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中心支公司。地址:衡水市桃城區(qū)中華南大街699號。
負責人:景小光,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勇進,河北志安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xiàn)住饒陽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郝國辰,河北冀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薛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xiàn)住饒陽縣。
原審被告: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中心支公司。地址:石家莊市站前街12號。
負責人:李洪,總經理。
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財險衡水中心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李某、原審被告薛某某、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饒陽縣人民法院(2016)冀1124民初70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勇進、被上訴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郝國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平安財險衡水中心支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事實與理由:一、一審判決認定的本案車輛魯H×××××的車損鑒定中的殘值估值過低,新車購置價中含稅不合理,最終確定的車損金額過高。二、被上訴人主張的拖車費超過了河北省的施救標準,其合理支出不應超過500元。三、一審判決認定的公估費6600元不屬于保險公司的理賠范圍。四、魯H×××××號車在被確定全損的情況下,拆解費5300元并不屬于必要支出。綜上,一審判決中有40000元上訴人不應承擔。
李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李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賠償李某損失235956元。事實和理由:2016年7月12日14時50分許,被告薛某某駕駛冀A×××××號轎車沿正港線北側非機動車道由西向東逆向行駛至田莊路口時,與李偉浩駕駛的李某的魯H×××××小型普通客車相撞,造成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經饒陽縣公安交警大隊認定,薛某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李某的損失有車損為222556元、公估費6600元、拆解費5300元、施救費1500元,共235956元。被告薛某某駕駛肇事車輛在永安財險投保有交強險,在平安財險投保有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被告保險公司應在承保范圍內賠償,保險不賠的部分由被告薛某某賠償。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7月12日14時50分許,被告薛某某駕駛冀A×××××號轎車沿正港線北側非機動車道由西向東逆向行駛至田莊路口時,與沿正港線由東向西右轉彎李偉浩駕駛的李某的魯H×××××小型普通客車相撞。事故發(fā)生后,交警隊出具了由薛某某負事故全部責任的事故認定書。李某對自己車輛的損失申請鑒定,經法院組織當事人協(xié)商后,委托了河北斯格歐保險公估有限公司進行了評估,對公估報告,被告平安財險雖然不認可,但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jù)和理由反駁公估報告的合理性,對上述證據(jù)的效力予以確認。李某為車輛損失評估支出的費用,屬于必要合理的費用,李某提交了正式票據(jù),予以確認。李某的車輛通過拆解,最終確定車輛殘值結果,說明拆解是合理的,有拆解部門出具的正式收費票據(jù),應予以確認。李某提交的施救費正式票據(jù),應確認為合理損失。被告提出的收費不合理的主張,理由不足,不予確認。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薛某某駕駛肇事車輛與李某駕駛的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交警部門出具的由被告薛某某負事故全部責任的意見,當事人并沒有提出異議,應予以確認。被告薛某某既是司機又是車主,應該承擔事故的全部民事賠償責任。鑒于被告永安財險為被告薛某某駕駛肇事車輛承保了交強險、被告平安財險為該車承保了50萬元不計免賠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兩保險公司應在保險限額內予以賠償。李某的合理損失確認為:車輛損失(已經減去殘值)222556元、施救費1500元、拆解費5300元、公估費6600元,合計235956元。上述損失均屬于財產損失范圍,由被告永安財險從交強險財產損失賠償限額內賠償2000元,其余損失(235956元-2000元)233956元,由被告平安財險從50萬不計免賠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支付。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九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李某財產損失2000元。二、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李某財產損失共233956元。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均未提交新的證據(jù)。
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車輛購置稅是購車人在購車時必須支付的款項,屬于購買車輛時應當支付的價款的一部分,因此,新車購置價中應當包含稅款。被上訴人李某對其主張的拖車費提供了饒陽縣城城汽車救援服務有限公司出具的正式發(fā)票,能夠證明其已經實際支付了拖車費1500元,上訴人認為所收取拖車費的數(shù)額不合理,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圍。一審法院審理本案期間,為了確定涉案事故車輛的損失數(shù)額,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委托河北斯格歐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對事故車輛的損失進行評估,經過拆解查看之后,該評估機構推定該車為全損,故涉案公估費和拆解費是為了查明和確定涉案事故車輛的損失而支出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一審法院判決由上訴人承擔該部分費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綜上所述,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00元,由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中心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張曉燕 審判員 李永瑋 審判員 呂國仲
書記員:蔣紅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