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北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宜都市陸城紅春社區(qū)二組。
負責人:余開宇,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賀嫚,湖北三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繼紅,湖北三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武漢中某科技有限公司,登記住所地武漢市武昌區(qū)東湖路105號武漢中央文化旅游區(qū)k3-2地塊k3-4棟5層9室。
法定代表人:曹劍昊,公司總經(jīng)理。
原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北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宜都公司)與被告武漢中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某公司)電信服務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4月19日立案后,依法由審判員吳澤新、陳振遠、聶其璽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qū)徖?,?018年8月2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中國移動宜都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賀嫚、李繼紅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中某公司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中國移動宜都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解除與中某公司簽訂的《湖北移動車務通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2、中某公司立即支付車務通服務費2779.70元,并以2779.70元為基數(shù),從2016年7月28日起至欠款清償之日止按日3‰支付違約金;3、中某公司返還58臺“北斗”車務通終端,總價值58000元(1000元/臺);4、中某公司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如下:2015年6月15日,武漢中某科技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以下簡稱中某宜昌公司)向中國移動宜都公司申請辦理車務通業(yè)務,雙方協(xié)商一致后簽訂《湖北移動車務通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協(xié)議期限為三年,自2015年6月15日至2018年6月14日止。協(xié)議約定“甲方按年度付費,并向乙方獲取發(fā)票,每自然年為一個賬期”。后中國移動宜都公司為中某公司在宜都市范圍內(nèi)的客戶安裝車載終端。2015年7月15日,雙方在驗收報告中確認安裝58臺“北斗”定位終端。中國移動宜都公司進行平臺使用培訓,中某公司簽字認可并于2015年7月28日支付了首年的車務通使用費。但從第二年度的繳費日開始,中某公司拖延交費,截止到2017年1月全部停機時止,中某公司累計欠費2779.70元。根據(jù)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約定,“車載終端由乙方購買提供給甲方使用,則協(xié)議期內(nèi)產(chǎn)權歸乙方所有,當甲方按照本協(xié)議約定按時繳費,協(xié)議期滿,車務通終端產(chǎn)權歸甲方所有?!币虼?,中某公司應將58臺車務通終端返還給中國移動宜都公司或者賠償?shù)戎祪r款。2016年11月11日中某公司注銷了中某宜昌公司。2017年7月7日,中某公司出具《付款承諾函》,但未支付拖欠的移動業(yè)務服務費。
被告中某公司辯稱,(一)拖欠服務費的主體并非中某公司;(二)逾期付款并非中某公司所能控制,中國移動宜都公司未按照協(xié)議提供相應服務違約在先,中某公司不承擔違約責任。中國移動宜都公司主張日千分之三的違約金過高;(三)同意配合中國移動宜都公司拆卸并歸還所有終端設備,折舊費不應支持。
原告中國移動宜都公司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依法進行審查。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5年3月22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湖北公司)與中某公司簽訂《湖北移動【2015年北斗車務通(中某)】終端銷售供貨及服務框架協(xié)議》,開展車務通營銷合作。2015年6月19日,中某宜昌公司(甲方)與中國移動宜都公司(乙方)簽訂《湖北移動車務通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協(xié)議有效期3年,自2015年6月15日至2018年6月14日止,服務內(nèi)容為B車務通GPS定位套餐3,功能費用為每月58元,支付方式為“甲方按年付費,并向乙方獲取發(fā)票。每自然年為一個賬期”。中國移動宜都公司為中某宜昌公司在宜都市范圍內(nèi)的客戶安裝車載終端。2015年7月15日,雙方驗收確認安裝58臺北斗定位終端。中某公司分別于2015年6月30日、2015年7月28日分兩筆支付了58臺終端的服務費共計40368元。2016年7月7日,中某宜昌公司通過電子郵件向中國移動宜昌分公司發(fā)出付款承諾函,聲稱“由于資金周轉(zhuǎn)困難,我公司在貴公司開通的車務通業(yè)務部分已產(chǎn)生欠費,近期我們公司正在對應收款項進行專項清理,特請貴公司延長付款周期,并將原年套餐改為月套餐,我司在處理完應收款項后立即補齊相關費用?!?br/>同時查明:(一)中某宜昌公司已于2016年11月11日被注銷工商登記;(二)截至2017年1月全部停機時,中某宜昌公司累計欠費2779.70元;(三)中國移動宜都公司提供的“北斗”車務通終端價值1500元/臺。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一)中某公司是否為本案適格主體;(二)中國移動宜都公司主張的違約金是否過高;(三)車務通終端返還問題。
(一)中某公司是否為本案適格主體。本案系電信服務合同糾紛,中某公司與中國移動湖北公司簽訂《移動終端銷售供貨及服務框架協(xié)議》,中某宜昌公司與中國移動宜都公司簽訂的《湖北移動車務通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是在上述框架協(xié)議的基礎上簽訂的,中某宜昌公司是中某公司的分支機構(gòu),不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應由其開辦單位中某公司依法承擔民事責任。2016年11月11日,中某宜昌公司被注銷,其注銷之前的債權債務應當由中某公司依法享有和承擔。中某公司系本案合同相對方,依法應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因此中某公司是本案適格的主體。
(二)中國移動宜都公司主張的違約金是否過高?!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qū)Ψ街Ц兑欢〝?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chǎn)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gòu)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gòu)予以適當減少…….”本案中,中某宜昌公司與中國移動宜都公司簽訂的《湖北移動車務通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第三條第二款第一項約定“……在雙方確認金額后,乙方根據(jù)甲方賬單金額向甲方出具發(fā)票,甲方在收到發(fā)票后5個工作日內(nèi)向乙方付款。甲方超過支付日期仍未付清費用,須就尚未支付的部分按每日金額3‰的標準向乙方支付逾期違約金,直到甲方結(jié)清欠費為止……”第九條第一款約定“……如一方超過支付日期仍未支付結(jié)算費用,須按每日1‰的標準向收款方支付滯納金……”。上述約定表明,中某宜昌公司與中國移動宜都公司對逾期付款的違約責任有明確約定,但違約金數(shù)額的確定應考慮實際損失,不能過分高于造成的實際損失,逾期付款造成的損失主要為利息損失。中國移動宜都公司主張按日3‰支付違約金,明顯過高,中某公司請求本院予以調(diào)整,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認定違約金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130%計算。
(三)車務通終端返還問題。中國移動宜都公司主張由中某公司返還58臺“北斗”車務通終端,每臺價值1000元。中某公司認為,返還終端,但不應支付折舊費。經(jīng)審查,中某宜昌公司與中國移動宜都公司簽訂的《湖北移動車務通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第四條第一款第三項約定“合同履行期間,如甲方單方解除合同或甲方不能按規(guī)定及時交費,乙方有權拆除并收回終端設備,并且甲方向乙方賠償終端設備折舊費并有義務支付車務通協(xié)議解除前所產(chǎn)生的功能費。”上述約定表明,中某宜昌公司與中國移動宜都公司對解除合同有明確約定,中某宜昌公司拖欠服務費,中國移動宜都公司主張解除合同,中某公司并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zhì),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合同解除后中某公司依法應返還中國移動宜都公司所有車務通終端,對中國移動宜都公司要求返還車務通終端的請求予以支持。中國移動宜都公司要求按照1000元/臺的價格計算應退還車務通終端的價值,是指在中某公司不能返還原物的情況下賠償損失的標準,但中國移動宜都公司未提供該標準的計算依據(jù),因此,對于該標準的確定本院酌情認定根據(jù)車務通終端的使用年限等因素確定,即根據(jù)車務通終端購買價格,按實際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后的殘值價值確定。
被告中某公司經(jīng)本院公告送達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依法不影響本案的審理和判決。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九十四條第四項、第九十七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一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北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與被告武漢中某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6月19日簽訂的《湖北移動車務通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
二、被告武漢中某科技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nèi)支付原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北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車務通服務費2779.70元,并以2779.70元為基數(shù),從2016年7月28日起至欠款清償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130%支付違約金;
三、被告武漢中某科技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nèi)返還原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北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北斗”車務通終端58臺,若不能返還原物,則按1500元/臺實際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后的殘值價格賠償損失;
四、駁回原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北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2676元,公告費260元,合計2936元,由原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北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負擔651元,被告武漢中某科技有限公司負擔2285元。
上述款項于指定日期匯到本院賬戶(收款單位:宜都市人民法院。開戶行:工行湖北三峽分行宜都支行。賬號:18×××65)。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吳澤新
審判員 陳振遠
審判員 聶其璽
書記員: 龍苗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