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溧陽市。
原告代某某與被告李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1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代某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李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代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退還原告通過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強制過戶房屋過程中原告為被告多墊付的抵押貸款151,591.84元;2、判令被告返還原告墊付款項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10,990元(以151,591.84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從2016年9月1日暫計至2018年4月30日,并計算至被告實際付清之日止)。事實與理由:原告代某某就與被告李某某購買上海市寶山區(qū)江楊北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訴至本院,本院于2016年7月13日作出(2016)滬0113民初6245號一審判決為,1、被告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滌除設定在系爭房屋上的抵押權;2、被告李某某于履行上述抵押權義務后十日內(nèi)配合原告代某某辦理系爭房屋的過戶手續(xù),將該房屋產(chǎn)權過戶至原告代某某名下;3、原告代某某于辦理房屋產(chǎn)權過戶手續(xù)當日,向被告李某某支付剩余房款175萬元;4、被告李某某于辦理房屋產(chǎn)權過戶手續(xù)當日,按照320萬元基數(shù),從2016年3月1日起算,以日萬分之二標準向原告代某某支付逾期過戶違約金。該判決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效。因被告怠于履行判決內(nèi)容,原告向本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執(zhí)行案號為(2016)滬0113執(zhí)4395號。因被告李某某未滌除系爭房屋抵押權影響房屋過戶,故原告同意將已交至法院賬戶內(nèi)的剩余房款175萬元及起訴時申請保全措施時向本院交納的保證金20萬元通過法院執(zhí)行局用于歸還銀行貸款并滌除抵押權,使房屋能順利過戶至原告名下。原告為滌除抵押權,扣除其應該支付給被告剩余房款175萬元外,多支付了151,591.84元,故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請如上。
原告代某某為證明己方主張,向本院提供《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判決書》、執(zhí)行案中的銀行債權申報材料、談話筆錄、交款證明。交款證明顯示原告于2016年4月12日向本院交納20萬元保證金;6月21日向本院交納175萬元代管款。銀行債權申報材料顯示,截止2016年8月31日,李某某就系爭房屋尚欠貸款銀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徐匯支行本金1,879,394.55元、利息6,019.30元、罰息12.76元。2016年9月12日,本院執(zhí)行局執(zhí)行法官向原告代某某作的談話筆錄,原告確認同意將原告已交至本院的175萬剩余房款及20萬保證金用于墊付被告所欠銀行貸款繼而清除抵押權。原告稱,之后由執(zhí)行法官向銀行辦理清償貸款及滌除抵押權手續(xù),因辦理時間與銀行債權申報日期之間有時間差,銀行收到195萬元,辦理完滌除手續(xù)后,退回48,408.16元。故原告主張的墊付金額為195萬減去175萬減去48,408.16元,即151,591.84元。
在庭審中,原告提供了產(chǎn)權登記信息,證實現(xiàn)系爭房屋已登記至代某某名下。
被告李某某未作答辯。
鑒于被告未到庭應訴,本院對原告的陳述及提供的證據(jù)進行核對,經(jīng)審理查明,確認原告所訴屬實。
本院認為,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本院于2016年7月13日作出的(2016)滬0110民初6245號民事判決書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生效判決明確了原、被告繼續(xù)履行房屋買賣合同項下的義務?,F(xiàn)經(jīng)原告申請強制執(zhí)行,系爭房屋產(chǎn)權已過戶登記至原告名下。在辦理產(chǎn)權過戶登記過程中,原告為能及時實現(xiàn)自身合法權益,為滌除抵押權而為被告墊付了本應由被告承擔的系爭房屋上銀行貸款余額、利息及罰息,扣除原告應支付給被告175萬元剩余房款,原告為其多墊付的款項151,591.84元,應予以返還。故原告主張要求被告返還墊付款151,591.84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原告主張的利息,本院認為應從原告確認由其代為被告墊付銀行欠款之日的次日,即2016年9月13日起算。被告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放棄抗辯權利。據(jù)此,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李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代某某墊付款151,591.84元及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標準,自2016年9月13日起計算至被告李某某實際付清之日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826元,由被告李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陳鳳琴
書記員:朱??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