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仝某某,女,x年x月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張家口市赤城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玉梅(系原告之女),女,x年x月x日出生,漢族,職工,住北京市平谷區(qū)。
被告:郭某某,男,x年x月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張家口市赤城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波,河北天權(quán)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仝某某與被告郭某某物權(quán)保護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1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仝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郭玉梅、被告郭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波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仝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停止侵權(quán),立即搬出原告所有的房屋張家口市赤城縣;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系親戚關系,由于原告年歲已高,原告與丈夫郭萬明于2000年搬離x村,與閨女郭玉梅一起生活,2016年原告丈夫郭萬明去世。原告搬走以后,被告要求暫住原告的房屋,原告表示同意。被告暫住原告房屋至今。原告多次找被告要求被告搬出該房、但被告無視原告的請求,一直居住在該房內(nèi),其行為已構(gòu)成侵權(quán)。
郭某某辯稱,爭訟的窯洞是1997年被告從被告的三伯郭萬明(原告的丈夫)處購買的。當時郭萬明要賣他家的三間窯洞,先和本村的楊樹本搞好了價錢,后來賣給了被告,價錢是窯洞折價2300元,家具及其它東西折價500元,還有一匹大馬和馬駒折價2000元。當時交易給錢時有本村兩個人在場,因為是親屬關系,當時沒有寫紙,被告購買后就入住至今。被告合法購買房屋,屬于有權(quán)占有,沒有侵犯原告權(quán)利,原告訴訟請求錯誤。原告認為被告侵權(quán),也過了請求權(quán)的訴訟時效。被告名下沒有其它宅基地,只有購買得這個房屋。所以應當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原告訴訟是因為在2018年底,村里有消息稱整村可能要搬遷,村委會也對村民的住房和土地進行了登記,以便日后的搬遷補償。原告得知消息后看到了利益,所以訴訟。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丈夫郭萬明與被告郭某某系同村親屬關系,1997年,原、被告協(xié)商將位于赤城縣原告丈夫郭萬明名下的房屋以2300元的價格賣給了被告郭某某,交易時有兩名村民在場。被告購買此房產(chǎn)后一直居住至今。以上有原告提交的社員宅基地登記表、村民委員會證明以及被告提交的村民委員會證明和證人出庭作證予以佐證。
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jù)能夠證明爭訟的房產(chǎn)的宅基地當時是原告丈夫郭萬明名下、原告丈夫郭萬明于2016年去世,但原告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其是爭訟的房產(chǎn)的所有權(quán)人;被告的證明和證人證言能夠證明原告和其丈夫已將爭訟的房產(chǎn)賣于被告,此買賣行為在1997年錢物已經(jīng)履行完畢且沒有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故被告對爭訟的房產(chǎn)屬于有權(quán)占有。
綜上所述,原告沒有提供其他證據(jù)證明被告是無權(quán)占有原告擁有物權(quán)的房產(chǎn)。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quán)法》第六條、第三十四條、第二百四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仝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0元,減半收取計40元,由原告仝某某負擔4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寒
書記員: 甄曉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