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申請執(zhí)行人):任成亮,男,漢族,住黑龍江省海林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任恩嵊,海林市城區(qū)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被執(zhí)行人):海林市海某某西某家村民委員會,住所地黑龍江省海林市。
法定代表人:包全成,男,該村民委員會主任。
被告:海林市海某某中心校(案外人),住所地黑龍江省海林市。
法定代表人:陳海濤,男,該校校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紅偉,黑龍江宏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任成亮與被告海林市海某某西某家村民委員會、海林市海某某中心校申請執(zhí)行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10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任成亮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任恩嵊、被告海林市海某某西某家村民委員會法定代表人包全成、被告海林市海某某中心校校長陳海濤及其委托代理人吳紅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任成亮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決對被告海林市海某某西某家村民委員會所有的位于海某某西某家村小學的教學樓960平方米,操場1萬平方米繼續(xù)執(zhí)行;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西某家村民委員會債務轉移合同糾紛一案,業(yè)經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于2015年10月16日作出(2015)海商初字第613號民事判決書,于2015年12月22日作出(2015)海法執(zhí)字第735號執(zhí)行裁定。一、查封被執(zhí)行人西某家村民委員會所有的位于西某家村的教學樓960平方米,操場1萬平方米。二、被執(zhí)行人西某家村民委員會負責保管被查封的房屋、土地,但因過錯造成被查封財產損失,應由其承擔責任,在查封期間內,被執(zhí)行人不得轉移被查封財產。但是被執(zhí)行人卻與海某某中心校惡意串通,將被查封財產違法轉移,2016年7月13日中心校依國有資產為名,提出執(zhí)行異議申請,法院在審理中認定事實有誤,適用法律錯誤,作出完全錯誤的執(zhí)行裁定書,其一在開庭時被告沒提異議;其二在查封時被告沒提異議;其三起訴判決執(zhí)行在前,其四,提異議在后,實屬非法轉移財產,其五提出異議缺乏法律依據(jù),作出裁定屬于無效。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1、案外人異議是否成立;2、執(zhí)行標的教學樓1050平方米教學樓、10000平方米土地由誰享有所有權?!懂a權登記證》是國家對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所有權,單位享有占有、使用權的法律憑證,由財政部統(tǒng)一印制。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fā)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fā)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除外。被告海林市中心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證》,登記日期為2016年7月13日。本案爭議的房屋960平方米、土地10000平方米登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印制的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證之中。原告任成亮認為該登記證書無效,可另行主張權利。
綜上所述,原告任成亮主張繼續(xù)執(zhí)行其對被告海林市海某某西某家村享有的債權232600元,但無證據(jù)證明該爭議標的教學樓1050平方米,10000平方米土地所有權為被告海林市海某某西某家村所有,對其主張不予支持。被告海林市中心校主張的教學樓及操場系國家所有,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任成亮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952元,由原告任成亮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楊啟興 審判員 高秋蘭 審判員 蔡密成
書記員:郭小鈺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