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上訴人曾參與家庭的銀行業(yè)務辦理,知道并也通過正確密碼順利取款,足以認定其參與了共同保管。其曾參與進貨、支付貨款、償還債務,足以說明其參與了共同支配。綜合以上考慮,其行為應定義為偷拿自己家的財物。另結合其并未拿走家中其他財物,短時間后即承認了是自己所為的情節(jié)以及本案家庭成員關系情況,其行為不構成盜竊罪。
(2017)遼02刑終431號
被害人王某1、周某系夫妻關系,二人分別系被告人王曉行的公婆。王某某與其丈夫王某2婚后與二被害人一起生活。2015年3月,王某某、王某2與二被害人分開另居。2015年9月25日9時許,王某某用鑰匙打開王某1、周某家房門進入室內,從雜物室內的一個米桶里盜取現金人民幣1.5萬元、王某1和周某名下的儲蓄存單三張(其中王某1名下儲蓄存單兩張,金額分別為3萬元、4萬元,周某名下儲蓄存單一張,金額3萬元,合計10萬元)。當日上午,王某某持上述三張儲蓄存單到莊河匯通村鎮(zhèn)銀行青堆支行將儲蓄存單內的10萬元取走。
上訴人王某某基于與丈夫王某2及其家庭成員共同生活、共同勞動的事實形成的家庭成員間的財產共有關系,既是一種客觀事實,也是一種法律事實。現被害人及證人王某2關于是否已協(xié)商或已實際分割家產的陳述和證言存在多處矛盾和多次反復,在這種情況下,應作出對王某某有利的認定,肯定財產共有關系存在。這種關系使得王曉行具有了共有財產權利主體地位,其對家庭財產享有掌握和控制的權利。至于其享有的份額,另當別論。
并且,這種關系不能僅因王某某和丈夫在空間上搬離了公婆家而被否定。故王某某的行為與偷拿家庭成員或近親屬個人財物的行為,應有區(qū)別。
上訴人王某某曾參與家庭的銀行業(yè)務辦理,知道并也通過正確密碼順利取款,足以認定其參與了共同保管。其曾參與進貨、支付貨款、償還債務,足以說明其參與了共同支配。綜合以上考慮,王某某的行為應定義為偷拿自己家的財物。另結合其并未拿走家中其他財物,短時間后即承認了是自己所為的情節(jié)以及本案家庭成員關系情況,其行為不構成盜竊罪。
綜上,原判認定上訴人王某某構成盜竊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上訴人的無罪辯解及其辯護人的無罪辯護意見,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予以采納。
一、撤銷遼寧省莊河市人民法院(2017)遼0283刑初69號刑事判決。
二、上訴人王某某無罪。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