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克東縣運輸公司,住所地克東縣克東鎮(zhèn)春和社區(qū)。法定代表人:李偉,該公司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呂業(yè)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克東縣運輸公司副經理,住黑龍江省克東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宋海波,黑龍江陳文革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由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住黑龍江省克東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紅權,黑龍江四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克東縣運輸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請求解除原、被告勞動關系;二、被告沒有實際參加勞動,克東勞人仲字(2017)第14—2號勞動仲裁裁決書第二項,裁決原告按照黑龍江省企業(yè)職工平均工資標準向被告補發(fā)工資無法律依據(jù),請求法院判決原告不向被告補發(fā)工資。事實與理由:1、原告公司因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無法履行勞動合同,無法提供工作崗位安排就業(yè),請求依法解除與被告之間勞動關系。原告為企業(yè)單位,多年來企業(yè)效益差,職工工資發(fā)放困難,工資來源依靠企業(yè)效益收入。目前公司在冊職工113人,再崗職工29人,上崗人員均是專業(yè)技術較強崗位。被告1991年以前是公司汽車修理廠修理工,此后一直沒有上班。被告于1994年簽訂自謀合同,兩年自謀期限屆滿以后,被告無上崗崗位,原告無法安排工作。1996年原告與被告續(xù)簽勞動合同,工作任務為待崗。2014年勞動合同中也未約定恢復工作崗位,并且,在2013年9月3日原被告簽訂的《關于由衛(wèi)東并軌異議的處理協(xié)議》中,原被告已經確認,除了養(yǎng)老保險由公司承擔外,其他損失均由其父親由甲申承擔。因此,現(xiàn)原告公司汽車修理廠已經不存在,從1997年自謀合同到期至今20多年,被告始終處于待崗狀態(tài)。原告為保障被告基本生活,始終為被告繳納社會養(yǎng)老保險,16年共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35628.48元,履行了合同義務。故請求解除與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根據(jù)按勞分配原則,被告從1997年未實際工作,原告無須向被告支付工資,請求不向被告補發(fā)工資。由某某辯稱,1、克東縣運輸公司以企業(yè)效益差,工資發(fā)放困難,沒有國家財政支持崗位,崗位緊缺為由致使由衛(wèi)東無工可做,這是由于克東縣運輸公司管理混亂、領導能力差等原因造成的,但不能違反法律規(guī)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完善規(guī)章制度,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的權利和履行勞動的義務;2、克東縣運輸公司所稱1996年與由某某續(xù)簽勞動合同工作任務為待崗,這合同是偽造的,并非由某某本人的簽名;3、2014年勞動合同中也未約定恢復工作崗位,雖然沒有約定恢復工作崗位,但也沒有解除勞動合同,不能單純的理解雙方解除勞動關系;4、克東縣運輸公司引用了《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不完整,屬于斷章取義的理解;5、克東縣運輸公司承認始終為由某某繳納社會養(yǎng)老保險,可以證明由某某始終為克東縣運輸公司的勞動人;6、由某某自1997年至2017年未實際上班,無須支付工資的觀點是錯誤的,克東縣運輸公司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guī)定及時足額發(fā)放勞動報酬;克東縣運輸公司認為關于1997年至2017年41萬元的工資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是錯誤的,國家調控工資總量的發(fā)放,職工平均工資是有依據(jù)的;7、克東縣運輸公司認為程序存在瑕疵,由某某認為該仲裁事實清楚,仲裁正確。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事實如下:1、由某某1986年在克東縣運輸公司參加工作,是克東縣運輸公司在冊職工,1994年12月31日,克東縣運輸公司與由某某簽訂一份自謀合同書,合同書約定:自謀期限為二年,自1994年12月31日起至1996年12月31日止;由某某申請自謀,通過公司批準,同意其自謀生計;從簽訂自謀合同之日起,取消一切勞保福利待遇,工資及各種補貼,病傷事故自負。2、1996年8月1日,由某某的父親由甲申以由某某的名義與克東縣運輸公司簽訂一份勞動合同書,合同書約定:自1996年8月1日起至2001年8月1日止,共5年,根據(jù)生產需要,分配由某某待崗。但由某某以此合同是其父親所簽,其并不知情,克東縣運輸公司承認該合同是在無法與由某某取得聯(lián)系的情況下,由其父親代為由某某所簽訂的。3、2004年12月31日,克東縣運輸公司與由某某的父親由甲申簽訂一份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2006年11月1日,由甲申代由某某向克東縣運輸遞交一份自愿解除勞動關系申請,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勞保統(tǒng)籌公司交至2006年,從2007年開始勞保統(tǒng)籌由個人交付,但由某某對以上二份證據(jù),以其不知情為由均不予認可。4、2004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1日由甲申代替由某某領取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共計6,415.50元,該經濟補償款于2013年1月22日由由甲申退還給克東縣運輸公司。5、2013年9月3日,克東縣運輸公司與由某某簽訂一份《關于由某某并軌異議的處理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由某某是我單位全民職工,在2004年并軌時,因本單位長期聯(lián)系不到本人,有其父親由甲申申請代辦由某某與我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手續(xù),經審查,一切買斷手續(xù)及委托書確是由甲申代辦的,因為工作人員審查不仔細,草率辦理而導致此結果。經會議研究決定:由某某與我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一事撤銷,恢復由某某原職工身份,公司收回解除勞動關系的各種手續(xù),買斷工齡補償金由其父由甲申全部退還我公司,由某某的養(yǎng)老保險費公司補繳,從2008年1月—2013年12月,只補繳這期間單位應繳納的養(yǎng)老保險企業(yè)部分,其他中間造成損失的一切費用,都由由甲申負責,由某某本人同意,從2014年開始,養(yǎng)老保險隨公司其他職工一起繳納。6、2014年克東縣運輸公司與由某某簽訂一份《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合同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該合同對工作崗位和工作種類均沒有約定。7、自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某某的養(yǎng)老保險金由其個人繳納,自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由某某的養(yǎng)老保險金由克東縣運輸公司繳納。8、由某某因勞動合同關系問題與克東縣運輸公司發(fā)生爭議,2017年12月1日由某某向克東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經審理,克東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7年12月20日作出克東勞人仲字(2017)第14—2號仲裁裁決書,裁決:一、由某某、克東縣運輸公司雙方勞動關系不變,由克東縣運輸公司提供工作崗位,安排由某某就業(yè);二、由克東縣運輸公司補發(fā)給由某某自謀合同期滿之后直至現(xiàn)在(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工資441,240.00元(按黑龍江省企業(yè)職工平均工資標準計算),對找補工資的利息訴求,不屬于仲裁范圍,駁回申請人主張的銀行存款利息的仲裁請求??藮|縣運輸公司對該仲裁裁決不服,故訴至法院。
原告克東縣運輸公司訴被告由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克東縣運輸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偉及其訴訟代理人呂業(yè)東、宋海波,被告由某某及其訴訟代理人陳紅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的焦點問題:克東縣運輸公司與由某某之間的勞動關系是否解除;克東縣運輸公司是否應補發(fā)由某某自謀合同期滿之后,即199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工資。一、克東縣運輸公司與由某某之間的勞動關系是否解除問題。本院認為,克東縣運輸公司與由某某之間的勞動關系已經解除,理由是:1、1994年12月31日,由某某與克東縣運輸公司簽訂了一份自謀職業(yè)合同,合同約定:自謀職業(yè)期限為二年,自1994年12月31日起至1996年12月31日止,合同期限屆滿后,由某某應按合同約定上崗,要求克東縣運輸公司給予安排工作崗位,由某某因外出打工沒有提出上崗要求,也沒有向有關部門請假,根據(jù)按勞分配原則,由某某未能為企業(yè)提供勞動,也沒有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效益,企業(yè)也就不能為其支付工資。2、從1996年8月1日由某某的父親由甲申以由某某的名義與克東縣運輸公司代簽的勞動合同及2004年12月31日由某某的父親由甲申代簽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上看,第一、1996年8月1日所簽的勞動合同,該勞動合同是在由某某與克東縣運輸公司簽訂的自謀職業(yè)合同即將屆滿前簽訂的,說明由甲申知道由某某與克東縣運輸公司之間簽訂的自謀職業(yè)合同即將屆滿,其目的是為了由某某保留與克東縣運輸公司之間勞動關系,才與克東縣運輸公司續(xù)簽了勞動合同,否則工作崗位一欄就不應簽訂“待崗”一職;第二、2004年12月31日所簽的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雖然由某某提出該協(xié)議是在其外出打工,是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由其父親由甲申代為簽訂的,但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說是由某某生活中的大事,由甲申作為父親在沒有通知由某某情況下,為由某某作出解除合同的決定顯然不符合常識,且由某某在庭審中承認,其在“2006年以前在河南××××附近打工期間也經常回來看望父母及孩子”,可見由某某對解除勞動合同一事應是知情的;第三、從職工養(yǎng)老保險繳費情況上看,自2004年12月31日由甲申代由某某簽訂解除勞動合同后,從2005年1月起至2014年1月1日,由某某養(yǎng)老保險費均由其個人繳納,從而證明由某某對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是知情的,也是認可的。3、關于2014年克東縣運輸公司與由某某簽訂的《勞動合同》,該合同是在2013年雙方達成的《關于由某某并軌異議的處理協(xié)議》的基礎上簽訂的,合同期限為一年,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該勞動合同是由某某與克東縣運輸公司重新簽訂的勞動合同,由某某自簽訂勞動合同至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仍未有上崗工作,且在該合同終止后,雙方也沒有再續(xù)簽勞動合同,故由某某與克東縣運輸公司之間勞動關系因勞動合同履行期限屆滿而終止。基于上述事實,足以證明,由某某與克東縣運輸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因勞動期限屆滿而終止,無需解除。二、克東縣運輸公司是否應補發(fā)由某某自謀合同期限屆滿之后,即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工資問題,由某某在自謀合同屆滿之后,因其在外打工,始終未有上崗,應屬于在克東縣運輸公司掛名的人員,即戶在人不在,基此,無論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還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根據(jù)按勞分配原則,由某某在自謀合同屆滿后,始終未有上崗,克東縣運輸公司也就不應為其支付工資。故對克東縣運輸公司的主張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條、第三十六條、第四十四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由某某要求返崗,恢復工作的訴訟請求;二、克東縣運輸公司不給予由某某1997年至2017年的工資補償款441,240.00元。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克東縣運輸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