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余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
被告:上海晉某健身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劉凱,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南強,上海金南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吉磊,上海金南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余水與被告上海晉某健身服務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3月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4月1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余水、被告上海晉某健身服務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金南強和吉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余水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11月23日期間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9,680元。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8年8月1日至被告處工作,同日簽訂勞動合同,期限為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合同約定每月工資5,000元,提成另算。嗣后,原告一直在被告處工作。2018年11月23日,被告法定代表人劉凱口頭無故讓原告離開原工作單位,去另一家單位入職,職位也由私教經理降級為普通教練。原告再三確認,被告處法定代表人劉凱依舊堅持原決定?,F原告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被告上海晉某健身服務有限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請。被告并非違法解除,是原告自行離職,故主張賠償金依據不足。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于2018年8月1日入職被告處從事私教經理工作,雙方簽訂有期限自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止的勞動合同,約定工資底薪5,000元,工作地點為上海市松江區(qū)新松江路1292弄63棟4樓東明廣場后街KTV四樓貝斯特健身。
另查明,原告最后工作至2018年11月23日。同年12月4日,被告通知原告回公司報到,工作職務、內容、待遇等均不變。
2018年12月18日,原告向上海市松江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被告支付原告:1.2018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23日工資3,846元;2.2018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23日提成1,800元;3.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11月23日賠償金9,680元。2019年1月15日,該仲裁委員會以松勞人仲(2018)辦字第4160號裁決書作出裁決:一、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23日期間工資3,846元;二、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23日期間提成1,800元;三、原告其余仲裁請求,不予支持。裁決后原告不服,遂訴至本院。
審理中,原告為證明被告存在違法解除行為,提供2018年11月23日原告及案外人湯某某、澹某某與被告法定代表人劉凱的對話錄音,認為劉凱陳述:“我也就是跟你們講,該留你們也留你們了,但是這個環(huán)境真的不能留你們,我給你最近的店,你要說這個你都不去選擇了,那我也沒有辦法了,因為我不能讓你們來這個店……”就是要求原告要么去新店,要么就沒有辦法,對原告來說沒有其他出路只能走人,即表明解除雙方勞動關系。被告對此不予認可,認為對話錄音反映的內容是原被告之間在協商調店事宜,被告并無解除的意思表示,且被告如果真要解除,沒必要之后通知原告重新上班。為此,被告提供2018年12月4日的微信通知予以證明。原告對微信通知內容予以認可,但是認為2018年11月23日通話錄音當天被告就解除了雙方勞動關系,之后的微信通知僅表明重新建立勞動關系的意思,原告對此不同意。
以上事實,由對話錄音、微信記錄截圖、勞動合同、裁決書、當事人在庭審中的陳述等證據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被告是否存在違法解除行為。本案中,原告主張被告存在違法解除行為,僅有雙方對話錄音并無書面解除材料,故因綜合對話雙方所使用的語句,結合相關表述、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對話雙方意思表示的含義?,F被告對該對話錄音的真實性予以認可,本院據此予以分析認定。首先,從對話錄音前半部內容來看,被告法定代表人劉凱詢問“你們看這樣行嗎?”原告反問:“現在是調店,就是,什么時候要調?”被告法定代表人劉凱答復:“就是現在就要調,現在就過去去工作啊,調店嘛?!痹婊貜停骸拔沂遣煌庹{店的,所以現在就出現一個分歧。”被告法定代表人劉凱接著詢問:“那你說,不同意調店,原因是什么?”原告答復:“原因,首先我這邊會員,你也知道會員有一定的依賴性,總歸會習慣了……”因此,原被告本次對話磋商的起因及內容均圍繞調店事宜展開。其次,后續(xù)對話過程中,面對原告不同意調店的意見,被告法定代表人劉凱陳述:“我已經把話說到底了,我也跟楊姐聊過,我不是說要趕你們走,我有新環(huán)境給你們,你們要是不去新環(huán)境,我尊重你們的意見”,原告接著詢問:“反正現在公司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三個老教練,就是要調店?”被告法定代表人劉凱回復:“調店。”因此,對話至此,雙方仍舊系圍繞調店事宜在進行磋商。再次,后續(xù)對話過程中被告法定代表人劉凱陳述:“我也就是跟你們講,該留你們也留你們了,但是這個環(huán)境真的不能留你們,我給你最近的店,你要說這個你都不去選擇了,那我也沒有辦法了,因為我不能讓你們來這個店……”,結合上述對話起因及相關內容的分析,被告法定代表人劉凱所表達的意思僅系表明不讓原告再到原店上班,但是不讓原告再到原店上班的前提是要求原告進行調店,仍舊給予原告相應的選擇權。即便原告明確不選擇調店,但是考慮到一般磋商過程中存在反復施壓、相互博弈的實際情況,故不能僅憑“那我也沒有辦法了”、“因為我不能讓你們來這個店”直接推斷被告作出了解除雙方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況且,從后續(xù)對話來看,被告法定代表人劉凱一再強調:“不用,沒事,你這樣,比如說你今天離職,你錢就找我要就行了,至于誰結,反正我問楊姐要……我其實今天也找楊姐聊過了,總之你們要是想做,就去同樂點,就是這個決定,我沒有說要趕你們走的意思……”亦表明被告的磋商立場仍舊是堅持雙向選擇,即原告可以提出離職或者選擇調店,但并未具體明確表明己方已作出解除的意思表示。最后,上述談話結束后,被告未為原告辦理退工、結算工資,亦不符合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特征。且被告于2018年12月4日隨即發(fā)微信通知原告回公司報到上班,進一步印證原被告雙方自始至終處于磋商調店事宜階段,被告并無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思表示。綜上,原告主張被告違法解除雙方勞動合同的意見,依據不足,本院難以采納,故原告據此主張違法解除賠償金,本院不予支持。
雙方對仲裁裁決的工資及提成,均未起訴,視為接受,本院予以確認。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第八十七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晉某健身服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余水2018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23日期間工資3,846元;
二、被告上海晉某健身服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余水2018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23日期間提成1,800元;
三、駁回原告余水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余水負擔(已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陸望舒
書記員:姚思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