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支行,住所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創(chuàng)業(yè)道10號。
負責人:雷昱,該支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尹春,湖北山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徐某。
被告:代珊珊。
被告:徐彪。
被告:武漢百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漢南經濟發(fā)展區(qū)。
法定代表人:杜百平,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曹士祥,湖北長福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支行(以下簡稱建設銀行)與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被告武漢百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5月1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由審判員管理、人民陪審員譚忠元、人民陪審員章禮華組成合議庭,后因工作原因調整,由審判員管理、人民陪審員方軍、人民陪審員陳仁亮組成合議庭。本案于2016年2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建設銀行的委托代理人尹春、被告武漢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曹士祥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建設銀行與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被告武漢公司簽訂《借款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徐某向原告建設銀行借款180,000元,用于購買坐落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名流雅閣7-1-402號房屋。本合同生效后,原告建設銀行將貸款發(fā)放至被告徐某指定賬戶即被告武漢公司賬戶。借款期限180個月,從2007年4月25日起至2022年4月25日止。合同項下的貸款利率為一年以上的,在基準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施行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上下調15%,貸款利率于每年1月1日調整一次,在借款期限內,如未遇基準利率調整,則貸款利率不做調整。借款逾期的,罰息利率為在基準利率水平上浮27.5%。被告徐某采取委托扣款的方式還款,每月20日為還款日,首次扣款時間為2007年5月20日,每月以等額本息的方法歸還本息1,523.17元。被告徐某將前述貸款所購房產為其借款提供抵押擔保,抵押擔保的范圍包括借款本金、利息(包括利息和復利)、違約金、賠償金及原告建設銀行為實現債權而發(fā)生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仲裁費、保全費等)。如被告徐某違約,原告建設銀行可以宣布貸款立即到期,要求借款人立即歸還借款本息及相關費用,如被告徐某未按時還清的借款本金和利息,自借款逾期之日起至拖欠本息全部清償之日止,按對應的借款逾期利息利率和本合同約定的結息方式計收利息和復利。保證人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當借款人未能按本合同約定履行其債務時,無論貸款人對本合同項下的債權是否擁有其他擔保,貸款人均有權直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保證范圍包括本合同所列的借款本金、利息(包括復利和罰息)、違約金、賠償金以及貸款人為實現債權而發(fā)生的相關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仲裁費、財產保全費、差旅費、律師費等)。保證人同時為售房人、房地產中介機構等與房屋權屬交易有關聯的保證期間為本合同保證條款生效之日起至將抵押物的他項權利證書文件正本及其他權利書由貸款人核對無誤、收執(zhí)之日止等內容。同時,被告徐彪、被告代珊珊向原告建設銀行書面承諾愿意為被告徐某的前述借款一起共同還款,并將貸款房屋抵押至原告建設銀行為前述借款提供擔保。
上述合同簽訂后,原告建設銀行與被告徐某、徐彪就坐落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11R2地塊名流雅閣7棟1單元402號的房產辦理了期房抵押手續(xù)(證號:武房期經字第200700444號)。其后,原告建設銀行依約向被告武漢公司發(fā)放貸款180,000元。被告徐某從2014年6月21日起再未按照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截至此時被告徐某拖欠原告建設銀行貸款本金114,485.70元。同時截至2014年6月21日,被告徐某在履行《借款合同》中于2013年6月3日、2013年6月21日、2014年3月29日三次由于未足額或未按期還款滋生罰息,原告建設銀行按照貸款利率上浮50%計算罰息利率,其與《借款合同》中約定按照基準利率上浮27.5%計算罰息利率一致?,F原告建設銀行向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催要欠款未果,故訴至法院,請求依訴予判。
本院認為:原告建設銀行與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被告武漢公司簽訂的《借款合同》系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未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對當事人之間具有法律約束力。原、被告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原告建設銀行主張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償還全部未還貸款本金114,485.70元及截止2015年1月28日的利息4,540.42元、逾期罰息379.43元,并從2015年1月29日起至款項付清之日的利息、罰息按照合同約定計算的訴請,本院認為原告建設銀行與被告徐某簽訂《借款合同》后,依約履行發(fā)放貸款的義務,但由于被告徐某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金額償還貸款,原告建設銀行依約可以宣布貸款立即到期,并要求被告徐某償還借款本息及其他費用。同時,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承諾愿意與被告徐某一起向原告建設銀行償還前述貸款本息,并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故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應當與被告徐某共同向原告建設銀行承擔還款責任。由于被告徐某在從逾期還款至款項付清之日前一直占用未償還款項,故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應向原告建設銀行支付從逾期之日即從2014年6月21日起至款項付清之日止以114,885.70元為基數,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率計算的利息、罰息。
原告建設銀行主張對抵押房產享有抵押權的訴請,本院認為《借款合同》中含有抵押條款,條款約定以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11R2地塊名流雅閣7棟1單元402室的房產為被告徐某的借款提供抵押擔保。合同簽訂后,原、被告僅辦理了期房抵押手續(xù)。期房抵押登記為抵押預告登記,預告登記與抵押權設立登記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質。抵押權預告登記并非現實的抵押權,而是將來發(fā)生抵押權變動的請求權,該請求權具有排他效力。因此,作為不動產抵押權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在未辦理房屋抵押權登記之前,其享有的是當抵押登記權預告登記條件成就或約定期限屆滿時對涉案房產辦理抵押權登記的請求權,并可排他性對抗他人對不動產的處分,而非對不動產享有現實的抵押權,故原告建設銀行主張對抵押房產享有抵押權,并優(yōu)先受償的訴請,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建設銀行主張公告費、郵寄費、保全費、訴訟費的訴請,本院認為對于公告費、訴訟費用系因本案訴訟中原告建設銀行實際發(fā)生支出的費用,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徐彪應當予以支付;對于保全費、郵寄費,原告建設銀行未能提供證據證實該項費用已實際支出,其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由其自行負擔。
原告建設銀行主張被告武漢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保證的訴請,本院認為《借款合同》中約定:“保證人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當借款人未能按本合同約定履行其債務時,無論貸款人對本合同項下的債權是否擁有其他擔保,貸款人均有權直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保證人同時為售房人、房地產中介機構等與房屋權屬交易有關聯的保證期間為本合同保證條款生效之日起至將抵押物的他項權證書文件正本及其他權利證書由貸款人核對無誤、收執(zhí)之日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176條規(guī)定:“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債權……”。綜上由于原、被告在合同中約定無論貸款人對本合同項下的債權是否擁有其他擔保,貸款人均有權直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現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未按照合同約定還本付息,原告建設銀行可依約要求被告武漢公司承擔保證責任。對于被告武漢公司要求原告建設銀行先對抵押物行使抵押權,不足部分再由其承擔保證責任的抗辯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支行償還借款本金人民幣114,485.70元,從2014年6月21日起至款項付清之日止的利息、罰息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率標準計算;
二、被告武漢百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對本判決第一項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所負債務向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支行承擔連帶責任;
三、駁回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支行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義務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688元、公告費人民幣260元,共計人民幣2,948元,由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被告武漢百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負擔,因此款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支行已先行墊付,被告徐某、被告代珊珊、被告徐彪、被告武漢百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應隨上述判決款項一并支付給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支行。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按照不服本院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交納案件受理費,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戶名: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67;開戶行:農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行號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管 理 人民陪審員 方 軍 人民陪審員 陳仁亮
書記員:秦曉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