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于某某,男,漢族,個體。
委托訴訟代理人:任賀鵬,黑龍江率航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方某某禾玉某業(y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寧,該公司經(jīng)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北大荒糧食集團有限公司方正分公司。
法定代表人:楊偉,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博,黑龍江大公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方某某恒博米業(y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玉忠,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索錦亮,方某某匡義法律服務(wù)所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方某某綠野米業(y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呂延秋,該公司經(jīng)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方某某德寶糧油貿(mào)易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人:邢亞德,該公司經(jīng)理。
上訴人于某某、方某某禾玉某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玉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北大荒糧食集團有限公司方正分公司(以下簡稱方正公司)、方某某恒博米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博公司)、方某某綠野米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野公司)、方某某德寶糧油貿(mào)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寶公司)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綏化農(nóng)墾法院(2018)黑8105民初12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9月1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于2018年10月18日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于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任賀鵬,禾玉公司法定代表人劉寧,被上訴人方正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博,被上訴人恒博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索錦亮,被上訴人綠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呂延秋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德寶公司經(jīng)本院開庭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對于被告于某某、禾玉公司、綠野公司、德寶公司應(yīng)承擔何種責任的問題。本院認為,原告與恒博公司事實上僅簽訂了一份《水稻代收代儲合同》,即2015年11月2日簽署的,并不存在所謂的2015年10月30日合同。于某某與原告簽署擔保合同的日期(2015年10月30日)雖早于原告與恒博公司簽訂合同的日期,但擔保合同中關(guān)于擔保對象及擔保事由的約定指代明確,于某某亦實際參與了2015年11月2日《水稻代收代儲合同》履行全過程,其對該主合同的履行內(nèi)容及擔保責任是清楚的。在恒博公司違反主合同約定私自出售代儲糧食后,于某某參與了與原告協(xié)商賠償還款事宜,并分三次給付原告賠償款450000元。從于某某上述行為能推定其知道并自愿為原告與恒博公司2015年11月2日簽訂的《水稻代收代儲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同時也可以視為其對與原告于2015年10月30日簽訂的《保證擔保合同》的自愿變更。
在原告與恒博公司《水稻代收代儲合同》時,因原告要求恒博公司找三、四家擔保人為合同提供聯(lián)保,除被告于某某已于2015年10月30日已經(jīng)與原告簽訂了《保證擔保合同》之外,恒博公司又找來了禾玉公司、綠野公司、德寶公司三家公司作為保證人,于2015年11月2日與原告簽訂了《保證擔保合同》,該合同真實有效,禾玉公司、綠野公司、德寶公司所持的原告與恒博公司間為借貸關(guān)系的辯駁意見對抗不了上述合同效力,且沒有證據(jù)支持,不予采納。在上述《保證擔保合同》及于延源與原告簽署的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均明確約定為連帶共同保證,因此被告于某某應(yīng)當與被告禾玉公司、綠野公司、德寶公司應(yīng)對被告恒博的的違約行為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關(guān)于原告未付給被告恒博公司代儲費的問題。按照原告與被告恒博公司于2015年11月2日簽訂的《水稻代收代儲》合同的約定,原告未付被告恒博公司代儲費16233.76元(1623.376噸×每噸10元)。
關(guān)于被告恒博公司主張給付原告糧款、利息和給付糧庫庫房租賃費應(yīng)抵扣原告損失問題。本案中,原告與被告恒博公司簽訂的是《水稻代收代儲合同》。原告與被告恒博公司之前在2015年期間,除簽訂并履行了2015年11月2日的水稻代收代儲合同之外,無其他經(jīng)濟往來。被告恒博公司舉證的10張票據(jù)上往來的時間均發(fā)生在被告恒博公司出售水稻,即2016年8月份之前,且2015年11月2日簽訂的合同中,并無被告恒博公司需要向原告履行支付糧款、利息、利潤的約定。原告收取該利息,無法律依據(jù),原告在庭審中承認收到了以上款項,應(yīng)抵扣原告的損失351470元。原告與被告恒博公司簽訂的《水稻代收代儲合同》中約定,被告為原告無償提供倉容場地,被告給付糧庫庫房租賃費,與本案無關(guān),不予支持。
關(guān)于被告恒博公司主張,《水稻代收代儲合同》中約定原告按收購量按每噸10元的標準給付收儲的費用過低應(yīng)按50元計算問題。本案中,原告與被告恒博公司簽訂的《水稻代收代儲合同》是雙方自愿簽訂的,沒有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被告只有在與原告協(xié)商一致的情況下才可變更合同約定,對該主張不予支持。
關(guān)于于某某(反訴原告)主張《水稻代收代儲合同》無效、原告(反訴被告)收取其450000元構(gòu)成不當?shù)美?,?yīng)予返還的問題。法院認為,原告與恒博公司簽訂的《水稻代收代儲合同》是雙方自愿簽訂的,合同內(nèi)容沒有違反法律規(guī)定,恒博公司完成了收儲,反訴被告給付了收儲水稻款,該合同已實際履行,應(yīng)認定該合同合法有效。恒博公司在私自出售存儲的水稻過程中,給付原告水稻款1250000元,于某某自愿替恒博公司給付原告賠償款450000元,共計1700000元,足以證明原告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不存在過錯。恒博公司收購所有糧食均存儲在糧庫院內(nèi)的庫房內(nèi),于某某是該糧庫的主要負責人,恒博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員部分是糧庫的在職工作人員,基于上述原因,原告為能夠保證2015年11月2日與被告恒博公司簽訂《水稻代收代儲合同》的投資安全,于2015年10月30日先與于某某簽訂了《水稻代收代儲合同》的《保證擔保合同》,于某某作為連帶保證人,在恒博公司私自出售原告存儲的水稻后,自愿為恒博公司賠償原告損失的行為,是對其與原告簽訂的《保證擔保合同》義務(wù)的履行。原告收取該損失費用的行為不構(gòu)成不當?shù)美撡M用不予返還,被告(反訴原告)于某某的反訴請求不應(yīng)予以支持。
關(guān)于被告禾玉公司、綠野公司、德寶公司提出對原告的水稻損失承擔50%賠償責任的問題,本案中,原告與被告簽訂的《保證擔保合同》中,約定了保證人為連帶責任保證,并明確約定保證人對全部債務(wù)承擔責任,未約定對原告的水稻損失承擔50%賠償責任。原告與被告恒博公司簽訂的主合同中約定了被告為原告提供收購資金50%以上額度的財產(chǎn)抵押履約擔保,未約定對原告提供50%的資金抵押擔保,上述被告沒有提供相關(guān)證據(jù)證明原告變更主合同加重債務(wù)人的債務(wù)。結(jié)合本案事實,被告禾玉公司、綠野公司、德寶公司的主張,無法律和事實依據(jù),應(yīng)對原告的損失承擔全部連帶清償責任。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五條、第八十八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恒博公司給付原告方正公司損失費2932296.24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履行完畢;二、被告于某某、禾玉公司、綠野公司、德寶公司對上述債務(wù)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三、駁回原告方正公司的其它訴訟請求;四、駁回反訴原告于某某的訴訟請求。本訴案件受理費33360元,訴前財產(chǎn)保全費5000元,合計38360元,由原告負擔3102元,被告恒博公司、于某某、禾玉公司、綠野公司、德寶公司連帶負擔35258元。反訴案件受理費4025元由反訴原告于某某負擔。
審判長 王奎
審判員 劉紅麗
審判員 石巖
書記員: 王鑫怡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