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傅文波,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黃麗彬,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茅健,上海市杰豪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
被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理人:李某某(系被告李某某的母親),住武漢市武昌區(qū)恒安路XXX號虹頂家園2棟1單元301室。
兩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營鵬飛,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兩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明東,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傅文波、黃麗彬訴被告李某某、李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6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7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傅文波、黃麗彬及兩原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茅健、被告李某某及兩被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營鵬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傅文波、黃麗彬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1.兩原告與兩被告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于2019年1月16日解除;2.兩被告向兩原告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7,500元;3.兩被告向兩原告支付解約違約金123萬元;4.案件受理費由兩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于2018年6月19日就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巨峰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及居間協(xié)議,約定房屋總價665萬元;簽約當日被告支付10萬元,2018年9月20日之前支付10萬元,2018年12月31日之前支付100萬元,2019年3月31日之前支付341萬元,被告通過銀行貸款向原告199萬元,尾款5萬元于房屋交付后物業(yè)更名當日支付。合同對逾期付款的違約金、解除權的行使及賠償責任作出了約定。簽約當日,被告向原告支付了10萬元,2018年9月20日,被告未按約支付購房款,原告于2018年9月26日至2019年1月1日之間多次發(fā)通知催告被告付款。2019年1月16日,原告向被告寄送律師函,告知被告因其違約原告單方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和解約違約金,被告至今仍未付款,故提出訴請如前。
被告李某某、李某某辯稱,同意雙方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于2019年1月17日解除。但是不同意向原告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和解約違約金。因兩原告不配合被告看房,故被告才拒絕按約定支付購房款,兩被告并未違約;且兩原告在合同的履行陷入僵局后,在通知兩被告解除合同前又將系爭房屋委托中介出售,已構成違約。兩原告轉賣系爭房屋取得購房款648萬,扣除兩被告已經支付的10萬元,實際損失只有7萬元,故請求法院調整解約違約金。
兩原告提交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產權證書、催告函、律師函、快遞簽收憑證、微信聊天記錄等證據(jù),因兩被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上述證據(jù)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兩被告提交的銀行手機記錄及網站截圖,原告對其真實性有異議,亦不符合電子證據(jù)的形式要求,本院對上述證據(jù)不予采信;關于錄音及證人證言,原告對錄音真實性認可,本院予以確認,而證人出庭接受法庭及雙方當事人詢問,可以確認證言的真實性,但就證明目的而言,至多能說明2019年9月18日,雙方當事人就看房事宜協(xié)商未果。
本院經審理查明:被告李某某、李某某系母女關系,李某某出生于2015年5月31日。
2018年6月19日,原告傅文波、黃麗彬(甲方)與被告李某某、李某某(乙方)就系爭房屋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正文首部記載買受人“李某某,并代李某某”,合同落款處記載“乙方一:李某某;乙方二:李某某,并代李某某”。合同約定房款總價665萬元。合同附件三約定付款方式:簽約當日,乙方支付甲方購房款10萬元,2018年9月20日前支付剩余定金10萬元;2018年12月31日前,乙方支付甲方100萬元;2019年3月31日前,甲方支付341萬元;乙方以購房貸款的形式向甲方支付399萬元,該款項由貸款銀行一次性劃入甲方賬戶;乙方在甲方交付房產并辦妥物業(yè)更名手續(xù)當日,支付甲方房款5萬元。合同第九條約定“乙方未按本合同付款協(xié)議約定期限付款的,應當向甲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按乙方逾期未付款日萬分之五計算,違約金自本合同應付款期限第二日起算至實際支付之日止。逾期超過十五日后乙方仍未付款的,除乙方應向甲方支付十五日的違約金外,甲乙雙方同意還應按下列第二項處理?!?;二、甲方有權單方解除合同。甲方單方解除合同的,應當書面通知乙方,乙方承擔賠償責任,賠償金額為總價款的20%。甲方可從乙方已付款中扣除相當于違約金和賠償金部分的價款,余款返還給乙方,已付款不足違約金和賠償金部分的,乙方應在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甲方支付。合同補充條款一約定,甲乙雙方應于2019年4月30日前,至該房地產所在區(qū)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房地產過戶手續(xù)。雙方確認,兩原告于簽約當日收到兩被告的購房款10萬元。
2018年9月18日,被告李某某委托案外人奠某某與兩原告溝通看房事宜未果。庭審中,李某某確認其于2018年9月20日經兩原告許可進入系爭房屋內看房。
2018年9月26日,兩原告向兩被告發(fā)送催告函,要求對方于2018年10月6日前支付剩余定金10萬元及違約金,并稱“我方給予貴方上述寬限,并不代表我方放棄追究貴方違約責任的權利”。2019年9月29日,兩被告向兩原告發(fā)送回復函,稱“再次支付下筆款項之前,我方有權看房了解情況,而貴方百般阻擾,實在無法理解。……貴方于2018年8月24日及之后的時間,委托多家中介機構的其他經紀人,將我方已經支付定金的房屋重新發(fā)布網絡另尋合適買家,有違契約精神”。2018年10月9日、2019年1月1日,兩原告向兩被告回函,重申兩被告需承擔違約責任,并稱原告有權單方解除合同。2019年1月16日,兩原告向兩被告快遞寄送律師函,告知兩被告解除雙方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快遞單證顯示兩被告于2019年1月17日收到,被告予以確認。
審理中,兩原告陳述于2018年11月19日委托上海太平洋房屋服務有限公司出售系爭房屋。
2019年1月18日,兩原告與案外人楊偉強、于曉璞就系爭房屋簽訂買賣合同,合同約定購房款618萬元。
本院認為,原告傅文波、黃麗彬與被告李某某、李某某就系爭房屋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系雙方的真實合意,合同成立并生效,雙方均應恪守。
合同約定兩被告未按期付款的,兩原告有權單方解除合同。合同簽訂后,兩被告僅向兩原告支付了10萬元,其余款項未付。2019年1月16日,兩原告向兩被告寄送解除合同的律師函,被告于次日收到,在庭審中也表示同意解除合同,故本院確認雙方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于2019年1月17日解除。
兩被告辯稱因兩原告未配合其看房,其暫不支付購房款并未違約。本院認為,2019年9月18日,雙方就看房事宜溝通未果,但李某某確認于2019年9月20日內經原告許可進入到了系爭房屋內看房,所以兩被告辯稱兩原告不配合其看房的意見缺乏事實依據(jù)。退而言之,即使存在兩被告所稱的情況,原告配合被告看房與被告支付購房款就房屋買賣合同而言也不是對等給付,兩被告亦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原告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故兩被告無權因此拒絕向原告支付購房款。兩被告另辯稱兩原告在合同解除前再次委托出售系爭房屋屬違約行為的意見,本院認為兩原告在兩被告未按約付款的情況下另行委托中介出售房屋屬合理減少自身損失的行為,不構成違約,故對上述意見不予采納。被告未按約付款,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訴請,根據(jù)合同第九條的約定,原告主張以應付款100萬元為基數(shù),以日萬分之五計算15日的逾期付款違約金,金額為7,500元,本院予以支持。關于解約違約金的訴請,兩原告主張按照合同第九條的約定,以購房款總價665萬的20%計算,扣除兩被告已經支付的10萬元,即123萬元。兩被告認為兩原告將房屋轉售于案外人取得購房款648萬元,扣除兩被告已經支付的10萬元,損失僅有7萬元,請求法院進行調整。兩原告提供其與案外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證明轉售系爭房屋取得購房款618萬元,兩被告未提供相關證據(jù),本院根據(jù)案件實際情況兼顧公平原則酌情調整解約違約金為60萬元。根據(jù)合同第九條的約定,解約違約金60萬元中應扣除兩被告已向兩原告支付的10萬元,故兩被告還應向兩原告支付解約違約金50萬元。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六十八條、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傅文波、黃麗彬與被告李某某、李某某于2018年6月19日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于2019年1月17日解除;
二、被告李某某、李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傅文波、黃麗彬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7,500元;
三、被告李某某、李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傅文波、黃麗彬支付解約違約金500,00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938元,減半收取計7,968元,由原告傅文波、黃麗彬負擔3,530.50元,被告李某某、李某某負擔4,437.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施??帥
書記員:蔣??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