主張被告應按法定繼承給付其身故保險金12萬元的訴求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三十九條 ?第一款 ?、第四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馮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700元減半收取1350元,由原告馮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經審查認為,原告所舉證據客觀真實,且被告對除公證書之外的證據無異議,故對原告提供的除公證書之外的證據予以確認。
原告提供的公證書體現(xiàn)原告系被保險人馮才唯一直系親屬,但本案屬人身保險合同,被保險人馮才指定保險金受益人為案外人徐麗敏,其人身保險金不應作為遺產處理,故對該證據不予確認。
被告在舉證期限內未向本院提交證據材料。
本院經審理查明:2011年11月15日,案外人徐麗敏在被告處投保了金滿堂終身壽險(萬能型)附加萬能重大疾病保險,該保險年交保險費6千元,身故保險金為12萬元,被保險人為原告之父馮才,徐麗敏在投保書上填寫受益人姓名:徐麗敏、與被保險人馮才身份關系:夫妻,其兩人在投保書上簽字確認,投保人徐麗敏已交滿五期保費共計3萬元。
另查明,2015年12月31日被保險人馮才因心梗去世。
2016年1月11日,馮才戶口所在地黑龍江省依蘭縣愚公鄉(xiāng)東方村民委員會出具馮才、徐麗敏實屬夫妻關系證明。
本院認為,合法的人身保險合同關系依法受法律保護。
本案爭議的焦點系人身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后,原告作為被保險人馮才的法定繼承人能否取得人身保險金的問題。
原告雖述稱,受益人徐麗敏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與被保險人身份關系發(fā)生變化,屬于《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中規(guī)定的為未指定受益人的情形,應以法定繼承人即原告作為受益人,但徐麗敏在投保時按照其與被保險人馮才戶口簿上載明的身份關系“夫妻”進行填寫,被保險人馮才在投保書上簽字確認受益人為徐麗敏,并經被告陽某人壽保險公司審核,且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黑龍江省依蘭縣愚公鄉(xiāng)東方村民委員會出具其兩人屬事實夫妻關系的證明,可見徐麗敏與馮才的身份關系一直未發(fā)生變化。
綜上,根據我國保險法規(guī)有關條文規(guī)定的精神,人身保險具有極強的人身性,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險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險金不做為遺產處理,加之本案不屬于人身保險合同受益人與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身份關系發(fā)生變化的情形,故被保險人馮才指定受益人為徐麗敏明確有效,原告主張被告應按法定繼承給付其身故保險金12萬元的訴求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三十九條 ?第一款 ?、第四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馮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700元減半收取1350元,由原告馮某某承擔。
審判長:隋毅
書記員:解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