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亞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仙桃市達南路1號新天地廣場15樓,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9004780935690X。法定代表人劉先才,董事長。委托代理人尚萬一、張銀濤,湖北關山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恩施市,委托代理人鄧明發(fā),枝江市馬家店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委托代理人楊天照,枝江市中聯(lián)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亞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2、原告無須向被告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30600元、一次性就業(yè)補助金40800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27200元、停工留薪期工資13600;3、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6年7月12日,被告通過另一位在原告處提供勞務的木工負責人介紹到原告處務工,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甚至在事故發(fā)生之時原告亦不知有被告這個勞務提供者,故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另原告曾以提供勞務者受害為由訴至法院,提供的多份證據亦表明原被告之間為勞務關系,只是被告之后撤訴轉走工傷認定和勞動仲裁程序時,原告未引起足夠重視,故相關機構默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且被告在以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為訴因時,原告曾配合被告共同選定鑒定機構做傷殘鑒定,結果并不構成傷殘。因此原告認為,枝江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作出的裁決,認定事實錯誤,故訴至法院。被告李某辯稱,原被告雙方雖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被告為原告承建的工程提供了具體的勞動,原告實際支付了被告勞動報酬,雙方已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被告在原告處勞動,原告應當為被告交納工傷保險費,被告在勞動中因工受傷,經相關部門認定構成工傷,勞動能力鑒定為九級致殘,原告應當按枝江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作出的裁決支付被告相應工傷保險待遇。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對于當事人雙方沒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對雙方有爭議的事實,經過法庭舉證、質證、認證以及法庭辯論,本院認定如下:1、原告為證明雙方形成勞務關系,提供被告在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中的證人證言,該證言不能證實原告主張,一是法律關系應當依法認定,證人無權證明;二是證言內容僅能表明被告在原告承建的工地上因工受傷,不能證明雙方形成何種法律關系。2、原告認為被告不構成傷殘,依據是在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中曾配合被告作傷殘鑒定,因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的傷殘評定依據和標準不同于工傷(職業(yè)?。┞毠趧幽芰﹁b定,且二種鑒定之間并無法律上的關聯(lián)性,故原告主張的此項事實亦不能成立。3、被告李某受到的事故傷害屬于工傷認定范圍,應當認定為工傷。被告為證實該項主張,提交枝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依法定程序和職責作出的認定工傷決定書和宜昌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工傷(職業(yè)病)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具備法律效力,本院予以確認;原告以被告在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中撤訴后轉求其他救濟途徑時未引起重視為由抗辯,理由不能成立,且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信。上述事實,有枝勞仲案字[2017]第192號仲裁裁決書,枝人社工認[2017]81號工傷認定書,宜勞鑒字[2017]B70號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證人張某、劉某、黃某的證言,被告在枝江市人民醫(yī)院的病情證明書、出院記錄,以及當事人的陳述在卷佐證。
原告亞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被告李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2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亞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銀濤、被告李某的委托代理人楊天照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雙方雖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是否形成勞動關系與是否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并無法律上的關聯(lián)性,原告應當支付被告相關工傷保險待遇。理由如下:1、枝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依法定程序和職責作出的認定工傷決定書,在法定期限內原告既未申請復議亦未提起行政訴訟,決定書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應當作為本案認定事實的依據。被告受到的事故傷害認定為工傷,即認定原告為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被告為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第(四)項的規(guī)定,原告將在建工程的承包業(yè)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木工負責人,木工負責人聘用的被告從事承包業(yè)務時因工受傷,原告應為承擔工傷保險的責任單位。3、勞社部發(fā)[2005]12號《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書》第一、二、四項規(guī)定的內容可以判定,原被告之間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基于此,原告認為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于事實和法律不符,本院不予支持。原被告之間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被告依法享有《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權利;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fā)生工傷的,該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支付工傷保險待遇。枝江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程序合法,實體得當,本院予以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第(四)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亞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被告李某之間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二、原告亞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被告李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護理費、交通費,合計115709.3元;三、被告李某領取判項(二)的費用后,雙方工傷保險關系終止,被告李某舊傷復發(fā)的一切費用由其自理。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元,由原告亞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楊維梁
書記員:陳曉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