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支行,營業(yè)場所上海市嘉定區(qū)。
負責人:劉某,該行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秦臻,上海才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唐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上海市嘉定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鄒楊,上海律宏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碧某某(上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謝某某,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賴某某,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茅某某,女。
原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支行與被告唐某某、碧某某(上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某某上海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1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7月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秦臻,被告唐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鄒楊,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賴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唐某某歸還原告借款本金2,951,706.78元;2.判令被告唐某某支付原告截止至2019年1月29日止的利息43,212.40元、逾期利息983.54元;3.判令被告唐某某支付原告自2019年1月30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逾期利息(以2,995,902.72元為基數,按照《個人一手房住房貸款合同》約定的貸款利率水平加收50%計算);4.判令被告唐某某支付原告律師代理費149,795元;5.如被告唐某某屆時不履行上述第一、二、三、四項付款義務的,則原告有權對被告唐某某名下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區(qū)啟悅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行使抵押權并優(yōu)先受償,不足部分由被告唐某某繼續(xù)清償;6.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對被告唐某某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審理中,原告將第3項訴請中逾期利息的計算基數變更為以借款本金2,951,706.78為基數。
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6年10月10日與被告唐某某簽訂《個人一手住房貸款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唐某某向原告借款310萬元用于購買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開發(fā)之上海市嘉定區(qū)啟悅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701室房屋”);借款期限為252個月;利率為浮動利率,浮動周期為12個月;逾期利率按合同貸款利率水平加收50%計算;借款人未按期歸還貸款本息即構成違約,原告有權宣布合同項下貸款本息全部到期并依法對701室房屋行使抵押權,同時原告有權要求借款人賠償因其違約而給原告造成的損失(包括因實現債權而導致的律師費、訴訟費等相關費用損失)。
該合同另約定,被告唐某某以701室房屋為上述借款提供擔保,抵押擔保范圍為本合同項下借款人全部債務,包括本金、利息、逾期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以及實現貸款債權和抵押權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律師費、公證費、執(zhí)行費等)。原告于2016年11月2日與被告唐某某就前述房屋辦理了抵押預告登記。
原告于2017年1月3日依約向被告唐某某指定的銀行賬戶發(fā)放了貸款310萬元。被告唐某某自2018年9月20日起拖欠貸款本息,截止2019年1月29日,被告唐某某尚欠貸款本金2,951,706.78元、利息43,212.40元和逾期利息983.54元。原告為本案支出律師代理費149,795元。
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曾于2017年7月5日向原告出具《擔保函》,承諾對被告唐某某與原告簽訂的前述《個人一手住房貸款合同》項下之債務承擔階段性擔保責任,擔保期限至涉案房屋完成正式抵押登記之日。然,被告唐某某至今未與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辦理701室房屋產權變更手續(xù),故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應當對被告唐某某之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審理中,原告補充陳述,因被告唐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已被羈押,目前刑事案件已進入審查起訴階段。故其認為被告唐某某的住所業(yè)已發(fā)生變更,原告向被告唐某某追償確有困難,據此,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保證責任。
被告唐某某辯稱,針對第3項訴請,應就逾期部分計算罰息,而原告主張以實際欠款本金為基數計算罰息;對于第4項訴請,根據原告當庭提交的證據,其未能提供實際已經支付律師費的憑證,故不應當支付,且律師費過高;關于被告唐某某涉及刑事案件一節(jié),被告唐某某的案件尚未進行刑事判決,因此被告唐某某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尚無定論,故無法推演出被告唐某某住所業(yè)已變更的事實。
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辯稱,針對第3項訴請,應就逾期部分計算罰息,而原告主張的是以實際欠款本金為基數計算罰息;對于第4項訴請,原告主張的律師費過高,該費用沒有相應律師代理合同,原告舉證的律師費發(fā)票與本案是否有關無法予以確認,且律師費不應當由被告承擔;對于第6項訴請,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對被告唐某某的擔保為一般保證責任,原告應當優(yōu)先將被告唐某某名下的財產予以執(zhí)行后再向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追償。被告唐某某涉及刑事而被羈押,并不符合擔保法司法解釋所規(guī)定的“下落不明、移居境外”的情形,因此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有權依據擔保法第十七條進行抗辯。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10月10日,原告與被告唐某某簽訂《個人一手住房貸款合同》一份,約定:貸款人為原告,借款人為被告唐某某,被告唐某某向原告申請借款用于購買701室房屋,并以該房屋用作借款的抵押擔保;本合同項下住房貸款金額為310萬元;貸款期限為252個月;貸款發(fā)放至指定賬戶為[戶名:碧某某(上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賬號:XXXXXXXXXXXXXXXXX];貸款利率的參考利率為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相應期限貸款基準利率,利率定價方式為浮動利率;首次定價日為實際放款日,首次定價日的貸款利率為定價日當日適用的參考利率基礎上下浮10%;重新定價日的貸款利率為重新定價日當日適用的參考利率基礎上下浮10%;每12個月為一個浮動周期,每年1月1日重新定價一次;貸款按月付息,結息日為付息日的前一日,首期還款日為放款日在第一個還款周期對應日之前的最后一個20日,后續(xù)還款日為首期還款日在后續(xù)各期的對應日,當期沒有對應日的,則當期最后一日為當期還款日;借款人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方法,按月償還貸款本息,借款人應自發(fā)放貸款后首期還款日開始按期還款;若借款人未按約定期限還款,就逾期部分,從逾期之日起按照逾期貸款罰息利率按日計收利息,直至清償本息為止。按罰息利率計收利息的,計息公式為:利息=(本金+應付未付利息)×實際天數×罰息利率,逾期罰息利率為本合同約定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借款人未按期歸還貸款本息或應支付的其他費用的,貸款人有權宣布本合同項下貸款本息全部或部分提前到期,并依法對抵押房屋行使抵押權。借款人以合同項下貸款所購房屋向原告提供抵押擔保,擔保范圍為合同項下借款人全部債務,即小產證包括借款本金、利息(包括利息、復利、罰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貸款人實現債權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律師費、公證費、執(zhí)行費等)、因借款人違約而給貸款人造成的損失和其他所有應付費用。
2016年11月2日,原告作為抵押權人及申請人與被告唐某某就701室房屋辦理了預購商品房預告抵押登記手續(xù),抵押權人為原告,義務人為被告唐某某。2017年1月3日,原告依約向被告唐某某發(fā)放了310萬的貸款,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確認已收到被告唐某某的的310萬元。
2017年7月5日,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向原告出具《擔保函》一份。該份《擔保函》載明:對于購買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投資建造的《碧某某嘉譽苑》項目,坐落地點嘉定區(qū)徐行鎮(zhèn)啟悅路、澄瀏公路、啟寧路而申請原告?zhèn)€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公積金貸款的借款人,自借款人的貸款從原告放款至本公司賬戶后到借款人辦妥以貸款人為抵押權人的正式抵押登記手續(xù)之日期間,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同意為借款人提供階段性保證擔保;保證范圍為借款人與原告及轄內支行簽訂的《個人一手住房貸款合同》、《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項下本金、利息(包括復利和罰息)及相關費用;自借款人的貸款從原告及轄屬支行放款至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賬戶后到借款人辦妥以貸款人為抵押權人的正式抵押登記手續(xù)之日的期間內,借款人逾期支付貸款合同項下到期應付的本金或利息,不能履行債務且原告向借款人追償不能的,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在收到原告及轄屬支行發(fā)出的書面通知后一個月內代為償還借款人應付未付的本金和利息等。
截至2019年1月29日,被告唐某某尚欠原告借款本金2,951,706.78元、利息43,212.40元、罰息983.54元。原告起訴后,被告唐某某、碧某某上海公司均未歸還過借款。
2019年7月1日,上海才富律師事務所向原告開具了金額分別為10萬元、49,795元的上海增值稅普通發(fā)票,備注為唐某某案。
另查明,701室房屋產權登記的權利人仍為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在庭審中確認其已經在2018年7月17日取得大產權證,故被告唐某某已經具備了辦理產權登記手續(xù)即小產證。
再查明,被告唐某某于2018年7月29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以下簡稱嘉定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21日被依法逮捕,現羈押于上海市嘉定區(qū)看守所。嘉定公安局于2018年10月18日已將該案移送審查起訴。
上述事實,有《個人一手住房貸款合同》、貸款放款回單、借款憑證、上海市房地產登記證明、貸款已還款明細清單、《擔保函》、上海增值稅普通發(fā)票、批準逮捕決定書、逮捕證、起訴意見書及當事人的陳述為證,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唐某某簽訂的《個人一手住房貸款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嚴格按約履行各自義務。原告已按約履行了發(fā)放貸款的義務,被告唐某某理應按約定的期限及利率償還本金及利息,現其拖欠不付,顯屬違約,故應按合同約定承擔相應民事責任。原告依據貸款合同約定宣布全部貸款到期,要求被告唐某某歸還借款本息,并無不當,應予以支持。
關于原告主張的律師費,因原告僅提交了律師費發(fā)票,未能提交相應的合同及支付憑證,發(fā)票所記載的律師費是否與本案有關無法確認,且其主張的律師費亦無法證明已經實際發(fā)生,故對原告之該項主張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關于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是否需要承擔保證責任的問題。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認為其對被告唐某某的擔保為一般保證責任,原告應當先就被告唐某某的財產申請強制執(zhí)行后若仍不能履行債務的,再向其追償。首先,關于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承擔的保證責任是一般保證還是連帶保證。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在其出具的擔保函中承諾“借款人逾期支付貸款合同項下到期應付的本金或利息,不能履行債務且貴行向借款人追償不能的,本公司將在收到貴行及轄屬支行發(fā)出的書面通知后一個月內代為償還借款人應付未付的本金和利息等”。區(qū)分連帶保證和一般保證的重要標志就是保證人是否享有先訴抗辯權,即債權人是否必須先行對主債務人主張權利并經強制執(zhí)行仍不能得到清償時,方能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的上述承諾中包含了“不能履行債務”、“向借款人追償不能”等字樣,該表述具有當債務人客觀償還不能,即先向債務人主張權利不能后,方承擔保證責任的意思表示,故應當認定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對被告唐某某提供的是一般保證。其次,關于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是否可以依據一般保證的先訴抗辯權拒絕承擔保證責任的問題。原告認為,被告唐某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羈押,且該案已進入審查起訴階段。故被告唐某某的住所業(yè)已變更,原告向被告唐某某追償確有困難,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保證責任。本院認為,被告唐某某處于被羈押狀態(tài),其既不屬于下落不明,亦不屬于移居境外等情形,相反其去向是明確的,故應當不屬于擔保法規(guī)定的住所變更的情形。同時,原告提供的證據亦無法證明被告唐某某存在債務履行不能的情況。故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享有先訴抗辯權,若通過法院的判決及強制執(zhí)行后,被告唐某某仍不能履行債務的,其才承擔相應的保證責任。
關于原告是否有權對涉案701室房屋行使抵押權并優(yōu)先受償的問題。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唐某某僅就涉案房屋辦理了預告登記,涉案701室房屋現登記的所有權人仍為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而非借款人被告唐某某,在此情況下,原告不能直接要求處置仍處于非借款人名下的房產,并就所得價款優(yōu)先受償。其次,根據物權法第二十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后,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fā)生物權效力。預告登記后,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預告登記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保障交易安全,維護登記權利人的權益。本案中,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亦表示被告唐某某已經具備辦理小產證的條件?,F系因被告唐某某個人原因導致抵押權預告登記無法變更為抵押權登記,故原告的抵押權預告登記并未失效。鑒于原告已經履行了發(fā)放貸款的義務,被告碧某某上海公司也確認收到全部房款,故被告唐某某并不喪失要求辦理房產登記的權利,待房屋登記手續(xù)辦妥后,原告的抵押權預告登記仍可轉換為抵押權登記。如果原告的債權無法通過被告唐某某還款或被告碧某某承擔保證責任等形式實現的,原告在取得抵押權登記后仍然有權主張就處分抵押物后的財產優(yōu)先受償。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十一條、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五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唐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支行借款本金2,951,706.78元,并償付截至2019年1月29日止的利息43,212.40元、逾期利息983.54元;
二、被告唐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付原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支行自2019年1月30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逾期利息(以借款本金2,951,706.78元為基數,按照《個人一手住房貸款合同》約定的貸款利率加收50%計算);
三、若在對被告唐某某的財產依法強制執(zhí)行后仍不能履行上述第一、二項付款義務的,由被告碧某某(上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對被告唐某某不能履行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被告碧某某(上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承擔了保證責任后,有權向被告唐某某追償;
四、駁回原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支行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1,967元,減半收取計15,983.50元,案件申請費5,000元,合計訴訟費20,983.50元,由被告唐某某、被告碧某某(上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負擔(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繳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審判員:張衛(wèi)東
書記員:王慧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