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何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嘉魚縣人,無職業(yè),住嘉魚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龍宗柱,嘉魚縣司法局牌洲鎮(zhèn)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告:湖北省富某高新技術有限公司。
住所地:嘉魚縣魚岳鎮(zhèn)公路橋。
法定代表人:方鋼,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魯小爐,湖北南嘉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原告何某某與被告湖北省富某高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某高新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2月2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何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龍宗柱、被告富某高新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魯小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何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被告雙倍支付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33768元(2×7個月×2600元)及額外經(jīng)濟補償金8400元(16884元×50%),并補發(fā)一個月工資2412元;2、依法判決雙倍支付原告工資57600元(2412元×12個月×2,從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3、依法判決被告為原告申報并繳納2008年至2015年期間的養(yǎng)老保險。事實及理由:2005年5月份,原告何某某入職嘉魚縣富某紡織有限公司、具體工種電工。2008年因該公司停業(yè),原告直接入職被告富某高新公司,具體工種亦為電工,月平均工資1100元。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原告平均月工資為2400元,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未為原告繳納社會養(yǎng)老保險費,由于未給原告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原告于2015年9月向嘉魚縣人民政府上訪,2015年10月5日被告無故通知原告解除勞動關系,拒絕原告上班,停發(fā)原告工資。
經(jīng)本院審理查明,2008年原告何某某進入被告富某高新公司工作,具體工種為電工。從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原告的實際月工資分別為2570元、2582元、2604元、3431元、1766元、2390元、2283元、2549元、2637元,2015年9月的實發(fā)工資是865元。被告富某高新公司一直未與原告簽訂《勞動合同》。因被告未及時為原告繳納社會養(yǎng)老保險,原告于2015年9月到嘉魚縣人民政府上訪,2015年10月5日,被告富某高新公司有關負責人龍復啟口頭通知包括原告在內(nèi)的職工不再到崗上班,并停發(fā)原告工資。原告于2016年5月4日向嘉魚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該仲裁委員會于同年5月6日做出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
本院認為,一、關于被告是否應該向原告支付雙倍經(jīng)濟補償金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但被告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并沒有書面形式通知原告,也沒有額外支付原告一個月工資?!秳趧雍贤ā罚┑诎耸邨l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經(jīng)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故被告應支付原告雙倍經(jīng)濟補償金?!秳趧雍贤ā返谒氖邨l規(guī)定:“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本院可按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加2015年9月共10個月的工資計算出經(jīng)濟補償?shù)脑鹿べY。原告的月工資為2367.70元。原告主張其2008年進入被告富某高新公司工作,而被告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原告的工作年限,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對于原告主張從2008年起計算工作年限應予以支持,被告登記成立的時間為2008年10月16日,可以視為原告計算工作年限的起點時間,截止2015年10月5日解除合同時止工作年限為7年,雙倍經(jīng)濟補償金總額為33147.80元(即2367.70元×7個月×2)。二、額外經(jīng)濟補償金和解除勞動合同補發(fā)一個月工資是否支持的問題。前已述及,被告應支付原告雙倍經(jīng)濟補償金即為賠償金,賠償金是對用人單位不依法解除勞動關系的懲罰,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后,不應再支付額外經(jīng)濟補償金和解除勞動合同補發(fā)一個月工資,否則,對用人單位的懲罰過于嚴厲,有損用人單位的利益。故原告的該項訴請本院不予支持。三、關于被告未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是否應支付雙倍工資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薄T嬷鲝堉Ц峨p倍工資補償金,因原告主張從2008年起雙方一直未簽訂勞動合同,如果按2008年10月16日作為計算工作年限的起點時間的話,那么被告向原告支付兩倍工資報酬的時間段為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被告在支付兩倍工資報酬時間屆滿時沒有向原告支付,原告就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因此原告對該項主張?zhí)崞饎趧又俨玫臅r間應當在2011年10月底之前,原告于2016年5月才申請仲裁,且沒有證據(jù)證明存在仲裁時效中斷的情形,因此對原告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四、關于被告是否應該為原告補繳養(yǎng)老保險費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一條規(guī)定:“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應當依法按時足額征收社會保險費,并將繳費情況定期告知用人單位和個人”。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原告訴請由被告補繳養(yǎng)老保險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三第一款規(guī)定,應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做出處理,不屬于民事訴訟的范疇,本案不予審理。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三條第一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湖北省富某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支付原告何某某賠償金33147.80元,限被告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一次性履行完畢;
二、駁回原告何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咸寧市金穗支行。17×××04004-550。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汪平紅
書記員:熊夢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