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何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四川省珙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長瓊,珙縣巡場法律服務(wù)所法律工作者。被告:王某全,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四川省珙縣。被告:曾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重慶市墊江縣。被告:瀘州振恒運輸有限公司,住所地瀘州市合江縣。法定代表人:楊震,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曾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重慶市墊江縣。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江支公司,住所地:瀘州市合江縣合江鎮(zhèn)少岷路39號。代表人:華峰,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童梅,四川戎城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何某某與被告王某全、曾某某、瀘州振恒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恒公司)、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江支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何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長瓊,被告王某全、曾某某、振恒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曾某某、人保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童梅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原告何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要求被告賠償原告149058元。具體賠償項目如下:1、殘疾賠償金46868元[殘疾賠償金22406元(11203元/年×20年×10%)+被扶養(yǎng)人何保仲生活費7134.4元(10192元/年×7年×10%)+被扶養(yǎng)人張立先生活費17326.4元(10192元/年×17年×10%)];2、精神撫慰金3000元;3、護理費25500元(255天×100元/天);4、住院伙食補助費7650元(255天×30元/天);5、誤工費28500元(285天×100元/天);6、鑒定費700元;7、交通費700元;8、醫(yī)療費36139.08元。二、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6年6月17日,王某全駕駛普通二輪摩托車(搭乘何某某)由珙泉鎮(zhèn)壩底村方向往珙泉鎮(zhèn)高橋村方向行駛,14時40分,當車行駛至珙雙路1KM+200M處時,與對向曾某某駕駛的×1號重型罐式貨車發(fā)生刮撞,造成王某全、何某某受傷,普通二輪摩托車受損的此次道路交通事故。2016年7月15日,經(jīng)珙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事故認定,王某全、曾某某負此事故的同等責任,何某某不負事故責任。何某某受傷后先后在珙縣珙泉齊海林中醫(yī)院、珙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255天,醫(yī)療費36139.08元已由何某某墊付。2017年3月28日,經(jīng)四川鑫正司法鑒定所鑒定,何某某的傷殘為十級。鑒定費700已由何某某支付。普通二輪摩托車系王某全所有,×1號重型罐式貨車系振恒公司所有,并在人保公司投了保險。被告王某全辯稱,普通二輪摩托車系我所有,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和責任認定無異議,應(yīng)由我承擔的責任我盡力賠償。被告曾某某辯稱,×1號重型罐式貨車系振恒公司所有,我是公司的駕駛員,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和責任認定無異議。該車在人保公司投了保險,故原告的損失應(yīng)由人保公司賠償。交通事故發(fā)生后,我向原告支付了2000元,現(xiàn)要求一并解決。被告振恒公司辯稱,我公司的辯解意見與曾某某的一致。被告人保公司辯稱,×1號重型罐式貨車在我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三者險,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和責任認定無異議。交通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nèi),我公司按法律規(guī)定賠償。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有異議的為:1、不認可原告的傷殘等級,且申請重新鑒定;2、醫(yī)療費應(yīng)扣除20%的自費藥;3、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標準偏高;4、不承擔訴訟費和鑒定費;5、不認可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6、宜賓新興司法鑒定中心對原告的醫(yī)療時限作了鑒定,為3個月,故相關(guān)損失應(yīng)以3個月計算;7、我公司承保的車輛在投保商業(yè)三者險時投保了精神撫慰金特約險,故要求精神撫慰金在商業(yè)三者險中賠償,并免賠20%。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對雙方當事人沒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何某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農(nóng)村戶口。何保仲系何某某之父,xxxx年xx月xx日出生,農(nóng)村戶口。張立先系何某某之母,xxxx年xx月xx日出生,農(nóng)村戶口。何保仲與張立先只生育了何某某。2016年6月17日,王某全駕駛普通二輪摩托車(搭乘何某某)由珙泉鎮(zhèn)壩底村方向往珙泉鎮(zhèn)高橋村方向行駛,14時40分,當車行駛至珙雙路1KM+200M處時,與對向曾某某駕駛的×1號重型罐式貨車發(fā)生刮撞,造成王某全、何某某受傷,普通二輪摩托車受損的此次道路交通事故。2016年7月15日,經(jīng)珙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事故認定,王某全、曾某某負此事故的同等責任,何某某不負事故責任。何某某受傷后先后在珙縣珙泉齊海林中醫(yī)院、珙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醫(yī)療費36139.08元已由何某某墊付。2017年3月28日,四川鑫正司法鑒定所鑒定對何某某的傷殘進行了鑒定,鑒定費700已由何某某支付。2016年10月8日,宜賓新興司法鑒定中心對何某某的醫(yī)療時限進行了鑒定。普通二輪摩托車系王某全所有。×1號重型罐式貨車系振恒公司所有,并在人保公司投了保險,保險期間均為2016年3月8日至2017年3月7日,其中交強險的賠償限額為122000元;三者險的賠償限額為100萬元,并附加不計免賠,另投保了精神撫慰金責任險,限額為10000元。交通事故發(fā)生后,曾某某向何某某支付了2000元。雙方有爭議的事實為:1、何某某的傷殘等級問題。被告人保公司不認可何某某的傷殘等級,并申請重新鑒定。2017年7月17日,經(jīng)四川臨港司法鑒定所鑒定,何某某的傷殘等級為十級,鑒定費1000元已由人保公司支付;2、何某某的醫(yī)療時限問題。何某某不認可宜賓新興司法鑒定中心的鑒定意見,并申請重新鑒定。2017年7月17日,經(jīng)四川臨港司法鑒定所鑒定,何某某的醫(yī)療時限為6個月,鑒定費800元已由何某某支付。
本院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quán),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yīng)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本案中,王某全和曾某某駕駛的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何某某傷殘,經(jīng)交警部門事故認定,王某全和曾某某負事故的同等責任,何某某無責任。故王某全應(yīng)對何某某的損失承擔50%的賠償責任;振恒公司應(yīng)對何某某的損失承擔50%的賠償責任,曾某某系履行職務(wù)行為,不承擔賠償責任。何某某要求的住院伙食補助費標準、護理費標準、誤工費、交通費和殘疾賠償金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何某某的傷殘損失未超出交強險限額,故人保公司要求精神撫慰金在商業(yè)三者險中賠償不予支持。人保公司辯稱,醫(yī)療費應(yīng)扣除20%的非基本醫(yī)療費用,但未提供證據(jù)證明,故其辯解理由不成立。鑒定費是為查清保險標的必然產(chǎn)生的費用,應(yīng)由保險人承擔。為此,本案的損失有:1、殘疾賠償金46866.8元[殘疾賠償金22406元(11203元/年×20年×10%)+何保仲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7134.4元(10192元/年×7年×10%)+張立先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7326.4元(10192元/年×17年×10%)];2、精神撫慰金3000元;3、護理費18000元(180天×100元/天);4、住院伙食補助費5400元(180天×30元/天);5、誤工費28500元(285天×100元/天);6、鑒定費1500元;7、交通費700元;8、醫(yī)療費36139.08元,合計140105.88元。由于曾某某已支付現(xiàn)金2000元,故何某某實際應(yīng)得到138105.88元的賠償。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由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江支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內(nèi)賠償何某某108566.8元(總損失140105.88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400元-醫(yī)療費36139.08元+交強險醫(yī)療費10000元);二、由瀘州振恒運輸有限公司賠償何某某15769.54元[(總損失140105.88元-交強險賠償額108566.8元)×50%],此款由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江支公司在三者險中賠償。由于曾某某已支付2000元,故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江支公司直接向何某某賠償13769.54元,向曾某某賠償2000元;三、由王某全賠償何某某15769.54元[(總損失140105.88元-交強險賠償額108566.8元)×50%];四、駁回何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w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應(yīng)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案件受理費1333元,由瀘州振恒運輸有限公司承擔667元,王某全承擔666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四川省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汪 權(quán)
書記員:唐朝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