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wǎng)!
代某某
包鐵山(北京道成(通某)律師事務所)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某分公司
王湛波
王婧婧(北京尚衡律師事務所通某分所)
上訴人(原審原告):代某某,女,現(xiàn)住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某市開魯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包鐵山,北京市道成(通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某分公司。
負責人:田國華,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湛波,該公司工作人員。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婧婧,北京市尚衡律師事務所通某分所律師。
上訴人代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某分公司(以下簡稱人壽保險公司)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通某鐵路運輸法院作出(2016)內(nèi)7104民初14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6年10月0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上訴人代某某的上訴請求:一、撤銷(2016)內(nèi)7104民初147號民事判決書,依法改判被上訴人人壽保險公司給付上訴人代某某保險賠償金50860元;二、一、二審案件受理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事實與理由:一、原審法院關于傷殘賭償金的計算違反法律規(guī)定。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千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殘疾賠償金根據(jù)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
上訴人代某某是因交通事故受傷,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被評定為一個九級傷殘,三個十級傷殘。
上訴人應獲得的傷殘賠償金應為130410元(28350元×20年×23%),上訴人代某某的請求沒有超出保險金額42000元。
二、原審法院根據(jù)公平原則判決屬于適用法律錯誤。
原審法院對被上訴人保險公司關于傷殘賠償金按比例賠付的抗辯,認為比例賠付違反了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九條之規(guī)定:”保險人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中的責任免除條款、免賠額、比例賠付或者給付等免除或者減輕保險人責任的條款”的情形,”在其不能證明對該免責條款己向投保人盡到明確說明義務的情況下,認定該傷殘賠償金的計算方法對上訴人不發(fā)生法律效力”。
既然認定被上訴人關于比例賠付對上訴人沒有法律效力,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約定不明確就應該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應該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
可是原審法院最終根據(jù)公平原則判決按比例賠付傷殘賠償金。
原審法院其認定的事實與判決的內(nèi)容自相矛盾。
其次,公平原則適用于侵權類案件,公平責任原則指對于損害的發(fā)生雙方當事人都沒有過錯,而且不能夠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可是受害人遭受的損失如果不予以補償顯然不公平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jù)具體情況,要求雙方當事人公平分擔損失的原則。
本案是保險合同案件,不適用公平原則,適用與雙方之間的約定,雙方約定不明確的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
三、原審法院在適用法律上具有隨意性。
法院在適用法律應具有嚴肅性,穩(wěn)定性。
針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通某市鐵路運輸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的案例比比皆是,均因保險公司未如實履行告知和說明義務而沒有支持保險公司的抗辯理由,保險公司上訴也均沒有得到二審法院的支持。
現(xiàn)案件事實沒有變化、法律適用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做出同案不同判的先例,有悖法律規(guī)定,有悖法理原則。
法院的判決不能依據(jù)法官的意志而隨意改變。
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一審法院的錯誤判決,維護法律的嚴肅性、穩(wěn)定性。
被上訴人人壽保險公司答辯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另外,依據(jù)雙方簽訂的保險合同條款,保險責任應按傷殘比例賠付傷殘保險金。
原告代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要求被告給付意外傷害保險金500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4年12月25日,原告在被告處投保了吉祥B卡綜合意外傷害保險,卡號為5130150100XXXXXX。
合同約定意外傷害保險金額42000元,意外傷害醫(yī)療保險金額8000元。
另認定,2015年09月28日06時30分許,郭某某駕駛五征牌低速貨車,沿國道303線至某某鎮(zhèn)某某某村瀝青路自南向北行駛至”某某石油”南側(cè)時,超越前方同向行駛的初某某駕駛的尼科尼亞牌二輪電動自行車時,兩車相撞,致車輛損壞,初某某當場死亡,代某某受傷。
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nèi)。
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被送往開魯縣醫(yī)院搶救治療,診斷為:1、盆骨骨折;2、左股骨粗隆間骨折;3、多發(fā)肋骨骨折;4、左脛胖骨骨折;5、左手外傷;6、右大腿外傷。
支出醫(yī)療費26030.40元。
2016年04月19日,經(jīng)北京市道成(通某)律師事務所委托,通某市科爾沁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司法鑒定所對代某某的傷情進行了傷殘等級鑒定,鑒定意見:被鑒定人代某某交通奉故致殘;1、左手示、中指喪失功能36%(相當于雙手喪失功能18%),其傷殘等級為IX傷殘;2、骨盆損傷致骨盆畸形愈合,其傷殘等級為X級傷殘;3、左脛膝骨骨折內(nèi)固定術后,左下肢喪失功能11.2%,其傷殘等級為X級傷殘;4、右大腿皮膚損傷癱痕面積為體表面積的4%,其傷殘等級為X級傷殘。
一審法院認為,原、被告之間訂立的人身保險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應遵守最大誠信原則,履行合同內(nèi)容。
原告在保險期間發(fā)生保險事故,對于原告的合理損失,被告應予以賠償。
一、關于醫(yī)療費的賠付問題。
根據(jù)原被告之間訂立的吉祥B卡綜合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約定,意外傷害醫(yī)療保險金額為8000元,而原告因本次事故產(chǎn)生醫(yī)療費26030.40元,超過保險金額的,以保險金額為限,故被告應向原告給付意外傷害保險金8000元;二、關于意外傷害保險金額的賠付問題。
被告主張對于傷殘保險金應按照雙方約定的保險責任條款第二條的標準予以賠付,即原告存在多處傷殘,應按照最高的傷殘等級所對應的保險金給付比例,即九級傷殘對應的保險金額的20%支付傷殘保險金8400元。
被告對傷殘金的賠償計算方法屬于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九條規(guī)定的”保險人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中的責任免除條款、免賠額、免賠率、比例賠付或者給付等免除或者減輕保險人責任的條款,可以認定為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的情形,在其不能證明對該免責條款已向投保人盡到明確說明義務的情況下,認定該傷殘賠償金的計算方法對原告不發(fā)生法律效力。
但傷殘賠償保險金額是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被保險人應獲得的最高賠償金額,根據(jù)公平原則,不同的傷殘等級對應不同的賠償金額是較為合理的。
原告因保險事故導致身體一處九級傷殘、三處+級傷殘,根據(jù)公安部(GB18667-xxxx)《道路交通奉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附則及附錄B的規(guī)定,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是按照傷殘者的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shù)和賠償指數(shù)等加計算。
根據(jù)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shù)、賠償指數(shù)等。
公式如下:C=CtXCl(In+Σla(Σla510%,i=1,2,3...n多處傷殘,其中,Ct代表傷殘賠償保險金額、C1代表賠償責任系數(shù)、In代表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系數(shù),用百分比表示、Σla代表傷殘賠償附加指數(shù),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將受傷人員傷殘程度劃分為十級,從第1級(100%)到第十級(10%),每級相差10%,每處傷殘賠償附加指數(shù)計算方式為從第1級(10%)到第十級(1%),每級相差1%,具體到本案中,被告?zhèn)麣堎r償金應為42000X(20%+1%+1%+1%)=9660元;至于被告提出鑒定費不在保險理賠范圍的辯解意見,因違反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鑒定費是被保險人為查明和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zhì)、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
故對該辯解意見不予采納。
綜上,原告要求被告給付保險金50000元的訴訟請求,對于其合理部分,其訴訟主張予以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六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 ?、第十七條 ?、第十九條 ?、第六十條 ?、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某分公司給付原告代某某保險賠償金18520元(意外醫(yī)療保險金8000元、意外傷殘保險金額9660元、鑒定費860元)。
二、駁回原告代某某對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某分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25元,原告代某某負擔330.54元,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某分公司負擔194.46元。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
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
本院認定如下:2014年12月25日,上訴人代某某在被上訴人
處投保了吉祥B卡綜合意外傷害保險,雙方簽訂了格式合同,
合同約定意外傷害保險金額42000元,意外傷害醫(yī)療保險金額
8000元。
2015年09月28日06時30分許,郭某某駕駛五征牌低速貨車,沿國道303線至某某鎮(zhèn)某某某村瀝青路自南向北行駛至”某某石油”南側(cè)時,超越前方同向行駛的初某某駕駛的尼科尼亞牌二輪電動自行車時,兩車相撞,致車輛損壞,初某某當場死亡,代某某受傷。
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nèi)。
事故發(fā)生后,上訴人代某某在開魯縣醫(yī)院搶救治療,診斷為:1、盆骨骨折;2、左股骨粗隆間骨折;3、多發(fā)肋骨骨折;4、左脛胖骨骨折;5、左手外傷;6、右大腿外傷。
支出醫(yī)療費26030.40元。
2016年04月19日,經(jīng)北京市道成(通某)律師事務所委托,通某市科爾沁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司法鑒定所對代某某的傷情進行了傷殘等級鑒定,鑒定意見:被鑒定人代某某交通奉故致殘;1、左手示、中指喪失功能36%(相當于雙手喪失功能18%),其傷殘等級為IX傷殘;2、骨盆損傷致骨盆畸形愈合,其傷殘等級為X級傷殘;3、左脛膝骨骨折內(nèi)固定術后,左下肢喪失功能11.2%,其傷殘等級為X級傷殘;4、右大腿皮膚損傷癱痕面積為體表面積的4%,其傷殘等級為X級傷殘。
本院認為,上訴人代某某與被上訴人人壽保險公司簽訂
的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依法履
行。
關于上訴人代某某對傷殘賠償金賠付比例問題,根據(jù)雙方
簽訂的格式合同建立保險合同關系,被上訴人人壽保險公司應
盡到如實全面且明確的向保險人告知保險合同內(nèi)容的義務,也
未盡到履行格式合同要求的明確告知義務,被上訴人人壽保險
公司應承擔合同約定不明、舉證不能的責任,應按合同約定全
額給付上訴人代某某保險賠償金及全額意外傷殘保險金。
被上
訴人人壽保險公司要求按比例賠付代某某意外傷殘保險金的抗
辯理由證據(jù)不足,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一審法院在被
上訴人人壽保險公司未盡到如實全面且明確的向保險人告知保
險合同內(nèi)容的義務,也未盡到履行格式合同要求的明確告知義
務的情形下,按公平原則按比例賠付代某某意外傷殘保險金不
符合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應予糾正。
綜上所述,代某某的上訴請求成立,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最高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通某鐵路運輸法院作出(2016)內(nèi)7104民初147號民事判決;
二、被上訴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某分公司給付上訴人代某某保險賠償金50860元(意外醫(yī)療保險金8000元、意外傷殘保險金額42000元、鑒定費860元)。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1575元,由被上訴人中國人壽保險股
份有限公司通某分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上訴人代某某與被上訴人人壽保險公司簽訂
的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依法履
行。
關于上訴人代某某對傷殘賠償金賠付比例問題,根據(jù)雙方
簽訂的格式合同建立保險合同關系,被上訴人人壽保險公司應
盡到如實全面且明確的向保險人告知保險合同內(nèi)容的義務,也
未盡到履行格式合同要求的明確告知義務,被上訴人人壽保險
公司應承擔合同約定不明、舉證不能的責任,應按合同約定全
額給付上訴人代某某保險賠償金及全額意外傷殘保險金。
被上
訴人人壽保險公司要求按比例賠付代某某意外傷殘保險金的抗
辯理由證據(jù)不足,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一審法院在被
上訴人人壽保險公司未盡到如實全面且明確的向保險人告知保
險合同內(nèi)容的義務,也未盡到履行格式合同要求的明確告知義
務的情形下,按公平原則按比例賠付代某某意外傷殘保險金不
符合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應予糾正。
綜上所述,代某某的上訴請求成立,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最高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通某鐵路運輸法院作出(2016)內(nèi)7104民初147號民事判決;
二、被上訴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某分公司給付上訴人代某某保險賠償金50860元(意外醫(yī)療保險金8000元、意外傷殘保險金額42000元、鑒定費860元)。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1575元,由被上訴人中國人壽保險股
份有限公司通某分公司負擔。
審判長:李永勝
書記員:肖志勛
中律網(wǎng)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服務僅供參考和借鑒,不構(gòu)成任何法律意見或建議。我們的法律服務團隊將盡最大努力確保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但并不能保證信息和服務的完全無誤,亦不對用戶使用這些信息和服務所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中律網(wǎng)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不構(gòu)成律師-客戶關系。用戶在使用我們的法律服務時,應該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建議和指導,避免因自己的錯誤行為而導致的法律風險和損失。
中律網(wǎng)可能會包含第三方的鏈接和內(nèi)容,這些鏈接和內(nèi)容與我們無關。用戶使用這些鏈接和內(nèi)容時,需自行承擔風險和責任,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最后,我們保留隨時更改或修訂這些免責聲明的權利。如果您在使用我們的網(wǎng)站時遇到任何問題或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地址:重慶市海王星科技大廈眾創(chuàng)空間
電話:023-8825-6629
? Copyright 2008-2023 | 中律網(wǎng)保留所有權利 本站由上智科技提供技術支持渝ICP備20007345號-4
使用本網(wǎng)站將受制于明確規(guī)定的使用條款。使用本網(wǎng)站即表示您同意遵守這些通用服務條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