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冀中能源張某集團尚某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尚某縣紅土梁鎮(zhèn)礦山新村。法定代表人:溫宏,總經理。委托代理人:沈智華,河北思洋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代理人:韓軍,冀中能源張某集團尚某礦業(yè)有限公司副書記。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原尚某煤礦職工,住尚某縣。
冀中能源張某集團尚某礦業(yè)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養(yǎng)老保險金13119.48元;2.判令原告不為被告繳納2016年度養(yǎng)老保險金;3.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1998年2月26日,被告到原××張家口市尚某煤礦工作。2006年度至2008年度、2010年度被告與尚某煤礦簽訂有“息工協(xié)議書”,2012年度、2013年度被告與原告有簽訂“停薪留職協(xié)議書”,2015年度至2016年度被告與原告簽訂有“長期請假休息協(xié)議書”。從2006年起至2017年3月期間被告一直未在單位工作。2017年原告單位去產能關閉礦井。同年4月1日原告與被告辦理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xù),向被告支付了經濟補償金。2018年3月9日,被告向尚某縣勞動人事局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尚某縣勞動人事局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經審理于2018年5月9日作出尚勞人仲案(2018)11號仲裁裁決書,裁決原告支付被告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養(yǎng)老保險金13119.48元、2016年1月至12月養(yǎng)老保險金由原告與被告共同繳納,由原告承辦。原告于2018年5月11日收到該仲裁裁決書,原告對該裁決不服。原告認為,該仲裁裁決于法無據,不能成立。第一,被告申請仲裁已超過仲裁時效。第二,被告2014年度既未與原告簽訂停薪留職協(xié)議又未上班工作,2015年冀中能源張某集團出臺《關于進一步清理規(guī)范基層單位勞動用工的指導意見》后,被告根據原告單位的規(guī)定自己補繳了2014年度的全額養(yǎng)老保險金。被告2014年度的養(yǎng)老保險金理應由被告繳納。第三,2015年至2016年度原、被告之間簽訂有“長期請假休息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書第三條中明確約定:“長期請假休息期間,甲方不再為乙方發(fā)放工資及繳納各類保險金,涉及個人的各類保險費用全部由乙方承擔。”按照該協(xié)議約定,2015年至2016年度就應當由被告自行繳納。為此,原告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特提出前列訴訟請求,請貴院判如所請。
原告冀中能源張某集團尚某礦業(yè)有限公司與被告李某某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25日立案后,依法進行審理。
本院經審查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第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yǎng)老保險統(tǒng)籌基金。第六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并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于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xié)議。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于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綜上所述,要求用人單位為其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職能部門是社會保險征收機構,不屬于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圍。原告冀中能源張某集團尚某礦業(yè)有限公司的起訴不符法定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冀中能源張某集團尚某礦業(yè)有限公司的起訴。案件受理費10元,退還原告。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白守生
書記員:溫艷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